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税务行政不作为是一种行政违法行为。税务行政不作为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没有依法履行对纳税人的税务行政义务,称作“私权”不作为;二是没有依法履行对国家的税务行政职责,称作“公权”不作为。私权不作为应通过纳税人自行申诉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公权不作为则需要通过一定行政执法监督方式,由一定的权力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的税务行政执法责任。  相似文献   

2.
金国军 《上海会计》2002,(11):41-42
税务行政赔偿是指税务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中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侵犯了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实际损害,受害人可提出的行政赔偿。纳税人请求税务行政赔偿必须掌握以下几点:(一)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按照国家赔偿法规定,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行使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造成损害的,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有权请求赔偿:(1)违法征收税款及滞纳金;(2)违法处罚;(3)违法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或者采取上述措施不当;(4)税务机关不作为行为造成损害;(5)越权行为造成损害的,这里的…  相似文献   

3.
一、税务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一般(一)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法律、法规对某种行政行为的内容、方式和程序,只规定一定的范围和幅度,行政主体在此范围和幅度内,根据合理判断,决定作为或不作为及如何作为的具体行政行为权力,是"合理合法地自由选择的权力"。具体表现:一是处罚幅度、种类方面,行政机关可在法定幅度内自由选择。二是行为方式方面,自由裁量作为与不作为。三是  相似文献   

4.
宋县伟 《投资与合作》2014,(10):366-366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对行政行为有作为的义务,并且有能力履行行政义务,然而却在程序上不积极履行或者延迟履行的行为,行政主体的这种不作为是一种违法的行政行为,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法制化建设不断完备的今天,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法体制建设.在本文中,详细分析了行政不作为的原因、表现形式和策略,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们对纳税人的服务大多停留在税收环境服务等方面,诸如:明用语、限时服务、一站式服务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对税务工作的“主业”——行政行为中的纳税服务却往往关注不够,重视不够。税务行政行为中的纳税服务,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要将纳税服务贯穿于税务行政行为的全过程;另一方  相似文献   

6.
姚宗华 《西安金融》2007,(12):81-82
近年来,政府部门尤其是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不作为现象明显增多。如何看待行政不作为的后果及危害性、如何有效遏制及惩治行政不作为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颇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行政不作为表现形态及行政机关行政不作为问题的法律思考和分析,提出惩治行政不作为行为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依法行政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要求行政主体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要有充足的根据,包括法律依据和事实证据,税务行政执法也不例外,税务机关在对纳税人实施税权管理、征收、强制执行及处罚等行政行为时必须有据而为,必须树立和强化证据意识,以确保每一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和有效。  相似文献   

8.
董占涛 《税友》2001,(1):33-33
税务行政赔偿,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务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闪并造成损害,由税务机关依法给预赔偿的一项法律责任,税务行政赔偿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其他当事人因税务行政违法侵权所受的损害给预救济的一种手段,对于税务人员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受害人不能向税务人员个人请求补偿,但是,也并不是说税务人员个人请求补偿,但是,也并不是说税务人员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税务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另由其他法律法律约束,对于税务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受害人也不能针对侵犯机关和个人提出民事赔偿诉讼,对于这类损害,受害人只能通过请求行政赔偿的方式得到救济。  相似文献   

9.
税务行政处罚与税务行政刑罚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务执法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查处税务违法行为,对违反税法的行为给予相对应的处罚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即税务行政处罚和税务行政刑罚.适用正确处罚方式是税法中法定原则的具体体现.要正确的适用这两种处罚,必须搞清楚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税务行政赔偿,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职务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税务机关依法给予赔偿的一项法律责任。税务行政赔偿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其他当事人因税务行政违法侵权所受的损害给予救济的一种手段,在性质上属于国家赔偿,赔偿责任则国家整体负担。税务人员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在任何情况下受害人都不能向税务人员个人请求补偿,税务人员个人不能成为赔偿的请求人或告。但是,也并不是说此种情况下,税务人员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税务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另由其他法律法规约束。税务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受害人只能通过请求行政赔偿的方式得到救济。  相似文献   

11.
税务行政听证是指在税务机关作出税务行政决定之前,给有利害的税务行政关系人提供发表意见的机会,时税务特定事项质证、辩驳的程序,其实质是听取税务行政利害关系人的意见。《行政处罚法》首次在我国确立了听证制度,随着《立法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的不断出台,我国的税务行政听证制度也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或作出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经审理对原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作出维持、变更、撤销等决定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税务简易处罚程序是税务机关对于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税务行政违法行为,当场给予法定的较轻的行政处罚时所适用的比较简单的程序。它是税务行政处罚程序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般程序的简化.  相似文献   

14.
邓宏 《税收征纳》2014,(3):20-21
税务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它的具体税务行政行为,与一切纳税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在税务行政诉讼中进一步提高税务机关的应诉能力,把握证据运用这个重要环节.承担举证责任,是个需要认真把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升 《金卡工程》2010,14(2):212-213
税务行政行为的公定力是判定征税机关是否违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征税机关行政行为上的体现,通过分析税务行政行为的公定力的效力范围,可以为更好的保护纳税人的利益,约束征税机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所谓税务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税务征收管理具体行为损害了其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关于该税务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诉讼。税务行政诉讼的原告一般是纳税人,其诉讼热点一般为:  相似文献   

17.
《行政许可法》对税务行政许可行为起着直接调整作用,同时对与税务行政许可行为相伴生的纳税服务起着规范作用。因此,适应《行政许可法》的实施,规范和优化纳税服务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保护竞争法对行政垄断有专门定义,调整行政垄断主体范围广泛,有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等,行为种类有单个行政机关、行政机关之间及行政机关与经营者之间的行为,有作为也有不作为。俄罗斯反垄断署有立法、司法及行政执法权,能调查、审理并处罚行政垄断案件,且为行政垄断设置了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制度,规制行政垄断执法效率高、成本低。我国应重新界定行政垄断及其表现形式,调整行政垄断主体范围,完善行政主体法律责任,建立独立权威的执法机构,以实现《反垄断法》对行政垄断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19.
税务行政诉讼是纳税人及其他税务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对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司法活动。在税务行政诉讼中,税务机关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应诉,充分行使应诉权利,针对原告诉讼请求进行辨驳,依法维护合法的具体税务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20.
龚杰 《湖南地税》2006,(5):38-39
税收是维系一个国家的命脉,靠各级税务干部履行行政行为来实现。税收行政行为代表国家行使职能,因此有其严格的法制程序;但在具体的税收行政行为中,也有其丰富的人关怀和价值取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履行税收行政行为,应该充分考虑税收行政行为的人关怀和价值诉求,使之既代表国家意志,又反应人民意愿,更从时代意义上讲,符合“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