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吴志兰 《品牌》2014,(12):160-160
随着医院劳动用工制度的深化改革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劳务派遣用工在医院员工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对于市场机制下的医疗行业,加强改进劳务派遣员工的思想工作,提升患者服务满意尤显重要。在分析对影响医院劳务派遣员工思想不稳定因素的基础上,总结了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在消除派遣员工思想不稳定因素的初步实践,并对医院如何做好劳务派遣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成熟以及用工制度的不断改革,劳务派遣逐步为众多国有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外资民营企业乃至高等院校所采用,成为我国一种新型的用工制度,有关劳务派遣员工满意度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2014年3月1日起,我国正式施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这让广大被派遣职工欢欣雀跃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人的热烈讨论与深度思考。在这一立法背景下,重新梳理了我国劳务派遣的现状,对劳务派遣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今后在劳务派遣领域的立法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劳务派遣作为新型的用工方式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务派遣业在运作过程中产生许多的问题,主要是劳务派遣单位泛滥,劳务派遣同工不同酬,用工企业滥用劳务派遣制度以及派遣机构违规运作等,制约了我国劳务派遣业的健康发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造成不良影响。我国应全面审查派遣机构资质,严格执行同工同酬法律规定,规范雇主责任承担以及制定专门的劳务派遣法律,从而促进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合理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催动劳务派遣制在国内得到普遍应用,然相较正式员工,派遣员工在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制度完备性、工会参与度以及晋升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可从三个角度对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导致的差异进行分析:一是劳务派遣;二是用工单位的目的;三是企业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朱婷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137-138
劳务派遣模式给企业创造了一种灵活的用工模式,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对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及用人单位都会造成不利影响,如:外派员工满意度低等。以A公司为例,阐述了一种新型劳务派遣模式,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劳务派遣的不利影响,对采用劳务派遣模式的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全新的用工方式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而出现。从劳务派遣产生之初,学术界就对其存在的合理性产生巨大的争议,实践中对其评价也褒贬不一。随着劳务派遣优势的凸显,以及相关弊端的得以解决,欧美各国及日本都对其持肯定态度,并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我国的劳务派遣目前还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无论是法律层面还是现实运行层面都还有较为严重的问题,而我国政府对于劳务派遣业也持较为谨慎的态度。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进程加快,我国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的需求也日益明显,放宽劳务派遣的行业限制,规范行业内三方主体的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劳务派遣的优势成为了各方关心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并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工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制度现象严重,二是劳务派遣企业管理不规范,三是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难以保障。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应参考国外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劳动者、企业、政府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进:一要提高被派遣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二要加强对劳务派遣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三要完善劳务派遣制度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务派遣制的普遍使用,企业中正式员工与劳务派遣员工身份“差序格局”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作投入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从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探索了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身份“差序格局”对劳务派遣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机理,并针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其高工作投入机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陈丽 《商业文化》2012,(A03):17-17
劳务派遣这种灵活、便捷的用工形式一直受到众多用人单位的欢迎。随着劳务派遣在我国的广泛开展,有必要对这种新兴的用人模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从社会比较理论的角度对所研究的劳务派遣制度在实施中遇到的公平问题进行概括,提出了我国目前必须从严规制劳务派遣的观点,并着重对劳务派遣制度实施中的同工不同酬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吴世火 《商》2014,(19):152-153
劳务派遣是我国在建立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实践过程中提出的一个现实课题,是我国劳务经济中比较新的一种形式,也是发展很快、问题很多的一种形式。《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和《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实施,将使劳务派遣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张添思 《商》2015,(1):48
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用工方式,作为企业补充性用人的招聘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特殊需求,对于企业体制外的劳务派遣员工进行相关的管理,尤其是激励机制的建立成为企业管理存在的难点之一。目前,企业中存在的劳务派遣员工管理失败的案例很多,很多企业不重视劳务派遣员工的激励和管理,相应的福利和奖励机制欠缺,没有结合派遣员工的特殊性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激励模式,导致劳务派遣员工被隔离与正式员工之外,没有培养其情感归属和主人翁意识,导致工作积极性收到挫败,不利于企业整体绩效水平的提高和团队建设,本文结合A公司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相关研究,针对目前劳务派遣员工激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为劳务派遣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需求新的方向,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和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刘慧 《现代商业》2012,(32):175-176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关系,近两年在我国发展很快,受众多用工单位追捧,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在人员编制和工资总额受限时,普遍采用劳务派遣这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可以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也有利于满足一部分劳动者的就业愿望,但企业劳务派遣员工比例过大,简单使用劳务派遣员工,无法改变同工不同酬、劳动者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本文以国有企业为例,分析国有企业现阶段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用人单位、劳动者、法规制度等多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完善国有企业劳务派遣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李伶俐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56-157
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以及国务院2008年9月1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下称实施条例)分别对劳务派遣作出了特别规定,对被派遣劳动者有一定的有利之处。但对劳务派遣仍存在颇多争议。如对劳务派遣"三性":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在《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被删减的争论。而这种变化也对被派遣劳动者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因此,我国的劳动立法中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龚丹 《中国市场》2013,(18):45-47
我国的境外施工企业用工采用劳务派遣模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共同探讨解决。本文阐述了境外企业劳务派遣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论证了境外施工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的可行性,并提出具有可执行性的建议,对境外施工企业的用工模式探索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劳务派遣作为比较年轻的用工方式,对促进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编制和工资总额的限制,我国的国有企业选择了劳务派遣用工方式,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但在用工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纠纷和问题,如无法充分保障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充分发挥劳务派遣灵活用工的作用等。因此,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充分发挥劳务派遣对国有企业用工科学化的推动作用,使国有企业的劳务派遣用工最终顺利退回到“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模式,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它在有效解决了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一些用工需求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弊端。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解决其发展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劳务派遣在我国发展的实际出发,探索解决办法,促进劳务派遣发展。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5,(7)
劳务派遣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就业组织形式,它为缓解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社会发展,劳务派遣相关制度也得到不但完善。但是目前,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中仍存在大量不规范行为,直接影响了我国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在此我将首先介绍劳务派遣含义,然后针对当前修正案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劳动派遣作为一种新型的用工形式,在我国的新《劳动合同法》中作了明确的规定。近年来,劳动派遣在我国有迅速发展之势,实践中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因此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和规制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劳务派遣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我国当前劳务派遣业可谓风起云涌,近年来劳务派遣在企业用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劳务派遣已成为"一种就业形式,一种"劳务经济"。为此,应加强立法,提供法律保障和规范;严格界定劳务派遣用工在企业中的使用范围;慎重选择派遣机构并在派遣过程中对其进行监督;强化监管,规范派遣行为;畅通内部沟通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