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自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管理通胀预期以来,通胀预期的管理一直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国内对于通胀预期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感性认识及定性分析上,对通胀预期的规范定量研究则略显不足。基于此本文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储户调查数据,对通胀预期与真实通胀间的关系作较为规范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通胀预期是真实通胀的格兰杰原因,且在滞后期内对通胀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管理通胀预期对控制真实通胀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9年,随着我国很多商品出现了涨价幅度高的趋势,有关中国出现通货膨胀的舆论日增。央行2009年1~5月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通胀,反而有通缩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黄金价格的变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及金价为变量建立自适应预期模型,并将其转化为一阶自回归模型,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的国内CPI及金价月度数据为样本,以EVIEWS软件为运行平台,运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未来通胀预期值越高,金价越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性预期理论出发,分析了预期管理的作用及预期管理悖论。预期管理可以帮助中央银行更加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通过影响市场参与者的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恰当利用对外沟通的各种工具可以有效地强化、甚至代替其政策措施。中央银行披露的信息具有双重功效,会对其他经济体的决策产生影响。中央银行信息沟通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应定位于解决信息不对称,提高经济主体决策效率,适度管理预期,同时避免对经济主体自身的信息造成过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08年底以来,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我国经济先于国际复苏。但是随着我国CPI和PPI指数在2009年底由负转正,新一轮通胀压力形成,通胀预期初现,自此通胀预期成为经济市场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探讨分析了当前我国通胀预期的成因,从而可以科学地管理通胀预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保障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将传播学领域“沉默的螺旋”理论与流行病学传染机制作为统一的理论基础,应用于通胀预期的传染机制研究,分析两类不同新闻媒介(纸质和网络)关于物价变化的报道对通胀预期的传染效应.我们通过人工阅读印刷版资料和电子数据库资料,甄别、区分并统计出2001-2012年各月份媒体报道中涨价、降价和中性三种不同报道的量化指标,进而构建和估计媒体报道对通胀预期的动态传染模型.研究表明,不同媒体报道不仅可以形成不同方向的“意见气候”,而且“意见气候”的传染强度也显著不同,从而形成“不对称的螺旋”.这种非对称性在传统纸媒和网媒上的表现截然相反:纸媒的降价报道对公众预期的传染性相对更强,而网媒的涨价报道则具有更强的传染性,这种局面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7.
储峥 《商业时代》2012,(18):48-50
本文分析的问题是我国中央银行增加信息披露是否有效地引导了公众预期.文章选取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实际CPI、GDP增速、M2增速等指标,用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居民通胀预期除自身之外主要受到GDP增速的影响,而不是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影响.货币政策透明度虽有形式上的提高,但是,引导预期的关键是提供可靠性高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商》2015,(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胀预期的管理成为了我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通胀预期对国家政策制定、总体供需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人研究了通胀预期概念、国内外通胀预期研究现状、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和通胀预期的管理策略四个方面的内容,重点讨论了通胀预期的衡量方法和其形成机制的分类,在管理策略方面则重点研究了央行信息披露、生活用品价格、房价和监测系统的作用和影响,旨在对我国通胀预期的形成和管理进行思考,提高通胀预期的管理指导能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000-2013年宏观经济的季度数据,通过建立SVAR模型,对我国通胀预期的影响因素进行动态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显示:通胀预期具有一定的锚定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产出缺口对通胀预期的冲击是一个由正向转为负向的过程;财政收支差额占GDP的比例和汇率波动均在短期内会对通胀预期形成一个较强的正向冲击,但中长期的影响不大;国际粮食价格、石油价格和我国通胀预期关系紧密;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通胀预期具有一定的时滞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央行的调查统计数据实证分析我国居民的通胀预期变化,发现居民通胀预期存在不确定性、粘性和突变性,居民对通胀变化的反应不对称,更倾向于物价上涨。且心理反应对通胀预期有重要影响,其中未来不确定心理反应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市场经济下的货币流通理论为指导,构建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模型,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一系列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消费、投资、财政赤字和制度转型等多个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但各变量对通货膨胀的贡献度具有明显差异,这为中央银行和政府部门采取差别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汇率预期对中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预期主要通过货币替代效应、资产价格效应和进口价格效应影响物价水平。递归VAR模型检验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本轮通货膨胀影响显著,其中,资产价格效应、货币替代效应、进口价格效应依次增强,影响主要集中在前期;同时,汇率预期变量对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都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3.
Moessner  Richhild 《Intereconomics》2022,57(2):99-102

