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5月1日施行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首次对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做出明确规定,标志着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欲寻求迅速发展。本文对11号令中集合年金计划相应规定的突破进行可行性分析,分析11号令在实施过程中对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优秀企业年金计划得出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启示。最后从完善政策法规支持、年金计划创新和加强年金监管三个方面提出健全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集合年金计划尚未能建立。文章过对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制度的介绍,着重分析了适合中小企业的行业年金计划和集成信托计划。同时,对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现状进行了分析,借鉴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年金计划可采用的模式:行业年金和集成信托计划。  相似文献   

3.
OECD发达国家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已经运行了几十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年金集合计划。从OECD国家的经验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或是小型企业,都倾向于选择以集合计划的方式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资产规模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企业年金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现行制度设计没有从企业规模与年金基金积累规模的角度考虑不同类型企业的特征,致使中小企业在设立企业年金计划时面临很多困难。对比企业年金计划,集合年金计划具有运营经济、快速高效、汇集投资形成规模效应等优点,更适合中小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战略的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对近几年专家学者在集合企业年金计划方面的研究成果回顾,主要从中小企业年金计划发展的障碍、制度构建和完善措施三方面进行评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6.
2011年2月新修订并于5月1日生效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促进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发展做了原则性规定,首次提出并明确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合法定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紧接着在2011年5月23  相似文献   

7.
一、中小企业企业年金市场分析 (一)中小企业企业年金市场的现状 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4年颁布《企业年金管理试行办法》办法以来,年金市场的规模稳步扩大,但主要发起者都是国有大型企业.与大型国有企业热热闹闹地开展企业年金工作的局面相比,中小企业这边就显得异常冷清.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2月,全国只有约50家中小企业向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年金计划,年金基金规模不到1亿元,基金总额占企业年金基金整体比例还不到1%.  相似文献   

8.
《上海国资》2009,(12):81-81
<正>编辑指引上海原有企业年金移交过渡期结束之际,为确保广大移交企业年金资产安全运营,在国家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本着安全、平稳、发展的原则,开发设计了三款金色系列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即"长江金色晚晴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长江金色交响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和"长江金色林荫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用于全面承接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年金市场已初步形成,但发展依然缓慢,多为大型国企所带动,中小企业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多样化的年金计划模式供不同的企业选择,成为制约企业年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从不同类型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深入分析企业选择年金计划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年金不同计划模式的特点,对国有大型企业、三资跨国企业、中小型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四种不同类型企业各自适用的年金计划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资》2009,(12):84-86
上海原有企业年金移交过渡期结束之际,为确保广大移交企业年金资产安全运营,在国家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江养老")本着安全、平稳、发展的原则,开发设计了三款金色系列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即"长江金色晚晴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长江金色交响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和"长江金色林荫集合型企业年金计划",用于全面承接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  相似文献   

11.
企业年金计划按照筹资和运作模式的区别广义上可分为“确定给付计划(defined benefit plan.缩写为DB)”和“确定缴费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缩写为DC)”两种模式。本文从企业年金理论角度和历史发展沿革方面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主要探讨我国新施行的《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中所规定的企业年金运营模式的合理性。认为DC计划和DB计划各有利弊,应该相互补充。在我国企业年金发展初期,不宜将运行模式限制为单一模式,不宜对每一角色的定位加以严格限制,不应排斥DB计划,但从长远来看,DC计划应成为我国企业年金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企业年金集合运作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国资》2009,(6):90-92
企业年金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单一运作和集合运作两类,集合管理的模式既有利于受益人的利益最大化,又有利于提高企业年金市场运作的效率,应该大力推广和规范。  相似文献   

13.
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企业年金的经验,我国也于2013年底正式发布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举办企业年金,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对我国促进企业年金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前后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促进企业和个人参加企业年金积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上海国资》2010,(10):90-92
上海从1993年开始试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即现在所说的企业年金。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的企业年金实施时间长,发展基础也较好,但由于年金配套政策等方面还在探索和实践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和普及度。截止2009年末,上海企业年金的参保人群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人群的比例不到20%。许多单位和个人对于企业年金还不太了解,常来电咨询建立企业年金到底有何好处、企业年金如何建立、年金计划如何运营管理等方面内容。为此本期编辑汇编了企业有关企业年金的常见问题,期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王亚柯  吕惠娟 《改革》2012,(8):141-146
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已有10余年历史,但整体水平仍相对滞后。无论是从资产规模、覆盖率和替代率,还是从税收优惠政策来看,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与OECD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加快建设企业年金,应扩大覆盖面,促进集合年金和职业年金的发展;提高替代率,完善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6.
朱薇 《北方经济》2006,(6):25-26
劳动社会保障部两个《办法》的颁布,将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基本框架确定为缴费确定型(DC)完全积累制,随后一些业内专家也指出应将DC型模式作为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惟一选择,而不应再发展DB计划。但本文认为企业年金计划模式的单一化是不太可取的,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原因,主张鼓励DB计划与DC计划的共存与竞争,并努力寻找结合两者优势,趋利弊害的复合式企业年金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于阳 《改革与战略》2012,28(10):105-107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是年金运作中最关键的阶段,它是整个年金计划中面临风险因素最多、直接决定计划成败的环节文章首先归纳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作的特征,其次分析了国外企业年金的投资运作模式,最后梳理了企业年金基金从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券选择、组合管理、交易执行到风险管理一整套投资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8.
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简称“过渡计划”)根据监管部门有关规定,于2009年12月31日终止。为了保证过渡计划的平稳、安全、有序转换.维护广大委托人和受益人的利益,根据监管部门((关于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到期有关问题的复函》  相似文献   

19.
4月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宣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将于5月1日起施行,同时废止1995年颁布的《关于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本就不强,建立企业年金会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如何在企业的利益与职工的权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国资》2009,(12):82-84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两年的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年末即将面临封闭期结束。现在上海企业年金过渡计划总体运营情况如何?长江养老在过渡计划转换产品设计和创新方面做过哪些研究和探索?过渡计划结束后如何转换?对于广大企业年金客户关心的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为此采访了长江养老相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