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侯荣娜 《商业时代》2015,(10):128-130
东北地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拥有三大优势农业生产区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土地集中连片,集约化规模经营优势明显。但是目前东北地区细碎化经营严重,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临一系列政策路径选择问题,亟需加快推进东北地区土地流转市场机制的建立、保证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大力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以及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以促进东北地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康、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扩大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有必要在农村进行土地流转。文章分析了阿克苏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指出阿克苏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土地资源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在原有的资源禀赋条件下,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设施农业建设需要对细碎化的耕地资源整合,进行土地流转。文章梳理了阿克苏地区土地流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苗 《中国市场》2014,(16):109-110
中国的土地细碎化一直受到很大的关注,很多学者将其视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发展的桎梏。由此,人们提出加快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清晰稳定产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市场体系等一系列的建议①,来加快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认为这些措施能够促进农地集中和农业规模化发展。但是,这只考虑了土地的供给方面,却忽视了需求方面。长期以来,"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市场环境,决定了即使承包经营权流转顺畅,供给充足,但是无法吸引资本,农业规模经营就无从谈起。本文以《寻乌调查》中地主富农集中了大量土地,但却不规模化经营而选择租佃给农户以收取租金为例,说明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归根结底是由农业经营收益决定的。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进城但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权,耕地细碎化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目前农业生产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经营分析发现,三类新型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经营使农业机械替代劳动的趋势明显,适应了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的要求和劳动力老龄化的现实。目前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能阻止耕地细碎的恶化,但没有改变农地细碎化特征。为了从根本上破解耕地细碎化,需要设立足够的替代性社会保障,逐步让进城的农民永久退出农业耕地。要通过降低农地流转交易成本、重点培育土地股份合作等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规模经营,进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土地流转制度及其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晗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71-73
中国农业问题一直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更好的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传统的土地制度是阻碍农业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要想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积极性必须进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水平的发展。从分析土地流转制度的积极意义出发,指出在土地流转制度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并希望土地流转制度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的腾飞提供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状况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归纳出当前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促进农业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剖析其原因,提出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的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农村土地合理规范地流转,进一步丰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对于规范中国农地股份合作制发展、发展规模高效农业、促进农业转型、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必须将农民手中细碎的田地流转起来.最近几年,“土地流转”始终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相似文献   

8.
中国为了实现现代化,提升全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现状,实施新农村建设政策,实施土地改革政策等等,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土地流转是提升农业发展效益的重要决策,可以优化配置农业发展中的资源,土地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上海市借助其强大财力和上海农民所具有的在城市便利的务工经商机会,通过反租农民承包地,使上海农地通过整合各农地细碎产权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从而克服了"反公地悲剧",发展了农业生产力,是一个很好的经验。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都市,农业比重很小,整个上海耕地面积只有200多万亩,仅相当于一个产粮大县的耕地面积。不过,上海农业却应算是成功的,其中原因是上海的耕地都被精心耕种、没有土地抛荒。而  相似文献   

10.
当前,德宏州农业经济总量显著增长,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合作组织、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但德宏州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经营规模细碎化、物质装备水平低、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新时期,应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经营主体,强化科技服务,承接产业转移,探索资金互助,完善市场环境,促进德宏州农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由于特殊地形地貌导致的土地细碎化,缺乏专业土地流转运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金融和信贷等配套服务欠缺等原因,广西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相对滞后。通过讨论华润百色希望小镇开发过程中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开展产业帮扶和金融配套服务方面的经验为广西地方土地流转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土地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必须农业强,中国要美,必须农村美,中国要富,必须农民富。本文认为土地流转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助推器"。文章通过对安徽省肥西县官亭镇回民社区依托新农村建设项目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实地调查,概括并总结了该社区建设过程中以土地经营流转推动和创新农业经营体系的具体经验与成效,提出了对土地流转与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郎晓瑛 《现代商业》2012,(7):277-27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问题一直是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的关键。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是从改变农村土地政策入手从而改变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全局。研究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对今后我国农业及农村的全面发展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从总体上考察,党的农村土地政策大致经过探索、改革、创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城镇化与土地产权制度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凌云 《财贸研究》2002,13(6):14-19
农村非农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内生机制,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还不稳定:1.农地产权制度主体不清,2.产权内容残缺,3,农地承包权不稳定,这不仅造成农业比较利益低下,而且也消极地影响了土地规模经营和农村非农化的进程。通过对农村城镇化和农地产权制度相互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这种状况阻碍了农地流转和土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基于上述,本文提出了推动农村城镇化中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商》2015,(48)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地大物博的中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大国,土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实行包干到户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直是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主流,给中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改革要求,传统的承包责任制已不能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土地流转问题也就成为农村土地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徐荣  谢尊严  白蓝清  王一雯  徐迪 《市场周刊》2020,(13):0165-016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服务业迅速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型农业生产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急需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近年来,国家制定多项政策和法规来推动土地流转,可是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到底开展到了何种程度?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有着怎样的了解以及对这一政策的看法怎样?本文希望通过深入农村、贴近农民的调查实践来对目前土地流转的开展情况进行报告,为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转变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唐田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69-70
中国的农业文明史源远流长,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的时间,其发展的高度与深度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农业文明地位太稳固,造成了在世界高速发展的时候我国没有跟上其发展步伐。加之,随着历史的演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要用不到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这些问题都亟待政策措施来解决,然而事实却显示我国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以及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及农业的发展,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入,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已经成为各大媒体及社会讨论的焦点。随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尤其是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农村土地流转开始向合理化、标准化以及市场多元化转移,规范的土地流转政策是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而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问题的妥善处理。对于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学术界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反对土地农民所有制的论点认为:土地私有会导致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危机,甚至会导致农民战争。土地保障是对社会保障的代替,是农民最后的保障,土地不能私有是出于社会保障的考虑。土地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不利于土地的合理配置和规模经营。从土地投资严重不足,掠夺式经营时有发生;土地的非市场配置导致土地的细碎化和土地规模经营的无法实现;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土地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三方面论述实行土地农民所有制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吴建  高峰 《北方经贸》2003,(5):21-22
农业经济发展最需要的是努力推动制度变迁。我国土地制度不断变迁 ,目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日益显现出局限性 ,需要加以改革。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土地制度变革的最佳目标 ,也是让中国广大农民富裕起来的一个好方法。当然 ,变革的同时也需要各种外在因素的支持 ,共同促进土改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