Euro area inflation has been rising strongly in the wak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giving rise to concerns that there could be second-round effects, with higher inflation leading to higher inflation expectations, which in turn lead to higher inflation. This could result in more persistent rises in inflation.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入贝叶斯学习模型,分析宏观经济变量和媒体报道对中国公众和专家的通胀预期异质性的影响,估计实际通胀率、通胀率的平方、GDP同比增长率和通胀波动性等宏观经济变量,以及媒体报道总量、媒体报道内容的异质性和媒体报道口吻等媒体报道变量对预期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公众和专家的预期异质性都会受到GDP同比增长率和通胀波动的影响,而实际通胀水平作用甚微;公众预期的异质性取决于媒体报道的异质性和报道口吻,而非媒体报道的总量;媒体报道几乎不影响专家的预期异质性;关于通货紧缩的报道会提高公众和专家预期的异质程度.因此,政府对媒体报道的真实和准确必须加以监管,货币政策需要充分考虑媒体报道的角色并借以传递政策目标,引导公众通胀预期,进而提升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Business Economics - Given the ongoing concern with controlling inflation, it is timely to take another look at the “Great Inflation” of 1966-1983 and to try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新凯恩斯DSGE模型中引入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的建模思想,构建了基于Agent的DSGE模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探讨宏观审慎政策效应及其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策略.研究发现:基于Agent的DSGE模型中,产出与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较“传统新凯恩斯DSGE模型”平缓,并且持续时间更长;本文模型更加符合现实经济,样本内外预测能力较传统新凯恩斯DSGE模型与VAR模型好;当经济面临违约风险冲击及生产力冲击时,中央银行运用包含逆风策略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相配合对经济波动影响最小,更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以及减少福利损失.  相似文献   

17.
We study the local stability properties of a nonlinear Bertrand duopoly with vert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heterogeneous players under the hypotheses of both covered and uncovered markets. In the former case, the unique pure strategy Nash equilibrium can undergo a flip bifurcation when the extent of consumer’s heterogeneity increases. In the latter, the quality differential determines the stability of prices over time. Numerical evidence is provided to show the occurrence of endogenous fluctuations.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both the short‐run and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netary growth and inflation in China between 1980 and 2010. We construct multivariate dynamic models based on Friedman’s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but permitting money to be endogenous) and Meltzer’s monetarist model. The empirical results provide robust evidence that there is a bilateral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tary growth and inflation as well as between monetary growth and output growth. An indirect and implicit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etary growth and inflation is found through the asset inflation channel. There are also long‐run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ney stock, price index and other relevant variables. The present paper further provides a historical explora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monetary dynamics of inflation in China over the underlying period. We conclude that the monetary growth rule is likely to be the most promising policy orientation for China to manage its inflation.  相似文献   

19.
我国通胀演变的决定因素与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清  王剑 《财贸经济》2012,(2):98-105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滚动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通胀演变的决定因素,结论表明,通胀预期和成本因素的变动能够快速传导至通胀指标,但其影响力可以在短期内予以消化。而需求因素和货币因素对通胀指标的传导时滞相对较长,但影响更为深远,是决定通胀变动的根源所在。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社会需求、货币供应、企业成本、通胀预期的深层因素和传导机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就我国的反通胀政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