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银行股权是否被“贱卖”,是近期经济和金融理论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国有银行股权是“贱卖”还是“贵卖”的争论,实质上是国有银行改革的路径之争。大量的分析表明,国有银行被“贱卖”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是银行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国有银行在境外成功募资上市,有助于国有银行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不会威胁国家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2.
制度创新是当前中国四大国有商业商业银行面对全球金融竞争的必然选择。现代银行业竞争的关键是制度竞争,而公司治理结构是银行制度的核心。国有银行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解决国有银行产权虚化。同时,应着力营造国有银行制度创新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现行银行体制的主要问题表现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商业银行的内控外监问题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社会信用基础削弱,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这些问题的积累,使我国银行改革的选择空间日益缩小。因此,银行改革的方向应切实推行国有银行的公司化治理以提高管理水平,加快银行的业务创新,促进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加强监管力度,重塑社会信用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我国国有银行改革应以重建银行体制、增强其绩效、提高其竞争力为目标。并且试图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视角入手对我国国有银行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与进行产权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重新进行梳理,论述国有银行产权改革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组织租金与国有银行治理结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租金是企业存在的基本理由,其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改革的根本意义在于:改变企业组织租金的分配模式和相对比例,为企业组织租金的生产提供激励。国有银行制度的演变历程和未来发展方向,已经并依然遵循这一模式。在产权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现实约束下,应该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依据这一模式,探讨我国国有银行近期改革的可能路径。在组织金视角下,内部人控制曾经在我国银行改革中起到了独特作用,但是随着制度环境和相关制度安排的变化,它已经严重阻碍了国有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改革内部人控制问题,也就成了进一步改革的重心。  相似文献   

6.
银行资本结构特殊性就在于其资产和负债本身,在存在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中,其资本结构的特殊性必然影响其治理结构的有效性,从而使银行的治理结构也表现出某些特殊性或者说某些结果与效应。政策含义是:通过调整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即股权结构与债权结构,可以达到完善国有银行治理结构、提升其治理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银行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直观地说,凡不属于政府或国家直接经营的银行均可视为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的发展在中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需要的民营银行只能是民营资本主导的银行,对其治理结构进行经济学分析和金融风险的考察,可为国有银行改革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国外金融控股和内部综合经营型的两种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分析,结合我国国有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宏观政策环境,从中选择金融控股型的发展模式来改革国有银行。从混业经营的特点出发,解决国有银行在组织体制、产品创新、不良资产以及人才方面的问题,提升国有银行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成败。随着目前我国国有行业银行改革的大体完成,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问题再次成为我国经济和金融领域的热点。本文通过从宏观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外国商业银行的改革进行比较,指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要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改革道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银行体系中积累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金融资源配置逆市场化改革行事,社会信用基础日渐削弱。利率市场化难以推行,金融泡沫难以消解等。为了建立适合经济转型和发展需要的银行体制,必须推行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取消银行业市场非审慎准入限制,规范政府行为,重塑社会信用基础等。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是对传统“股东至上”逻辑的修正,强调存款人与贷款人、银行职员与高级经理、以及监管机构对银行价值创造与治理结构的积极参与。鉴于我国目前的金融经济环境.完善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参与银行治理的机制与途径,是提升其治理效率的现实挟择。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是国有银行商业化关键,也是实现中国银行业业与国际接轨的必要准备,我国国须商业银行治理结构改革的基础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产权主体多元化,选择国家相对控股的股权结构安排,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代理权竞争,股权激励、融资结构等适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3.
在转轨过程中,我国国有银行的行为特征表现为国有产权的变化特征,国家对银行的控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形成了银行行为分析的框架。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是最终目标,它的实现要依赖市场制度的培育和政府行政干预的退出。既有的银行制度安排是适宜于政府主导经济的渐进式改革的,政府行为与银行行为的耦合,形成转轨中经济的增长模式,银行行为与政府行为冲突,导出了相对最大化的金融“次优”产出均衡。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金融危机使得银行为代表的大量金融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逐渐显现。而随着西方国家银行税政策的实施,银行税对解决"大而不倒"问题,实现对银行等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和资本结构的积极影响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成为后危机时代,监管改革的一个新的亮点。本文对银行税政策对银行等金融类企业公司治理的影响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我国金融业结构性减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融资制度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扭曲,导致企业融资行为出现变异,上市公司存在股权融资偏好、非上市企业预算约束软化。鉴于融资制度同企业融资行为模式存在内生一致性,应积极推进政府的金融制度改革,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重点推进国有银行股份化改造和银行的公司治理建设,实现企业融资行为的合理回归,使之朝着以银行中介为主的融资模式向以股票市场股权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转换。  相似文献   

16.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实现以市场关系的产权结构与竞争性,盈利性银行产业特性的相吻合。尽管以国家控股的资本结构多元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切入点有其客观的合理性,但国家持有控制权的股权结构,仍然将商业银行定位于“公共部门”,不会形成银行的经营支配权,所以它不是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最终模式。因此,在进行国有银行资本结构分散化,社会化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国有商业银行的合理定位,由此才能构建以微观利益为基础的现代银行制度。  相似文献   

17.
外汇储备注资国有银行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主要起源于“道德风险”,这是国有制固有的缺陷。政府所采用的正在对国有银行进行改革的策略,主要就是针对这个问题,但是却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因为政府仍然控制着银行的所有权,没有迹象显示资本重定和公开上市能够导致银行治理结构稳健发展。而且,为了加速资本重定过程,改革者对国有银行注入大量外汇储备,这样做的结果造成货币供给膨胀并导致未来经济增长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由于制度缺陷、行政干预及信贷约束软化等因素,导致我国债权人缺乏参与公司债务治理的能力。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司债务治理问题的基础上,找出了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债务治理的现实条件,通过借鉴债务融资的相机治理机制,为我国银行债权人介入公司债务治理设计了一个初步框架,提出了银行进入公司监事会可能是现阶段我国银行介入公司债务治理比较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长安银行公司治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的效果决定公司的发展速度和质量,积极探索和改进公司治理方式是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永恒主题.本文从合理的股权结构、有效的工作机制、优良的高管团队、监管机构有力指导等方面,就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制度缺陷、行政干预及信贷约束软化等因素,导致我国债权人缺乏参与公司债务治理的能力.本文在分析我国公司债务治理问题的基础上,找出了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债务治理的现实条件,通过借鉴债务融资的相机治理机制,为我国银行债权人介入公司债务治理设计了一个初步框架,提出了银行进入公司监事会可能是现阶段我国银行介入公司债务治理比较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