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琦  王志彬 《经济纵横》1996,(4):40-41,23
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探析梁琦,王志彬,聂英我国现行农村集体上地产权制度可概括为:即集体上地所有制不变前提下的农户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产权制度与以前实行的大集体生产经营相比较,由于产权关系相对有所明晰.对土地的节约与合理利用无疑具有积极意义。但...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农村集体土地统筹流转的内涵、产生背景、理论基础、协同过程和机制建立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农村集体土地统筹流转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条件。协同论和土地发展权交易理论是农村土地统筹流转的理论基础。农村土地统筹流转中的协同是各类农用地流转和各类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之间的协同,农地规模经营生产方式与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是系统协同的目标,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职业农民培育等是系统协同的重要媒介。农村土地统筹流转机制应包括农村土地统筹流转的区域条件和规模结构调控机制、土地发展权价格形成与评估机制、农村土地统筹流转过程中的各方利益协调机制、集约用地与耕地保护机制、政策法规保障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一是集体所有权成员资格问题;二是耕地不得擅自改作非耕地或者建设用地。关于农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集体、乡镇集体三个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也出现集体成员资格的归属问题,不仅是用益物权的归属。不同级别和范围的集体成员的用益物权的使用,其法律地位是相同的。但是,明显的不符合法律逻辑概念。农民集体所有权土地的归属及其用益物权的分配、使用等应从法律地位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对土地流转的年限规定,也应当做出更科学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黄福源 《经济师》1994,(4):33-33,55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亟待解决黄福源明确产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本要求。然而,作为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的土地,却一直产权不够明确,其表现:一是农村集体土地权属没有“厚度”,与国有土地权属划分不清。《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矿藏、水流...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对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在实地调查并与当地基层干部群众座谈的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江苏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创新完善的主要做法,最后对创新和完善我国现行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随着农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化,农村土地所有制度中的深层次矛盾凸现出来。本文分析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度的深层次矛盾,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小欣 《经济论坛》2005,(17):126-127
市场经济要求包括农村集体土地在内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进行流通,从而达到整个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随着城乡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土地的承载、养育等传统功能逐步萎缩,而其财富储存、产业空间聚集、土地增值等新兴功能则不断加强,集体土地经历着从生存手段到保障手段再到增值手段的演变。近两年来,全国土地市场迅猛发展,土地市场规范运行的基本制度不断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取向配置加快。因此,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土地增值收益内涵及其分配的探讨,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政府行为、改进土地开发参与者获得的收益、探索促进农民分享长期稳定收益的分配方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实现形式,从整体上看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基本做法是符合中央精神的,实践也证明了它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和规模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农村土地流转是一种新事物,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着一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构建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分析了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和现状,认为改革现行集体土地制度的思路是:明晰集体土地产权主体,规范集体土地产权界区,界定集体土地产权关系,扩大农民耕作自主权,积极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逐步变土地承包制为租赁制。  相似文献   

11.
刘润秋  高松 《财经科学》2011,(2):116-12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严重的资金时差悖论,导致难以利用集体土地本身进行融资,土地整理融资难反过来又成为阻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瓶颈性因素。现有流转模式难以协调各种利益,不能对流转各方产生足够激励,变相征地的方式削弱了农民的土地持续收益能力,未能真正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质、同价、同权"。因此,应根据利益协调的原则创新制度设计,以地权激励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促进集体建设用地顺畅流转。  相似文献   

12.
农村集体组织和用地企业是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交易的积极推动者,地方政府是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流转交易的关键决定者。在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行为不能根本杜绝的现实基础上,地方政府应变堵为疏,规范交易双方行为,调整市场秩序,建立中介组织,降低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13.
农地制度、土地细碎化与农民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不仅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农村内部的收入不平等也在持续扩大。而在现有众多的研究农民收入不平等的文献中,农地制度对于农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却很少涉及。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填补这一方面的空白。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安排之下,土地"按人分配"而不是"按劳分配",因而必然带来土地的细碎化,本研究从这一现象出发,探讨农地制度对于农民收入以及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其次,现有的很多关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中,一般都采用指数分解的方法,这样所得到的结论可能有很大的偏差,而在本研究中,最新的基于回归方程的夏普里值分解法将被采用,这将克服常规指数分解分析的局限。经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土地细碎化与农民的总收入水平呈正相关的关系,同时,土地细碎化还有利于农民收入不平等的缩小。这就表明现有的农地制度起到了公平分配生产资料,并缩小农民收入不平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地制度:所有权问题还是委托-代理问题?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陈剑波 《经济研究》2006,41(7):83-91
村委会作为农村基层唯一合乎法定体制的正规制度安排,承担着政府代理人、集体产权代理人、社区管理者相互矛盾冲突的三项职能。这一制度设计缺陷,引发了对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制度的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土地职能、村委会角色与职能冲突及集体所有制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土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制度的治理结构问题,认为集体所有是均分土地的基本前提,而土地均分又是保障“人人有饭吃”的制度基础。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条件下,土地集体所有是既有的现实选择,这就使集体所有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随着农户经济结构的转型正成为农村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以旗县为单位,在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人均用地指标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进行测算,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整理潜力进行了类型划分和效益评价分类,针对不同的类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整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村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当前,农村土改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以权属管理和用途管制为核心的现代土地管理制度。具体而言,要加快确权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土地改革,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制度建设,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有效途径,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发展农地金融,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收入分配情况却呈现出失衡的状态,收入差距正在扩大。收入分配情况直接影响一国的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我国的消费需求内需不足,为利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带来较大阻力。为此,今后应致力于消除由不合理因素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发挥政府在收入再分配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朱莉芬  黄季焜 《经济研究》2007,42(2):137-145
学术界在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争论。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的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东部14省城镇化对耕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总体经济增长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城镇化模式对耕地的影响也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农村住宅建设用地而言,城镇化对耕地减少还起到一些缓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模式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土地制度不仅是中国革命的根本性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基础问题,尤其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及中国建立和谐社会目标是否已经构成了土地制度新突破的能量呢?果真如此,那么,条件是否具备?时机是否成熟?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后认为,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所有制变革的时候了.而考虑到中国具体实际和改革面临的阻力,笔者提出了改革的战略思路是:第一阶段实行土地股份所有,市场化经营;第二阶段实行农村土地农民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20.
农村土地金融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制度的支撑,通过国外及国内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中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不完善的土地制度。又从土地产权残缺、土地抵押权不完整、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方面对土地制度是如何影响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作出了详细论述,最后,对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在产权、抵押权、流转机制方面的改革,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