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棉花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下,供销社棉花企业如何发挥优势,应对挑战,增强市场竞争力,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继续发挥搞活流通,稳定市场,做好为棉农和纺织企业服务工作,促进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各级供销社和棉花企业必须深入思考、认真研究的紧迫问题。本拟结合新疆的实际,就此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思路,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萧山县位子钱塘江畔,与杭州市区隔江相望。萧山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县联社),下有25个基层供销社,基本上村村有点;下设供销贸易中心和10个专业公司,成为全县供销社的经济联合实体。 1984年,全县供销社的农刮产品采购总额比1983年增长27.78%,占全县农副产品采购总额的65%;商品零售额比1983年增长114.7%,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9.18%;在多渠道竞争的条件下,县供销社获纯  相似文献   

3.
职业农民     
《农民科技培训》2014,(9):49-49
<正>农业部农垦局与中央农广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以河南省为试点,开展垦地共建和合作,共同推进河南农垦新型职业农工带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进而带动全国和农垦系统的职业农工(农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落户和硕县2014年新疆和硕县新型职业农民申报类型为生产经营型,根据和硕县农业产业分布发展现状,确定以棉花、小麦、玉米和陆地蔬菜四种产业为试点产业,计划完成生产经营型培育任务200人,目前,项目正在着手实施方案中。  相似文献   

4.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近年来,在新疆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区农业科技人员的呕心沥血和广大棉农的共同努力,新疆棉花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2005年,全区棉花播种面积达1700多万亩,产量达195.7万吨,是历史上增长最快的年份之一,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34.3%,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8%强。自1993年以来,新疆棉花总产量、单产、外销量、人均占有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位,棉花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新疆广大棉农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对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区70%以上的县(市)和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多数团场都种植棉花,播种面积1600万亩左右,年产棉花160万吨以上,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5%,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8%。自1993年以来,新疆棉花总量、单产、外销量、人均占有量等均居全国第一位,棉花销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家纺织企业,并曾出口亚洲、东欧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最高时达到30万吨。同时,棉花也是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长达40余年的棉花计划管理体制下,供销社受国家委托承担了棉花“统一收购、统一经营”任务。供销社棉花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计划,精心组织棉花购销活动,为发展棉花生产、增加棉农收入、稳定棉花市场、保障棉花供给、促进棉纺企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临沂市河东区供销社本着不脱离供销社母体,不改变集体性质,不削弱整体功能,坚持为农服务宗旨的原则,将12个基层社、5个直属公司于1997年11月份组建了"河东区供销集团公司",保留"临沂市河东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牌子,实施了一县一社的改革。经过近一年的运作,改制后的供销集  相似文献   

8.
<正>将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融入到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中,是浙江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最大特点。2006年以来,浙江省根据习近平同志构建"三位一体"新型合作体系的构想,积极发展以供销社联合社、有条件农民合作社、合作社联合社、涉农产业协会等为载体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合作与服务。2014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根据农村生产力不断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成长的新形势,认真  相似文献   

