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美国限制钢材进口案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梅波 《开放潮》2002,(4):56-60
去年以来,全球钢铁业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陷入低谷,钢材产量严重过剩,需求下降,钢价走低,国际钢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美国政府3月5日依照美国贸易法的201条款,宣布从3月20日开始,对主要进口钢材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至30%不等的关税。这一决定虽然事出有因,但其势必对美国国内的钢铁企业及其下游企业,乃至美国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同时,这项北离自由贸易原则的措施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各国纷纷采取紧急应对措施,一方面将美国诉诸WTO以寻求解决,另一方面各国又争相采取类似的贸易保护措施,以使本国钢材市场免受国际市场的冲击。全球钢铁贸易战已经爆发。中国作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面对全球钢铁贸易环境的变化,正沉着应对,以维护本国钢铁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钢铁税案] 2002年3月5日,美国政府宣布,为了扶持美国钢铁业,启动钢铁"201保障条款",对进口钢铁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8%~30%不等的关税.中国对此迅速回应,3月14日,向世贸组织提出就此问题与美国进行磋商.5月17日,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废纸、豆油和压缩机等3项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行使了世贸成员根据规则讨回相关损失的权利.5月24日,中国对9种进口钢铁产品加征7%~26%的关税,以抵挡钢铁进口狂潮.  相似文献   

3.
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3年惩罚性关税,加征关税的比例分别为35%、30%和25%。这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第一次运用"特保条款"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消息一出,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合约开盘即被无数卖单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  相似文献   

4.
石杏茹 《中国经贸》2009,(21):54-55
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3年惩罚性关税.加征关税的比例分别为35%、30%和25%。这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美国第一次运用”特保条款”对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消息一出.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合约开盘即被无数卖单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  相似文献   

5.
中美贸易战是目前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贸易战的特征是两国对对方国家的商品加征较高的进口附加税。特朗普认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受损失的只是中国,美国只会受益。运用国际贸易学中的关税效应理论,在对贸易"大国"和贸易"小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就美国加征关税对美国生产者、消费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加征关税无益于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反而给美国生产者、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同时,还会给美国造成无谓损失;不仅影响美国经济,还会影响美国的政治,给美国带来多重伤害。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尔街日报》9月15日]在奥巴马政府上周五决定对中国输美轮胎加征进口关税后,中国方面迅速做出了强烈反应,威胁要通过对进口自美国的汽车产品和鸡肉加征关税予以报复。美中两国的这些举措当然是象征性的,其实都是针对各自的国内民众而故做的政治姿态。但两国政府都在玩火——除非他们能迅速熄灭这些保护主义火焰,否则可能会发现情况将逐步失控。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中美第一轮贸易摩擦提供的自然实验条件,通过拓展的双重差分法分别研究了美国关税政策预期和实施对中国个股波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期和实际都被加征关税的上市公司之中,关税政策实施会立即加剧这些公司股票的波动率,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对于预期不被加征但实际被加征关税的公司而言,关税政策实施对这些公司股票的影响存在一定时滞;在美国公布正式关税政策之前,预期被加征关税个股的波动率在重要贸易摩擦信息公布日附近显著增加;在美国正式关税清单公布后,预期被加征关税个股面对的不确定性降低,从而相对减缓了该类个股的波动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和投资者理解关税政策预期和实施对股市的作用机理,也为相关部门评估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轮胎进行特保调查。6月29日,美国贸易委员会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从价关税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而自2008年,中国的轮胎产量已经达到35亿条,其中40%出口,出口中又有30%是出口到美国。美国对中国轮胎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中国轮胎将失去美国市场,有10万中国人可能因此失业。  相似文献   

9.
双周集锦     
政策能见度国家调整300多项产品进出口关税税率自6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其中,对142项“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加征出口关税。在被加征出口关税的142项产品中,有80多项钢铁产品将被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普碳钢线材、板材、型材以及其它钢材产品。同时,去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年底,美国运用“201条款”,对进口钢铁进行调查;2002年3月,美国认为其钢铁工业遭受进口激增的影响,正式实行长达3年的高关税,最高为30%。2003年7月24日,以美国纺织品制造商协会为首的美国行业协会向美政府递交了要求对自中国进1:3的针织布、手套、胸衣和袍服四种纺织品实施特别保障措施的申请。  相似文献   

11.
今年4月23日零时,日本政府对中国出口的葱、生蘑菇和灯芯草实施的临时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开始生效,有效期为200天,一直持续到11月8日.6月22日中国则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机、空调开始加征税率为100%的特别关税.至此,中日贸易战正式上演.  相似文献   

