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拉图认为诗人是“神的代言人“,而瑞士心理分析学家荣格则认为,诗人是“集体无意识的代言人“,本文试图用相关心理分析和原型批评理论,来解析彝民族集体无意识在阿库乌雾诗歌创作中的显现轨迹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中的意识与唯识学中的第六识之比较;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个人无意识与唯识学中的末那识之比较;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集体无意识与唯识学中的阿赖耶识之比较.通过比较,有望澄清两个理论体系对意识和无意识概念认识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以荣格的《美学中的类型问题》为核心,分析荣格的移情和抽象的两种审美形式。荣格的美学类型观是建立在他的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并最终导向人格的分裂,这是荣格美学类型观的局限,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概念也的确扩宽了美学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何苗 《魅力中国》2010,(35):306-306
唐卡是藏传佛教众多文化形态中的一朵奇葩,其宗教价值远远超越了其艺术价值。本文试图从荣格原型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这一艺术瑰宝中所包含的原型思想进行研究,包括对唐卡中几个主要原型的探索,以及对唐卡制作和膜拜过程中宗教体验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原型批评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型批评是加拿大的弗莱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之后风靡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批评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弗雷泽的人类学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原型批评对探求文学的发展源头、宏观把握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整合文学形象等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牟来娣 《理论观察》2011,(1):143-144
“过年”作为中华民族的一枚“印章”.早已植入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中了。在物质日渐丰裕的现代社会,当城市人感叹“年味”越来越淡,质疑“我们为什么要过年?”时.  相似文献   

7.
莫里森代表作《天堂》围绕着鲁比镇的居民以及修道院里的女人们展开。文章通过原型分析的手法以及集体无意识的理论,分析了替罪羊产生的原因和意义以及融合的原因和意义。在《天堂》中,康妮扮演了母亲的角色,她引导修道院里的女人们克服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苦难。《天堂》记录了黑人的苦难,旨在告诉世人与世隔绝的鲁比镇是没有未来的。  相似文献   

8.
集体无意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萍 《重庆与世界》2011,(17):78-81,85
从集体无意识这一特殊视角出发,分析集体无意识的内涵、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集体无意识与人的观念、心理世界、行为方式的文明化发展之间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以及二者之间互动的机制。对集体无意识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机制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人们对集体无意识及其对人的发展影响的正确认识与把握,从而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威 《魅力中国》2011,(5):197-197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伴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愈来愈不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无意识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作用愈加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无意识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对其从理论角度与现实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边晶晶 《环球财经》2009,(12):46-47
被漠视的隐性弱势群体 社会漠视的程度有多大,就会有多大的社会事件发生。也许在多数情况中,大众是旁观者,但在集体无意识的情况下扮演了并非出于主观意愿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品牌原型的理论基础、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品牌认知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对消费者品牌认知仍缺乏整体性的理解.品牌原型理论为完整理解消费者品牌认知,揭示品牌资产的来源和形成机制,提供了更具一般性的理论和方法,并可拓展当前以联想网络理论为主导的消费者品牌理论分析框架和概念基础.本文回顾了品牌原型的理论基础、概念定义和研究现状,并从品牌原型的理论建构、意义和测量、形成机制和作用机制等方面阐释了有待未来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现代中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包含着复杂的文化变异的内容,类似于神经末梢的个人生活选择,能够为人们认识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微观可辨的信息。《离婚》与《围城》客观地展示了与现代城市规则紧密相关的个人生活选择过程,把笔触伸向官僚机构、高等学府这类典型的现代城市生活格局,透过谋生求职、人情交际和婚恋生活这些基本的人生存在形式,剖析了家天下意识、吃请习性以及做媒情结对个人生活的侵蚀。这种对社会人生的审视涉及了民族文化的无意识领域,为寻找克服奴性的出路提供了又一个思想维度。  相似文献   

13.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太多的娱乐人物与热点问题扰乱我们视线,成为时代的焦点。透过一片尘嚣,文章借助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通过对"山寨文化"和"超级女生"两种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的娱乐现象的精神分析,审视浮躁社会中我们行为的精神本质和缘由,试图从经典理论中,为当今社会的疯狂和沦陷找到注解。  相似文献   

14.
詹姆逊作为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其文学阐释理论处于其整个学术思想的转折点.詹姆逊试图实现对传统文学批评理论和后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超越,构建其后现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学阐释新模式.詹姆逊的新模式有两大基本原则叙事和阐释相统一的原则和形式辩证法的原则.他旨在把文本、意识形态和辩证法统一起来理解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5.
心理分析运动自始就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大概与心理分析将人的心理和意识看做具有独立性的现象来进行研究有关.荣格心理学中的“情结”和“原型”概念深刻揭示了人类个体和整体的心理结构和意象表现,认为原型属于宗教的范畴,而且情结的诸多特性与宗教信仰、宗教经验和皈依有密切关系,换言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情结支配了皈依和宗教经验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尤金·奥尼尔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表现手法,但在题材的处理上、人物内心的剖析上却结合了当代心理学的理论,特别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来探究现代人的灵魂,关注现代个人的生存困境。这就使古希腊悲剧的表现手法在现代戏剧舞台上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使古典戏剧在现代有了新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7.
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在其理论框架内,有一系列创新性的概念。而"自我"则处于基础的地位,它是理解荣格心理学的门径,对于"自我"概念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相似文献   

18.
丁一 《黑河学刊》2013,(4):137-138
在维果斯基的心智社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阐释了动态评估并建构了一个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估模型,以期师生、生生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促进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农村地区兴起了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这既不同于国家自上而下的“文化下乡”,也异于自古以来的妇女“回娘家”行为,而是民间自组织的“亚文化”实践。依据对南昌市新建区L村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资料,尝试分析“集体回娘家”的发生机制、基本流程和社会意涵。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看,活动立足于家族和网络的社会动员,交织了身体与观念、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等文化要素,融合了传统的家族文化与新兴的表演文化,并强化了外嫁女的家乡认同和社区凝聚力。这一“亚文化”实践,是观察转型时期传播与乡村社会互动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20.
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现代西方社会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经验教训.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科学评价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改善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研究和进行理论创新,始终是中国了解西方社会的重要任务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中国可以从哲学、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思想、发现新规律,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