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的代表作。在这本书里,韦伯通过对西方宗教改革的考察,发现新教伦理,特别是加尔文改革后所形成的禁欲主义的职业观(天职观念)对近代经济生活的精神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它作为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使清教徒具有一种合乎理性的组织资本和劳动的精神气质。所以从这种意义上讲,新教伦理有助于一种理性的资本主义的产生,"它哺育了近代经济人"。韦伯的研究揭示了与一定的历史的社会现象相关的诸多因素中,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  相似文献   

2.
在撕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著作中,韦伯认为现代理性的扩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但韦伯所要探究的并不是现代理性概念本身,而是理性背后的精神原因,即从神秘的宗教入手,研究西方宗教改革之后,新教教派的教义所产生的人的精神和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这种精神所生产的理性思维和行为,及其相关理性形态的组织.韦伯试图从意识形态、新教伦理的角度探究现代理性起源的内在动因以及其存在发展的合理性,并反思了现代理性膨胀所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3.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认为,新教精神对于资本主义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文明高于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然而150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激速膨胀,借着美洲大陆的发现向外殖民扩张导致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社会经济形态出现。韦伯的观点受到质疑。该文深入挖掘历史现象揭示了被韦伯忽略的一些史实,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不是"不可替代"的:人口变迁是资本主义发展、扩张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斯·韦伯的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生成关系。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一学说不断受到怀疑和批评。  相似文献   

5.
周福 《理论观察》2007,(1):49-50
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命题上韦伯和托尼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二者由于对历史因素强调的不同,从而对资本主义的兴起采取了不同境遇的解读,韦伯为资本主义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托尼则认为这是皇帝的新装。托尼对宗教思想、道德观念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论述,是对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命题的回应、批评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刘倩 《科学决策》2003,(8):57-60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现代化"的讨论,大多都将民间传统看作"落后"因素,当成现代化进程的"阻力"和"障碍".这种观点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社会哲学家斯宾塞和韦伯等的社会进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西方现代化的前提是宗教改革以后形成的新教伦理中的资本主义精神,而东方的印度教、佛教、中国宗教(儒教、道教)不具有这种精神,没有提供现代化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准备,所以现代化过程中有更多阻力.这种观点被许多非西方世界的国家奉为政治的宗旨,对其治国的政策和策略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企业家精神是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是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秦汉企业家到明清商帮,再到近代及改革开放时期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可谓光辉灿烂,有关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尚待扎实耕耘。理解历史上的企业家精神不仅有利于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而且有利于认知中国与世界的长期经济变迁。韦伯认为在新教伦理中,"敬业"是企业家的"天职",新教伦理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而儒家思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马克斯·韦伯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的基础上 ,通过反思资本主义精神和新教伦理的内在“亲和性” ,以及批判性剖析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与经济伦理的“二律悖反” ,进一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重建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韦伯庞大的宗教社会学体系以其独特的宗教文化视角来考察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文化观念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韦伯思想的启示意义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面临着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都是不对的,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传统的现代化,即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之精华,吸纳西方先进的文化元素,构铸新的现代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天职观的含义,探讨了天职观对资本主义精神的作用:天职观使人有了劳动的动力;天职观使人们追求财富变得正当合理;天职观使得资本主义积累了许多财富。韦伯的天职观也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可以学习近代清教徒一样的天职般的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11.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首先诞生于14、15世纪的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7至18世纪在启蒙运动兴起、专制主义走向灭亡的时代背景下,资本主义逐步走向成熟。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探讨了以合理的劳动形式为特征的理性资本主义的起源问题。深刻剖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紧密联系。他用比较宗教学的方法指出,资本主义精神不是产生于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宗教改革(加尔文教派的世俗禁欲主义)的副产品。与此同时,起源于春秋、兴起于西汉、鼎盛于宋朝的儒家思想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文分别分析了新教伦理与西方资本主义精神、儒学伦理与东方商人精神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新教伦理与儒学伦理之间的异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以下简称<精神>)是西方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的代表作.韦伯认为,是资本主义新教促使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大发展,从而也使西方走在了世界历史的前沿.他提出了精神文化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促进作用.既然这种精神文化能够对社会历史发展有用的话,则它能否也适合于其它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呢?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探究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在催生现代社会方面提供了精神资源,并为现代社会结构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依循着先贤的观点,通过梁漱溟先生社会结构理论这一独特视角,来中国儒释道三教是否能够起到类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嘉瑜 《魅力中国》2010,(34):70-71
久仰马克思·韦伯的大名,他与卡尔马克思、埃米尔杜尔克姆一起被奉为当代社会学三大神明。韦伯一直致力于东西方宗教的对比研究来突显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特色,《儒教与道教》正是他《宗教社会学论文集》第一卷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从前年七月开始的亚洲金融风暴持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之多,堪称战后之冠。不久前发生的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及引起的全球金融市场的『大跳水』,无疑对亚洲国家又是雪上加霜。东亚模式受到指责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进行关于新教伦理与儒教伦理的比较社会学研究,提出了儒家文化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假说。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仅日本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登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并且东亚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批又一批地跃上了高速增长台阶。东亚经济飞速增长——『龙腾虎跃』构成了世界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16.
企业道德责任的政府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一民 《浙江经济》2003,(13):56-57
经济责任和道德责任是现代企业的双重责任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这是理论界和企业界长期争论的问题。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克斯·韦伯在《学术与政治》一书中,曾提出“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的概念。他认为,“信念伦理”的信徒需要的仅仅是“去盯住信念之火,不要让它熄灭,他的行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文化研究角度分析《秋日传奇》影片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容,从社会关系、战争、宗教、伦理、地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评析影片的文化内涵,影片中的细节情节反映了当时美国社会文化现状,更深入了解影片折射的文化观点。  相似文献   

18.
马克斯·韦伯基于对20世纪初德国官僚政治伦理问题的批判与思考,在资本主义新教伦理的天职观念、康德责任理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责任伦理范畴,要求政治实践主体自觉担当自身的伦理责任,实现对责任伦理的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19.
叶雷 《中国高新区》2011,(2):121-122
马克斯·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不仅探究了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企业家创业发展背后的文化密码,更总结了至今仍得到公认的企业家精神,即强烈的事业心、理性地追求利润、禁欲主义的生活观、劳动致富,以及诚实公平交易。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危机,不单单是一场经济领域的严重"结构紊乱",也是一场世界性的严重"伦理失调"。而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重建全球经济伦理的现实需要促使《资本论》发生了伦理学"复魅"。客观上,《资本论》完成了对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与清算,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伦理析评,以及对未来社会经济伦理的粗线条刻画。恰逢其时,从思想和逻辑的双重维度挖掘《资本论》的"伦理面",无疑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伦理重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