12.
农业·轻工     
台湾今年进口花生鲜乳将征收额外关税台湾财政当局根据WTO特别防卫措施,今年对14种农产品的进口实施基准数量与基准价格。其中,花生、鲜乳等农产品的基准数量大减,厂商进口这些产品将被征收额外关税。业者进口农产品的数量,若超过基准数量,超过部分将加征1/3的关税。  相似文献   

13.
日本于2001年4月23日,宣布对中国出口的大葱、鲜蘑菇以及蔺草席实施"临时紧急限制进口"措施,规定这些产品在一定数量内按现行关税进口,超额进口部分被征收高额税金,一直持续到11月8日为止.日方单方面采取了保护贸易措施率先挑起贸易战,中国最初立足于长远合作,通过外交途径与新闻媒体提出了强烈抗议,保留采取措施权利;4月下旬,鉴于日本木质包箱疫情复杂,中国加强了对日本木质包箱的检疫,采取了事实上的进口限制,但调查显示,此举并未对日本企业产生太大影响.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日本方面不但没有撤销限制措施,反而变本加厉,日方木筷、鳗鱼、毛巾、袜子、自行车等行业也申请采取"紧急限制进口"措施,6月8日日本单方面决定停止从中国进口禽类产品,日方行为促使中日贸易战不断升级,为了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维护公平贸易原则,中方被迫应战,采取了正式回应措施--于6月22日起,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及空调机加征100%的特别关税,以限制进口量,至此中日贸易战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4.
美国经济自2000下半年逐渐趋于衰退,而9.11事件使之雪上加霜,在这种经济背景下,小布什政府在国内国外各项政策上都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在产业政策的走向上,则日益趋于右倾和保守化.今年3月,美国援引201条款对包括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进口的钢材实行大幅度提高关税的措施,并在遭到强烈反对的情况下仍坚持实施.那么,美国为何要对钢铁业采取这一保护措施呢?美国钢铁业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谭莹  李昕  杨紫  张勋 《世界经济》2022,(9):32-56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中美高关税格局下,评估中国为应对贸易摩擦而采取的加征关税措施对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海关和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加征关税对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尽管最终品关税加征有利于就业增长,但中间品关税加征对制造业就业的削减效应更大;第二,加征关税对脆弱性人群、市场势力较小的企业及开放度较高地区的影响更显著,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有利于缓解加征关税的负面效应;第三,从机制上看,加征关税通过改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销售规模和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加强特定人员兜底保障、完善职业培训与就业服务、消除地区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是缓解加征关税负面影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从2008年5月开始,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税率,其中锰原矿的出口关税由目前的10%提高至15%。 此次调整将对142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其中,重点是对80多种钢铁产品进一步加征5%-10%的出口关税。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普碳钢线材、板材、型材以及其他钢材产品。另外,将2007年已经征收出口关税的钢坯、钢锭、生铁等钢铁初级产品的税率由10%提高至15%。  相似文献   

17.
<正>保障措施是指WTO成员在进口激增并对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所采取的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它主要通过关税、数量限制和关税配额来限制进口,以达到本国产业免受其他成员产品冲击的目的,是一种针对公平贸易条件下产品进口的限制措施。目前,保障措施连同反倾销和反补贴已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用以保护国内产业的三种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一、贸易保护主义肆虐全球2008年年底以来.持续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各行业的影响正日益显现.有些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短期利益.开始高举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纷纷出台保护各自国家产业的政策措施。印度宣布对进口豆油开征20%的进口税.提高了一些钢材的关税并在近期出台了禁止进口中国玩具的政策:印度尼西亚宣布对至少500项产品实施进口管制:阿根廷对进口鞋和汽车配件施加新的限制措施:俄罗斯则提高了汽车进口关税:  相似文献   

19.
2002年3月21日,美国启动钢铁工业保护最终救济法案,即“201条款”,宣称对进目钢铁的关税提高到30%。此举一出,包括欧盟、日本、韩国、巴西以及中国等相关国家纷纷表示要采取措施积极解决争端。但争端的解决并非易事。 一、“201条款”——美国维护自己产业利益的重要条款 “201条款”实际上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也称作免责条款,或者临时性保障条款带该条款规定美国在履行  相似文献   

20.
越南进口钢材 国内企业受挫本刊讯由于越南进口商去年底竞相从国外输入钢材,使刚刚复苏亟待政府保护的钢铁工业受到严重打击,造成总值9000亿越盾的30余万吨钢材积压。越南钢轶公司副总经理称,尽管今年头两个月高级钢材价格下滑,但外国钢材不断进“口,国产钢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