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金融电脑》2011,(9):90-90
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2015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争取达到3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争取达到10万亿元。  相似文献   

2.
“一个行业国内停办了二十年、WTO谈判中又被当作谈判筹码”,现代史将记载着中国保险业的坎坷历程!然而,2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春风,幸运地给保险业创造了奇迹!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初期,保费收入只有4.64亿元,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独家经营八年后:1987年保险密度1.3美元居世界61个国家的末位,保险深度0.65%居世界第45位。保险的春天来临后,我国2005年保费收入4927亿元,排名世界第11位。保险业总资产超过1.5万亿元,保险的“险种”“险别”达到6000多个。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发展到6家集团公司、82家保险公司、5家资产管理公司,93家保险法人机构;  相似文献   

3.
构建多层次农业再保险保障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京生 《中国金融》2006,(11):53-53
发展“三农”保险,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中国保险业正在积极推进的一项重大战略,也是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在保险业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盘棋中,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作为再保险业的旗舰企业,不仅要深入思考保险业如何为“三农”提供保险服务,更要积极探索再保险怎样为“三农”保险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保险业是中国金融服务业中最先开放、而且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也是国有金融机构海外上市的拓荒者。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保险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保监会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保险业的全年营业额约为2100亿元,而到2006年达到了5641亿元,5年时间,增长了2.69倍,每年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但是与整个经济总量和金融总量相比,目前保险业仍然总量很小,截至2006年末保险业总资产1.8万亿  相似文献   

5.
数字     
《中国保险》2014,(7):6-6
第4位 2013年,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达1.72万亿元,居世界第4位。至2013年底,我国保险业总资产达8.3万亿元,为社会公众提供近30亿份保障计划,累计赔付支出超过3万亿元。  相似文献   

6.
石洋 《国际融资》2005,(7):29-32
保险业是我国加入WTO开放力度最大也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至2004年底,中国保险业的过渡期结束,保险业基本已经开放。迄今为止,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和保险资金运用均超万亿元,中国保险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高成长的新兴市场之一。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和国际保险业发展的新动向使保险监管体系面临新的考验,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保险监管体系,是摆在中国保险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在前不久的中国保监会主办的“中国保险国际论坛”上,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位与会代表围绕现代保险监管体系建设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近年的保险业发展 保险是一个舶来品,但上海也是保险业的一个发源地。通过这几年的发展,保险业快速平稳发展,到2010年11月止,我们全国的保费收入已经接近1.4万亿,增长是31.6%,平均每年都以30%以上的增长。预计实现利润总额是576.7亿。估计到2010年底,我们保险的总资产规模会超过5万亿。现在保险业总的资产规模在金融业里排第二。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险》2008,(11):8-21
1978-200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走过了30年。30年间,中国的保险事业从当初的涓涓细流,汇成如今势不可挡发展浪潮。中国保险业终于“30”而立,走向成熟。今天,我们沿着时间的脉络,追寻往日的足迹,感受一个行业的变迁,更加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动力,更加珍惜保险业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果,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9.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保险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1980年以来,年均保费收入增长速度达到30%,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断提高,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国内保险业总资产已达到2.53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3万亿元。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市场需要买卖双方的共同培育。中国的保险市场双方都有很多“功课”要补。一方面,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是绝对快速,保费收入很“自豪”地连续数年以50%左右的比例增长,但是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增长往往跟不上保费收入的增长。保险业卖的承诺要在未来兑现,很重要一个指示器就是“偿付能力”。另一方面,中国百姓的消费观念目前还远没有达到“健康”的标准。一是在付出的同时希望得到。可以说,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开局之年,保险业利好一个接一个,而最大的利好莫过于6月26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业界人士称,《若干意见》的出台,无疑为快速发展的中国保险业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铺设了高速路,中国保险从此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它又一个高速发展的春天。近期保险投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其一系列市场运作似乎都在验证着这一切。  相似文献   

12.
郑建中 《中国保险》2006,(10):22-26
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9亿在农村,人口数量是决定寿险行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农村人寿保险都可以也必将成为保险行业发展的下一个巨轮发动机。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站在保险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强调推进农村人寿保险发展的重要意义:“只有县域保险发展起来了,保险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保险的覆盖面和服务领域才能不断地拓宽,才能真正做大、做强中国的保险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保险业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金融电脑》创刊18年间,始终专注于推进中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在业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秉持“面向行业应用,传播技术信息”的理念,《中国金融电脑》正在加强对保险业信息化的关注,以及时分析和报道保险业信息化进程.以期与中国保险业同步前进.为保险业信息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自本期开始.本刊设立“保险”栏目,欢迎广大作积极来稿,探讨保险业管理制度建设、保险业信息化标准制定、核心系统度相关系统开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不同层面的经营管理及IT建设话题,希望本刊可以搭建一个平台,与业内人士共同探索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前景,报道保险业信息化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促进金融信息平台融合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保险业的广泛深入应用.推进保险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编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企稳向好,金融业功不可没。从实施4万亿“一揽子”计划,到落实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不乏银行业扩大信贷投放、保险业并购重组、资本市场多层次建设的身影。不同行业都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制、银保合作推出金融控股公司、农村金融改革更上一层楼、监管部门继续推进审慎监管……  相似文献   

15.
面对“入世”的临近,中国保险业的业内人士有的欢欣鼓舞,有的高呼“狼来了”,喜忧参半。那么“入世”究竟给我国保险业带来了哪些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指出“入世”对于我国保险业是难在眼前,利在长远,关键在于把握优势,积极应对,化挑战为机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受益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保险业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目前每年规模保费已达万亿以上,截至到今年5月末,中国保险业境内总资产已达到6.4万亿元。保险业在我国社会生活和金融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保险业在社会形象、发展方式等方面也凸显出一些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业界资讯     
《中国金融电脑》2011,(9):90-96
保险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出炉近日,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2015年,全国保险保费收入争取达到3万亿元;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2100元/人;保险业总资产争取达到10万亿元。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3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向温家宝总理就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了工作汇报。温家宝总理充分肯定了这几年保险业所取得的成绩和中国保监会的工作,并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保险工作给予了重要指示。他说:“我们国家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保险业也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保险业蓬勃发展,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达到30%左右,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保监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从我国保险业实际出发,作出保险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重要判断,提出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中国保险业有着太多丰富的内涵和更加广阔的外延:这是保险业真正意义上落实、践行“国十条”的一年;也是中国保险业发展历史上政策环境最宽松的一年;更是保险业不断打磨、提升并彰显竞争力的一年。但是同时还存在一些尚需解决的问题、难题。如同苏轼在辞中写道的“月有阴晴圆缺”一样,就让我们共同去感悟一下保险业在2007年中的这份“阴晴圆缺”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