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婕  郝关彬  陈东田 《城市建设》2010,(3):383-384,386
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崂山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景,而且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道教园林景观则是崂山人文景观的重要代表。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崂山风景的特色,也为崂山道教园林增添了独特之美。本文重点分析了崂山自然景观与崂山道教园林之间的关系、崂山道教园林的特点、崂山道教园林的开发保护等内容,为崂山道教园林的进一步开发、管理和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醉美狮子峰     
秦海阳 《商周刊》2013,(24):65-65
崂山被誉为“海上仙山第一”,整个景区风光迷人,灵秀清幽。大自然的神笔绘出了层峦叠嶂、深涧幽谷,千姿百态的象形石更将山海相连的崂山画卷点缀得雄伟秀丽。崂山也是著名的道教名山,宫观洞庵香火鼎盛,被称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相似文献   

3.
崂山素描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古代又称牢山、劳山、鳌山等,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之为近海名山,自古就有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的说法。崂山是我国道教四大发源地之  相似文献   

4.
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产生于东汉顺帝(公元126至144年)时,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理教义体系,而且开拓了不少道教名山,建造了许多道教宫观。这些道教名山和宫观及连同保存下来的典雅的建筑、精美的绘画雕塑、玄妙的音乐、传世的书画碑刻,无不蕴涵着深厚的宗教文化内涵,由此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特别注重特色旅游、注重旅游文化品位的今天,道教的这些名山、宫观、文物胜迹就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绝佳的旅游资源,具有相当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湖北亦有悠久而丰富的道教旅游资源,对它们进行综合、深入的开发利用,既可以发展独具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促进旅游经济的增长,又能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丰富的道教旅游资源 道教在1800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湖北留下了众多的道教文化胜迹。 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方圆八百  相似文献   

5.
崂山转型     
今天人们心里的崂山,既是"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也是"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崂山,更是青岛市融合了产业化与生活审美东部新城.从地理上的崂山,人文上的崂山,再到区域经济重心的崂山,这里找到了幸福当下与美好未来的平衡. 产业之路 中国繁华的长三角——江南转型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十年左右就会出现一些新型产业,这些产业落地建设、形成集群的过程,恰好就是一次产业升级的自然过渡.深谙新兴产业、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之道的崂山区委书记齐家滨,把崂山转型的过程大大缩短了.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中国园林文化的研究多局限于园林内部,常常从一些纯建筑的景观角度去观察园林,没有能够跳出园林看园林,将园林与所在的城市的文化之间联系起来研究。以成都古典园林为例,分析了道教文化对园林文化的影响,从宗教哲学思想在城市古典园林中的体现可以看出城市宗教文化对于园林的形成、发展以及园林的文化内涵有着较强的作用。同时,园林文化中的多个因素也都能清晰地反映所处城市的宗教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崂山素描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古代又称牢山、劳山、鳌山等,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之为“近海名山”,自古就有“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的说法。  相似文献   

8.
生态养生旅游开发的关键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并通过各种生态养生旅游项目来实现生态的、环保的休闲养生.诸多学者在研究和开发生态养生旅游过程中将目光投向了各种传统文化资源,道家道教在其中受到了特别的青睐.本文从道教的生态伦理元素分析入手,深刻剖析二者的内在联系,发现道教生态伦理在进行生态养生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启示,用以指导生态养生旅游的开发实践.本文试用道教生态伦理思想启示论述指导神农架森林生态养生旅游资源开发,其中包括道教生态伦理在神农架森林生态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启示,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山岳崇拜观念是推动仙都发展成为名山的文化基 因。仙都的发展变迁过程实质上是人们从畏惧到信奉再到利用 山岳的变化过程,也是人们对仙都美好生活环境发掘、建设的 过程。随着仙都山岳崇拜观念的产生、物化和延伸,仙都发生 了“神山—缙云坛、黄帝祠宇—仙都祈仙洞天”的变化,经历 了萌芽、发展和成熟3个时期,极大地促进了仙都山岳资源的 开发与利用,也推动仙都成为中国名山大川体系中的道教名 山,为现代风景名胜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去崂山寻佛     
王晓璐  李军 《商周刊》2014,(7):60-61
东海崂山自古以道教闻名,但少有人知的是,山中唯一一家佛教寺庙华严寺也相安于此,佛道相容的背后却也有着一段相争的真实故事.  相似文献   

