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我国渐进式的转轨经济过程中,呈现出金融低效与经济高增长的共存现象。该文认为这是由于在我国强控制金融政策与特有的高额居民储蓄条件下,公有体制内经济体发生金融漏损并由体制外非公有经济体顺守,对金融配置效率加以非规范的修正,导致金融低效率与经济高增长的并存。该文从金融的非正规漏损角度分析了我国转轨经济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提出了金融效率改进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体制内金融漏损现象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普遍存在,其引致的风险逐步累积,一旦形成系统性风险势必阻滞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步伐.国有企业、地方政府等体制内部门对正规金融资源的垄断和低效利用是金融漏损的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则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交织与共振.立足于中国体制内金融漏损的客观现状与事实,文章认为必须修正制度安排,立足市场化原则,深化银行业体制改革,严格界定、控制政府行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以逐步消除体制内金融漏损风险,促进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过程置于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之下,探讨经济体制改革何以使分权化体制下的金融资源得以释放的同时,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形成了市场导向的金融体系,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本文验证了经济体制改革、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我们发现,在分权化背景下,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在促进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方面作用不同: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而财政体制改革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分权化的制度环境,但它本身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效应是含糊的。  相似文献   

4.
在渐进转型时期,我国微观主体效率总体低下,无法满足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协调一致的必要条件;依靠金融动员高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金融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是相当长时期内的现实选择。强控制金融下的高动员效率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也累积了巨额不良资产等严重问题,数量扩张型增长难以为继。随着各种经济社会条件变化,金融动员高效率让位、回归于金融配置高效率成为必然和可能。  相似文献   

5.
杨谊  刘军 《生产力研究》2012,(10):45-48
文章以1999—2009年中国地区层面的经验数据为样本的研究发现,金融中介规模的扩张促进了经济增长,但股票市场的发展对其却有阻碍作用,这主要应归结于金融体系功能的被抑制和扭曲;股票市场上私人诉讼机制的缺失、法律监管制度的无效以及资金"漏损效应",恶化了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在金融体系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的条件下,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并不具有显著效应,并且不取决于法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6.
中国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金融中介总体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在一个较长的滞后期内 (如三年 )是正相关的 ;如果把衡量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的指标也作为金融发展的指标且是主要指标的话 ,那么 ,经过这一修正的金融发展理论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结论是符合我国现实经济运行状况的。也就是说 ,在我国 ,强化中央银行的作用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总的来讲 ,根据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可以预计的时期内经济体制状况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还是具有一定的正相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强化中央银行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加入金融转化率的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得出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金融效率(转化效率和配置效率)和金融数量(储蓄总量)方面,并得到金融转化效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结论.最后利用所得结论,对我国转型经济中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作用展开分析,认为我国金融转化高效率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目前这一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需要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加入金融转化率的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得出金融系统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金融效率(转化效率和配置效率)和金融数量(储蓄总量)方面,并得到金融转化效率与经济增长正相关的结论。最后利用所得结论,对我国转型经济中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作用展开分析,认为我国金融转化高效率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目前这一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需要了。  相似文献   

9.
金融自由化通过如下机制影响农民相对收入水平:经济增长、金融服务、金融发展和金融危机。转轨经济的特殊性使上述4个渠道都使农民相对收入增长受到不利影响。经济增长的再分配效应是不确定的。在转轨过程中,国有经济和国有银行从农村地区大规模撤退,减少了农民的金融机会和金融服务。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民分享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外部性的难度提高。金融危机的再分配效应更是不利于农民。综合效应是,伴随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农民金融机会集合变窄,城乡收入差距快速扩大。  相似文献   

10.
王瑶 《经济师》2006,(11):261-261,268
国外学者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关系的研究,已作了大量实证分析,并得到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即金融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针对我国所作的实证研究,国内一些学者却得到了相互排斥的结论。文章为避免数据的干扰,试图通过一系列简单公式的推导证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面作用;并通过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效率的金融制度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可以提高经济的总体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对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进行调查,从资金配置效率、适应性效率和运行效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规金融制度的效率偏低,非正规金融组织的效率偏高;两种金融制度的效率有各自的空间,在规模和范围较小时,非正规金融制度效率更高,而超出一定的发展范围和规模,正规金融制度的优越性则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中效率却没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从金融发展角度对经济效率变动原因进行分析表明:金融发展的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与经济效率有负相关性,金融发展结构指标与经济效率正相关。因此,要提高我国经济效率,未来金融发展的重点在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和优化金融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中,私营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它们不但成为各地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而且在创造税收、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处于“高出生与高死亡率”的状态。由于财务管理水平是影响私营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将针对中国私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希望能有助于中国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晓芳  卢小兵 《经济经纬》2005,53(6):126-129
笔者立足对金融在经济增长中配置资金和提供服务这一核心功能进行考察,通过对我国金融运行的实证检验和分析发现,以银行中介和资本市场划分的两种金融结构各有优势,只要能够满足金融资源高效配置的金融结构都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必对金融结构进行人为的割裂,我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转化投资的高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这样一对突出矛盾。主要的原因是金融资源的配置失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对金融体系进行市场化改革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5.
We use an iterative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to establish theoretical models that reflect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climate threshold, financial hoar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We build 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a’s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79 to 2012. Our study yields the following results: China’s climate threshold has shown a zigzag-shaped rising trend since 1979;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rapid expansion of financial hoarding were high savings rate, savings leakage, higher marginal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hoarding compared to capital efficiency or higher internal creativity of the financial sector; there were positive cumulative effects between financial hoar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by climate threshold; the climate threshold had discrepant influences on different industries. To achieve a balanced economy, more money should be invested in the real sector to appropriately reduce the rate of savings leakage; the financial sector should move from scale expansion to service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to increase its marginal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y and to enhance capital efficiency; the real sector should impro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peed up the adaptive adjustment in climate-sensitive industries to move from economic growth to advanced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肖旭  洪祥镇 《技术经济》2022,41(12):62-76
为探究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均衡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采用我国2001—2020年间的省级数据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基于Dagum基尼系数测度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通过二次指派程序(QAP)从全样本期和不同时期考察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并尝试从南北视角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衡特征,表现为南高北低的“阶梯式”分布格局。全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地区经济差距在全样本期考察和分期考察中均存在明显影响,在南北地区中,影响强度存在差异,南方地区虽更早的享受到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红利,但其影响强度整体低于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7.
由于经济增长与金融成长有极强的内生关联,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地带性差异决定了金融体系的分布格局和发展层次。从面上看,随着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深化,优势要素会由区域内向区域外扩散和辐射,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落后地区的经济-金融因素,区域金融的发展空间得以扩展,从而逐步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从点上看,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间金融对民营经济的内在性金融支持,决定了民间金融在金融体制变革和金融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发展的资本部门分配效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经济部门和非国有经济部门的效率不同。影响资本部门分配的金融发展因素主要是金融结构发展。优化金融结构发展、提高金融发展质量、促进资本部门分配效能构成了金融发展的核心,而优化金融制度设计是提高金融发展质量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19.
面临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传统金融理论和实践已无法应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有必要进行金融创新以适应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金融发展和金融创新具有新的特征,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积极发展碳金融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