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统筹规划,优化布局.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1.1 重点扶持粮食主产区,建立稳固的粮食生产基地继续抓好邵阳、株洲、益阳等在建基地,开工建设常德、岳阳、永州、娄底、长沙等新基地.继续实施42个县(场)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提高粮食生产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和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地方粮食     
重庆粮食集团首批巴西大豆油近期入市重庆粮食集团在巴西的优质油料基地生产的大豆已于国庆节前运抵国内,产出的食用油将在近期登陆重庆市各大超市。首批境外优质油料基地大豆共计26万吨,第一船装载有6.5万吨,其余的大豆也将在今年运抵国内。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闵行区粮食常年种植面积1.6万余亩,百亩以上规模化粮食生产主体28家,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机械化作业率达9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99.9%、规模化率99%、绿色认证率90%以上。先后获得全国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强县称号,浦江镇水稻基地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种植业“三品一标”生产基地,闵行大米纳入农业农村部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相似文献   

4.
铁岭地区地处辽宁北部、松辽平原中段,素有“辽北粮仓”之称。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全省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也是大豆和生猪生产的重要基地。充分发挥铁岭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加速商品粮基地建设,把粮食生产进一步搞上去,对稳定全局、振兴辽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机插秧技术是提升农机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是实现主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手段。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多为麦稻轮作的农业布局,麦收季节紧,三麦收割作业和水稻栽插作业仅10天左右时间,  相似文献   

6.
通过DEA模型测算了黑龙江省不同粮食生产主体种植玉米、大豆和水稻的生产效率,分析了玉米、大豆和水稻生产在成本投入上的差异。测算了各个主体生产不同粮食时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显示由于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组织化和规模化较强,所以平均综合效率相对较高。由于土地细碎化和机械化无法充分利用发挥,使得种粮大户的总体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素有“黔北粮仓”之称的贵州省余庆县,为全面调整粮食品种结构,改善品质,提高粮食商品率,增加效益,决定走“453”发展粮食产业之路。即到2002年,全县发展优质稻米生产基地5万亩,优质特质玉米生产基地5万亩,优质杂豆、大豆5万亩,稻田养鱼工程5万  相似文献   

8.
重庆粮食集团在巴西的优质油料基地生产的大豆已于国庆节前运抵国内,产出的食用油将在近期登陆重庆市各大超市。首批境外优质油料基地大豆共计26万吨,第一船装载有6.5万吨,其余的大豆也将在今年运抵国内。此举不仅能够保证重庆食用油的供给问题,还能填补国内油脂消费存在的缺口。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的国营农场一般以生产小麦大豆为主,麦收季节多逢雨季,给麦收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也会造成丰产不能丰收,有时收到晒麦场上的粮食也受损失。几年来损失粮食不少,这是很痛心的。在这里我提出两项建议,供中央领导部门和在农场工作的同志参考。一、对康拜因分段收割的意见:我们农场仅有两台ПТ—2.0型С—6用的拾禾器,管理厅制造的几台也是С—6用的。割晒机少,耍改装С—6带秆收割。小麦由黄熟中期起可以带秆收割,到黄熟末期可以联合收割,时间很短,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县域的吉林省粮食生产及作物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省与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充分了解其粮食种植结构变化对于指导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以县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与GIS方法,对吉林省1980~2012年30多年来粮食生产及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生产集中度高;近30年来吉林省粮食生产总体形势向好,面积、总产、单产均表现为增加趋势;粮食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多元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趋势明显,形成了目前以玉米占绝对优势,水稻、大豆为辅的生产格局。在空间布局上,过去30多年来,玉米主要种植区以长春与四平市为中心向西北与东南扩展;水稻主要种植区从中部向西北扩展与从东南向西北转移的趋势。大豆主产区有向东北部聚拢的趋势;基于吉林省粮食生产结构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水稻播种面积仍有小幅增长的空间,大豆播种面积可能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地区为白城市与松原市,玉米播种面积波动的幅度不会太大。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探究其粮食生产效率的演变路程和影响因素对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Super-SBM模型测算了2006-2020年间河南省17个地级市的粮食生产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考察了影响河南省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河南省粮食生产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区域间差异较大;在影响因素方面,豫北和豫中地区主要依赖耕地资源,而豫南地区需要加大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的东四盟市)历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粮仓”之称,其玉米、大豆、稻谷等粮食生产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振兴东北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振兴东北农业成为振兴东北战略的重要基础。如何将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优势转化为农业生产优势,为振兴东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振兴东北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情况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具有十分优越的粮食生产条件,其粮食常年产量约为5500-7000万吨,约占全国粮食总…  相似文献   

13.
<正>一、黑龙江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作用与粮食产业发展情况(一)黑龙江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作用1.从粮食产量看,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资源大省和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粳稻、玉米和大豆产区。按国家公布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市民“油罐子”需求,重庆国企或抱团赴海外共建大豆种植加工基地。 来自重庆市国资委的消息称,重庆市将组织10家国企高层到巴西,就建设优质大豆基地一事进行考察,若进展顺利,将促成部分参与考察的企业与重庆粮食集团“联姻”,共同开发巴西大豆基地项目。  相似文献   

15.
<正>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健全农技推广机制,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培育了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发展循环农业,粮食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服务。促进了全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品是垦区的主要产品。垦区粮食销售渠道是否通畅,对垦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2000年垦区粮食生产销售情况分析   2000年,垦区耕地 3070万亩,粮食总产 814 1万吨,其中水稻 528 6万吨,小麦 64 5万吨,玉米 53 6万吨,大豆 149 4万吨。垦区内部留粮为 128万吨,商品粮总量为 686万吨。截止到 2001年初,垦区已销售粮食 643万吨,占商品粮总量的 93%;其中水稻销售 500万吨,占水稻应销量的 100%;大豆销售 116万吨,占大豆应销量的 85%;小麦销售 17万吨,…  相似文献   

17.
辽浑太流域,土地开发较久,大部分县(区、市>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水土资源较为丰富,有利于粮豆作物生长发育,历来是我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通过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分析这一地区粮食和大豆生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挖掘科学技术的增产潜力,找出今后粮豆生产的关键技术对策,对充分发挥这一地区优势,确保我省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缓和供需矛盾紧张状况,稳定政治、经济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粮食收获机械化的快速推进及发展,智能化移动式粮食烘干机因其体积小、操作方便、便于输送和移动、烘干品质好、自动化程度高、机动性强等特点,可用于烘干玉米、大豆、小麦、水稻、油菜、谷子等作物,市场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本文就智能化移动式粮食干燥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一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中的核心问题,其中,粮食生产机械化是重要的一环。围绕农业机械化的驱动机制的相关问题,既有文献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索:第一,讨论了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户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第二,讨论了农户就业与其收入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会影响农户的就业和收入状况,从而改变农户家庭的生计策略,进而影响粮食生产行为。但是,鲜有研究将上述两个方面纳入统一框架内,定量分析最低工资标准对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影响程度。本研究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定量的角度,实证检验最低工资标准如何影响粮食生产机械化。  相似文献   

20.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和粮食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农村劳动力普遍老龄化,因此对大豆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逐渐提高。大豆作为周口市主要秋季作物之一,了解其机械化现状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相关文献及田间调查,分别从播种、中耕、病虫害防治、收获4个方面对周口市大豆全程机械化现状进行阐述,总结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周口市大豆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