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一些国家汇率 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中国进行汇率渐进自由化改革三个阶段的初步设想,并对实 施钉住一篮子货币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政策和交易主体学习适应的过程 是任何汇率制度转型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把握转型的时机。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新的外部货币法模型,估算了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东亚地区货币的汇率变化特征,认为各经济体的"实际"汇率制度正逐步向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东亚区域具有较强的汇率相关性并导致汇率行为的集群性.  相似文献   

3.
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汇率是处于核心地位的经济变量;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实现内外均衡的桥梁。文章通过对各种汇率选择理论的分析,结合转轨时期中国经济的特点,讨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提出爬行钉住美元制是较为合适的汇率安排。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我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和调整,将现行汇率制度定义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这种所谓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仍表现为以美元为主要目标货币的钉住汇率制度.这种钉住制度在政府宏观调控、金融体系安全等方面都存在着隐患,因此仍需改革和完善.这一改革的中期目标应是逐步增加汇率波动幅度,实行汇率目标区制度,循序渐进的退出钉住汇率制;最终目标应为实现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5.
钉住美元与钉住货币篮子汇率安排对我国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和国际经济的发展,国内外要求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讨论较多的一种改革方案是将钉住美元改为钉住货币篮子。本文利用历史数据对按总贸易额加权构建的我国的货币篮子进行了模拟,对钉住美元和钉住货币篮子两种汇率制度下的汇率波动性及其对我国国际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1 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时 ,货币当局提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近几年 ,人民币汇率“管”而不“浮” ,基本上采用的是钉住单一货币美元的汇率制度。在本文中 ,首先用事实说明这种汇率制度存在着种种弊端 ,包括同日益多元化的贸易体系以及货币政策的冲突等 ,然后就两种可能的改革选择———管理浮动制和自由浮动制分别进行分析 ,指出在短期内它们还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最后结合现实给出一个改革的建议———钉住一篮子货币 ,指出这才是目前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7.
蔡晋荣 《山东经济》2004,20(5):31-33,37
首先综述了汇率制度理论的新发展以及围绕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各种不同观点,然后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取向以及长期汇率制度的选择。最后得出结论,认为我国在短期应谨慎选择退出时机,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在长期选择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简要概述人民币汇率制度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基于Frankel和Wei(1994)和卡尔曼滤波法分析了2005年7月21以来人民币汇率调整参考的篮子货币权重的结构变化和时变情况,并在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框架内检验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化所受到的影响。结论表明:对于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我们不能再简单地概括为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的结构变化可以发现,当前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管理浮动汇率特征已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邓昊 《天津经济》2013,(11):46-49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经济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就目前看人民币升值问题是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我国现行人民币制度的改革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根据我国国情分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缺陷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今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设想。  相似文献   

10.
货币区的动态最优决策:兼谈东亚货币合作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在进行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时,强调一体化与对称性对加入货币区决策的影响。然而,一体化与区域对称性不仅内生于汇率制度选择,同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本文在宏观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探讨货币合作,指出货币区的动态最优决策取决于经济现实基础和动态约束条件,并针对东亚地区在一体化和区域对称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部分满足促进汇率合作的动态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元悖论”从宏观上揭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是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析工具。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其弊端日益凸现,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势在必行。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只能是建立汇率目标区,长期目标则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12.
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马来西亚选择了林吉特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资本管制、强政府经济政策所具有的公信力和日元未出现大幅升贬是马来西亚钉住汇率制一直持续至今的主要原因;随着马来西亚资本管制的放松,东南亚国家贸易竞争的加剧、日元汇率走势的不确定性使林吉特钉住美元变得不可维持,钉住汇率制必然向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转变。  相似文献   

13.
任何汇率制度均有其优劣.并随时间和条件的变迁而改变.只有符合一国当时的国情,利大于弊,才是较优选择。文章通过在我国现行金融市场和开放务件下,人民币固定汇率与汇动汇率之优劣的比较分析.得出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管理浮动应该是人民币今后较长时期的较优选择.同时.还就我国金融深化和宏观政策搭配提由了几点有益的建议,以确保汇率制度改革的成功,即管理浮动汇率制的有效运行和持续,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现行汇率双轨制是一种过渡性的汇率制度,它必须进一步改革,这已成为共识,但如何改革,在何时、何种程度上与国际规范相符合值得进一步探讨。我们的意见是,人民币汇制改革可考虑三步进行:第一步应实施双轨合一,使之符合关贸总协定中有关规定。第二步是改革现行的固定汇率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适应国际汇兑制度的发展趋势。第三步是逐步放宽外汇管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单回顾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而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所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面临的内外压力,具体介绍了汇率改革的利弊.  相似文献   

16.
闫惠 《发展》2007,(5):99-100
汇率制度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被称之为调节国民经济的杠杆。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在不同时期对汇率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调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几经变迁,先后经历了频繁调整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49-1952年)、基本保持固定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53—1972年)、钉住一揽子货币(1973—1980年)、官方汇率与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1-1984年)、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1993年)和单一的钉住美元汇率制度(1994年起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从尝试到完善的发展变化历程。尤其是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更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我国的汇率制度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7.
凌慧 《新疆财经》2003,(6):41-44
本文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及央行的外汇干预与货币供应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运用蒙代尔-弗莱明的一般框架,论证了现行汇率制度对于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为适应我国经济进一步开放的要求,最后提出了完善现行汇率制度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当今 185个国家 (地区 )八类汇率制度进行了考察 ,总结了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主要经济因素 ,即GDP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并在分析中国汇率制度历史变迁的基础上 ,根据汇率制度依存的经济因素分析 ,探讨了中国汇率制度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是改革才刚刚开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尚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汇率制度进一步的调整与改革是必要的。本文在基于我国经济开放的背景下,讨论了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积极方面和存在的不足,在考虑制约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因素后,提出了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目标和相应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20.
侯杰 《特区经济》2007,225(10):272-273
目前我们正经历着汇率制度研究多年来最重要的发展时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学术界对汇率制度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综述,总结了经济学家从不同的影响因素出发,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得出的不同结论;第二部分为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文献综述,讨论了人民币应该继续钉住美元还是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在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加入W TO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