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土地发展权制度是被欧美国家实践证明具有一定价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我国三化建设中,要做好土地保护与管理工作,应从法律上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借鉴西方的涨价归私土地管理思想,赋予土地经营者个人拥有其发展权。 相似文献
4.
土地发展权是进入二十世纪以来为破解因为经济迅速发展而导致的土地价格暴涨所新确立的土地所有权的延伸.通过确立土地发展权并建立完善的土地发展权流转机制,能够破解目前我国存在的征地难、补偿低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由于承担着国家生态安全的功能,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基础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在规划严格的开发管制下丧失了通过工业化摆脱贫困的发展机会,形成了提供公共生态产品与经济脱贫发展的尖锐矛盾。因此,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实现空间有序开发特定目标的同时,会导致不同类型区域陷入"暴利-暴损"的困境。为解决规划所带来的不同区域发展机会的失衡,建立长久有效的区域间利益协调机制迫在眉睫。只有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出发,构建好主体功能区间的土地发展权转让机制,才能为协调受限功能区和非受限功能区发展机会的不平等创立新的突破口,并逐步缩小不同类型功能区间的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区域金融发展的综合指标体系,衡量了我国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并利用Moran’ s I指数从全局和局部层面揭示了区域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性,从Bayes空间计量视角分析了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发展表现为外生性引起的空间误差自相关;在同时将空间相关和空间异质性引入模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对区域金融发展都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普通回归模型高估了空间相关和经济因素对金融发展的贡献程度,低估了政治和社会环境的贡献程度;区域金融发展存在明显的集聚性差异,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显著领先于其他区域,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一、西方国家土地发展权制度简介土地发展权又称土地开发权,是一种脱离土地所有权而能够单独处分的财产权,指通过改变现有土地用途和利用强度来对土地进行开发的权利。土地发展权制度则是对改变土地用途和利用强度的活动进行法律规制,以规范土地开发行为及其所 相似文献
8.
我国虽然是产煤大国,但是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总量是有限的,所以如何对现有的煤炭资源进行科学管理,找到我国煤炭资源使用的最优方法显得十分重要。基于Hotelling模型的分析,探究我国煤炭资源的最优使用方法,完善煤碳市场的相关机制,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可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使用找到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通过利用基于SBM超效率模型的Global-Mal mquist指数对长江三角洲26个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对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长三角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现平稳发展态势,整体效率水平较高,且存在空间集聚特征。第二,土地财政对土地利用效率有着统计上显著的负向影响。第三,机制检验发现,土地财政对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主要通过抑制技术进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村宅基地产权逐渐成为模糊产权,在中国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情况下,围绕宅基地利益的竞争日趋激烈。本文在对宅基地模糊产权、土地发展权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农民集体组织和农民三方实质上竞争的是土地发展权权益,并且建议国家限制政府权力,明确宅基地使用权主体拥有宅基地发展权,有相应的转让权和抵押权。 相似文献
11.
持续高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下简称CPI)使得货币与财政政策制定当局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而造成CPI高位运行的外部性因素更是给政策调控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对于诸如人民币汇率变动、外汇储备变动以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以下简称CRBI)变动对国内通货膨胀冲击,采用结构变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CPI的外部性冲击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短期内CRBI对CPI有一定的输入性影响,汇率变动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但长期这种作用会发生逆转;外汇储备的变动主要作用于国内货币供给,对CPI产生非常显著的正向冲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APEC+OECD"环境产品清单为基础,选取2003-2013年我国环境产品贸易的相关数据,对我国环境产品的总体贸易规模、产品出口结构特征以及市场分布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我国环境产品出口变动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产品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是我国环境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源泉,而结构效应和交叉效应对出口贸易增长的贡献较小。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和实施新的环境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原有不合理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进一步增强我国环境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并购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企业如何掌握并购价值创造影响因素的问题愈加至关重要。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官方网站采集并购样本基本信息加以研究表明:并购价值创造影响因素大体归纳为:直接利益相关者、上市公司未来发展、并购方案的具体实施、上市公司的运营、行业和社会环境等六类。以这六类因素为潜变量,对每一类因素提出三个测量变量并建立假设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模型成立。影响因素反映正确,对于确立并购过程中潜在的需求量和测量变量的结构关系和差额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旅游电子商务相关文献及海南旅游电子商务现状与特点的研究,建立了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求出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结果显示在海南旅游电子商务发展中,政府的支持最为重要,紧接其后的依次是企业管理水平、电子商务、管理人才的引进、法律保障、企业宣传等。 相似文献
15.
16.
孙素华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3,(4):31-32,103
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运用AMOS软件对装备制造企业核心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于装备制造企业核心能力均有正向影响,其中学习与成长维度的影响最大。基于研究结果认为: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应更加注重学习与创新,用学习和持续改进建立竞争优势。同时,装备制造业应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以此来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中国与越南互为旅游客源地发展态势加强。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2004-2008年中国接待越南入境旅游为样本,构建了中国与越南入境旅游的理论模型,并运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两国名义GDP、入境接待人数、地理距离和国家边界等变量对中国接待越南入境旅游有较大的影响,进一步结构化分析验证GDP和地理距离对入境旅游均产生一定的新息冲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的研究很多,而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特别是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则较少.文章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了我国29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1978-2007年度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分析其时空变化趋势,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并提出实现效率的策略,最后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四个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呈倒U型变化趋势;省际间效率差异及东-西部与东-中-西部的地带间效率差异较大;四个因素对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影响迥异,应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升发展效率,实现经济高效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基于Probit模型的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差异研究:以中国和东盟产业内贸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联合国SITC(REV.04)标准和2009年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分析表明: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与中国产业内贸易程度较高,其他东盟成员国与中国的G-L指数较小。Probit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出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因行业不同而不同,并不具一致性。如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东盟与中国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但对制造业无明显影响。而教育支出则显著地促进了中国与东盟间规模最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SITC7)行业内贸易,但对其他行业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