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竞技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多重功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世界上数以亿计不同肤色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现念,对竞技体育运动起源、发展历程和功能的探讨,将更进一步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杜焱鑫 《魅力中国》2011,(4):192-192
现代竞技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多重功能,潜移默化的改变世界上数以亿计不同肤色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观念,对竞技体育运动起源、发展历程和功能的探讨,将更进一步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纵观海南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发展历史及现状,影响海南省残疾人竞技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在于组织机构、选材模式、经费因素、训练设施因素和政策等等。海南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有加强优势项目的建设,加强专门的残疾人体育组织建设,加大对残疾人竞技体育的投资力度,培养专职教练员,加强科学选材。  相似文献   

4.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力量培养的主要基地,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呈现明显削弱.许多教练员看中的运动员由于学习文化、家庭条件、父母以及自身等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到运动学校进行训练.导致从事竞技体育的人越来越少,优秀运动员的来源渠道变得越来越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应以建立和完善一体化体育组织网络和保障体系为基本思路.通过加强全民健身宣传、促进全员参与,利用网络的优势、发挥家庭体育作用,深化素质教育、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积极推广"俱乐部型"模式,发挥地方政府实施管理的纽带作用、促进教育科技的联合与协作等崭新的、有效的途径.全面促进体育运动学校的完善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玲娜 《新西部(上)》2007,(8X):152-152,237
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力量培养的主要基地,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呈现明显削弱。许多教练员看中的运动员由于学习文化、家庭条件、父母以及自身等等各方面的原因不能到运动学校进行训练。导致从事竞技体育的人越来越少,优秀运动员的来源渠道变得越来越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体育运动学校的发展应以建立和完善一体化体育组织网络和保障体系为基本思路。通过加强全民健身宣传、促进全员参与,利用网络的优势、发挥家庭体育作用,深化素质教育、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实现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积极推广“俱乐部型”模式,发挥地方政府实施管理的纽带作用、促进教育科技的联合与协作等崭新的、有效的途径。全面促进体育运动学校的完善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温园 《魅力中国》2011,(14):363-363
回顾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历程,阐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趋势,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应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转型。  相似文献   

7.
业余体校作为竞技体育的一个载体,是国家开展体育竞技活动,发掘体育优秀人才的一支生龙活虎的生力军.随着市场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业余体校作为社会体育组织,它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郫县一中女子排球俱乐部为例,对它的发展状况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业余体校作为竞技体育的一个载体,是国家开展体育竞技活动,发掘体育优秀人才的一支生龙活虎的生力军.随着市场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业余体校作为社会体育组织,它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郫县一中女子排球俱乐部为例,对它的发展状况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包辰鸿 《魅力中国》2014,(11):199-199
德国体育政策使德国的俱乐部体制更加完善,有效地促进了德国体育的科学发展,在体育事业的各个方面如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德国体育政策对于我国体育发展的启发应该是真正重视大众体育,将发展中心从竞技体育向大众体育转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竞技体育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体育产品所带来的丰厚利润又促使市场不断的研制开发新产品。又使竞技体育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  相似文献   

11.
高校篮球俱乐部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将成为全民篮球俱乐部运动普及与发展的先导,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高校,篮球俱乐部运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篮球俱乐部文化的传承,进而推动我国篮球俱乐部运动的普及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探讨高校体育俱乐部联盟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成立校长联合会,引起校领导足够重视;统筹安排体育场馆设施,提高场地利用率;有助于师资管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扩展教练员职能;扩大俱乐部教学规模;促进高校间竞技运动交流;发展体育产业,为俱乐部运作提供资金,可以弥补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开发资金不足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正>体育运动学校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基地,囿于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导致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正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问题,为迎接新挑战,解决这类新问题,笔者以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排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代表,其展现出的女排精神是我国体育文化的精神所在.伟大的精神与优秀的体育文化不可分割,精神是魂,文化是根.对女排精神的发展历程进行探究,包括提出、发展、传承等三个阶段,分析女排与女排精神的关系以及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等四个方面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女排精神对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并将女排精神融入体育文化建设,提出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争胜文化建设、品牌文化建设这四条路径,旨在弘扬女排精神,为我国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是一位体育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倡导者,他从健身强国的高度强调了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性。其体育思想的基本内涵是:注重发展学校体育,规范发展竞技体育,倡导推广社会体育。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结果表明,四川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项目种类主要是大众性体育运动项目;活动分类主要为教学类、课外活动类、训练类和综合类,教师管理、报酬及经费来源各不相同.四川地区高校体育俱乐部的未来发展应注重解决在活动开展和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民族体育比例低、教材少、师资缺。以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这一现状,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改变这一现状,应进一步确立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利用假期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表演;宣扬民族体育文化;加强项目研究和人才培训;让更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运动会。  相似文献   

18.
余省威 《魅力中国》2014,(5):259-260
翻阅历史文化资料,从这些内容与其对应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意识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来看,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女子体育文化的兴衰流变与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背景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女性角度论述我国社会的变迁与我国女子竞技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指出女子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发展与社会变迁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06年12月23日,全国亿万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从此标志着国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视拉开序幕。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始之前,我国中学生的体质不断下降,同样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水平也是逐渐下降的。在升学考试及就业的压力下,参与中学体育课余训练的学生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述了竞技体育运动员智能训练的内涵、意义,阐述了运动智能的构成,探讨竞技体育运动智能的培养方法: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