11.
唠山转型     
孙婧  孙景军 《商周刊》2013,(2):70-71
今天人们心里的崂山,既是“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也是“千难万难不离崂山”的崂山,更是青岛市融合了产业化与生活审美东部新城。从地理上的崂山,人文上的崂山,再到区域经济重心的崂山。这里找到了幸福当下与美好未来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道教洞天福地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在宗教山岳景观中占据独特地位。浙东天台山水神秀,历代高道以入山隐修为主要目的,形成了道教在区域山林的景观文化基础。从天台山“神仙之乡”的文化背景出发,从“想象与实践”的视角切入,梳理了天台山洞天福地的景观流变:分析其“不死之福庭”地域性景观的形成经历了“赤城→桐柏”的信仰转移过程;以天台山为坐标,洞天福地格局打破了区域“层级”分布特征,而呈现大范围“州郡”空间格局。作为“联结点”的天台山,洞天世界沟通了宇宙、山、人3个基本场域,由此衍生出“洞宫”式和“周回”式山岳空间营建典范。旨在挖掘洞天福地中典型案例的价值,为中国洞天福地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基本教义"仙道贵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观点与具有世界意义的环境保护事业相结合,已然绽放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揭示了道教文化中的现实社会价值,为环保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和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就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环境保护的密切联系,探究道教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筑和园林南北差异明显。在园林方面,南巢北穴,缘由不同;南敞北实,形式不同;南水北石,要素不同;南花北柏,植被不同;南私北皇,社会背景不同。在宗教建筑方面,南方多佛教名山和道教洞天福地,北方多佛教石窟。此外,在民居的空间布局和建筑形式方面、街坊格局方面,也有差异。建筑和园林的南北差异是我国地域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李鹏  于梅红  祁于佩 《商周刊》2012,(24):60-62
"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这是李白游崂山时的感受,道士吴筠也留下了"霞液朝可饮,虹艺晚堪食"的佳句。诗情画意之后,我们来到这"秀色可餐"的地方。海上名山驱车赶往崂山里的道路上,大海近在咫尺,似是可以触摸到海浪,有种浮于海上的感觉。拨开目光,转向山的一侧,山的绿与海的蓝形成鲜明对比,交映成趣。不知不觉中已来到游览区脚下。崂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景观  相似文献   

16.
道教建筑是我国古建筑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域性道教建筑特色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文化,解剖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次结构,都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从老君洞建筑发展特色角度,分析地域性道教建筑发展的现状以及影响,探讨道教建筑更深层次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渊源和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的社会生活、传统文化、思想意识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从江西道教旅游发展现状出发,分析江西道教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进行了对策研究。这对于扩大江西道教旅游知名度,促进江西道教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高田 《经济问题》2003,(11):77-79
忻州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得天独厚、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忻州不仅具有名山、温泉、草甸、冰洞等自然景观,而且有很多价值可观、特色突出的关隘寺庙、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形成了绚丽多姿、古今兼备、文化底蕴浓厚的资源优势。以五台山为龙头,包括芦芽山、雁门关在内的"两山一关"和作为文化旅游城市重要集散地的四大温泉度假村,构成了以名山、雄关、奇泉为主的特色旅游。  相似文献   

19.
大美三清山     
在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有一座道教名山,名为三清山。三清山像是横空出世的后来者,虽出名较晚,但在短短十几年间连续获得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称号。三清之美,正应其名。仙风道骨,超然化外。绝不起伏蜿蜒,绝不群山连绵,而是超凡脱俗、高标天际。有一种壁立的峻美,孤独的凄美。超天拔地的嶙嶙巉岩中,幻化成奇峰怪石,在冬日里被白雪覆盖,越发显得刚毅苍劲。  相似文献   

20.
济源市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这里拥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相传是轩辕黄帝设坛祭天之所,被称为我国道教"天下第一洞天".景区内峰峦叠翠,气壮势雄;宫观林立,人文荟萃;泉瀑争流,树古石奇,著名的"愚公移山"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这里还有国家4A级风景区五龙口,山奇水秀,猕猴成群,温泉喷涌,被乾隆皇帝称誉为"名山胜迹";这里还有著名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丰碑,也是世界水利上程的杰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