9.
提高新疆兵团棉花出口竞争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兵团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中的主导产业是棉花,棉花的兴衰对新疆兵团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2002年,新疆兵团种植棉花43.73万公顷,棉花总产量达到79.61万吨,为新疆棉花总产量的53.1%,占中国棉花总产量的16.2%;出口棉花8.6万吨,约占中国全年出口棉花的57.3%;人均棉花达321公斤,比全国人均棉花多217公斤;棉花单产达到1821公斤/公顷.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河南建立农村经济联合社的工作,是从1982年初开始酝酿并逐步开展的。当时,省委第一书记刘杰同志根据河南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提出了在政社分设过程中,以供销社为依托,建立农村经济联合社的设想。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信阳、武陟、沈丘等县首先开始试点,随之各地的试点工作先后铺开。到1983年9月底,全省已有14个县、4个市辖区、354个公社(占全省公社总数的15%),完成了政社分设的工作,分别建立了乡党委、乡政府和乡经济联合社。沈丘、武陟两县,还建立了县经济联合社。已经建立经济联合社的地方,农村工作大有起色,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和各项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商品生产的发展,为振兴农村经济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01,(11):19-24,18
在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棉花生产与流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将出台重大改革措施的形势下,根据自治区领导的安排,由自治区供销社发起,自治区专家顾问团组织部分专家顾问,并邀请自治区党委政研室、农村工作办公室、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农业厅、纺织行业办公室组成联合调研组,就《新疆棉花产业体制创新和棉花产业协调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广泛听取了自治区有关综合部门及涉棉单位的意见,最近又认真学习了全国棉花工作会议的精神。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形成了“关于创新新疆棉花产业体制,推进棉花产经经营的若干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新疆棉花生产形势喜人,预计总产量达到218万吨,比上年增长11%以上,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新疆各地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植棉推广力度,以棉花为重点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占种植业总面积的50%以上,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13.
山东曾是全国第一产棉大省,历史上年产量曾达到3500万担;山东省供销社系统有棉花企业500多家,职工12万人,在棉花经营基础上,山东供销社发展了59处纺织企业,形成了相当规模的生产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的棉农和供销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从八十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市场的剧烈波动,政策的调整,农业科技的滞后和经营体制及企业机制的不适应,致使山东棉花生产大起大落,由年产3500万担跌到300万担,大部分棉花企业逐步陷入困境,沉淀资金138亿元,棉花生产和经营出现的困难,成为长期困扰山东的突出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加重了山东省在棉花生产经营上的疑虑。面对这样的现实和新的形势,省供销社认为棉花仍为山东的重要农产品,棉花经营仍是山东供销社的第一大行业,而且供销社的纺织已居山东纺织行业的首位。  相似文献   

14.
在我省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中,越来越暴露出人员素质的不适应。企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但究竟什么是人才?供销社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利用和培养人才?在人们的思想上还存有模糊认识。我认为,要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供销社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在人才观念上、人才的培养目标、范围、培养形式和内容上进行调整。一、必须转变人才观念据统计,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干部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厉仅占2.5%,中专学历占5.3%,这一状况远不能适应需要。我们必须建立培养一批有知识、懂管理、有实际经验的人才队伍。并与供销社的特点相适应。供销社是农民集资入股创办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上有各级联合社,下有众多的基层社,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系统棉花经营企业多年来垄断市场的局面已被彻底打破,跨行业、不同所有制的棉花经营主体不断涌现,传统的、单一品种的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供销社系统棉花经营企业作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主渠道,如何彻底解决影响其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大供销社的主营业务?如何巩固、提升棉花经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需要深入研究、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社是我国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作为供销社所属的棉麻企业,自然也是棉花经营的“主渠道”。几十年来,供销社棉麻企业棉花生产、收购、加工、镇售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为促进“三农”发展、支援纺织工业、加强工农联盟、振兴国民经济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7.
2005年6月13日-14日,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在山东青岛召开棉花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专题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9个省市的29位代表。山东、安徽、河南、新疆四省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和自治区棉花集团公司的负责同志到会作了发言,有15个棉花专业合作社的代表在大会作了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棉花企业存在的问题当前棉花企业存在七个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棉花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一)紊乱的管理体制影响了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目前,棉花企业有多种管理体制,即棉花直属库、接运站、采供站及部分地、市棉麻分公司属省棉麻公司管理;县棉麻公司属县供销社管理;地区棉麻公司属地区供销社管理;部分基层收购站(厂)属基层供销社管理;还有些基层收购站(厂)又属县棉花集团公司管理。这种紊乱的管理体制,导致"婆婆"多而乱,环节多而散。社企不分,工作扯皮,管理混乱,经营分散,加大了棉花贷款管理难度,影响了棉花企业经营效益,也严重影响了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二)沉重的企业负担影响了棉花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棉  相似文献   

19.
供销社棉花企业从计划经济时代起就承担了棉花收购、加工、储存、调拨的任务,迄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有过许多经验,也有过不少的教训。在棉花实行统购统销,计划分配的年代,供销社的棉花企业与农业、科技等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对棉花从种到收,一抓到底,促进棉花生产,保证市场供应,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呼图壁县供销社组织棉农兴办的北戈壁棉花专业合作社,始终贯彻与农民社员联营、联心、联利的办社方针,通过积极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性、系列化服务,引导棉农进入市场,有力地促进了北戈壁片区的棉花生产发展和棉农增收,初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显示了专业合作社在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