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首次公布了2001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该表显示,2001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营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收支总体状况保持良好局面。今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50.99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1245.18亿美元,货物进口1110.75亿美元,顺差134.43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  相似文献   

2.
《广西经济》2009,(10):6-6
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15日公布了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仍呈现“双顺差”,但顺差规模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45亿美元,同比下降30%。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1190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67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4,(10):B001-B002
2004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74.7亿美元,同比下降32.8%。经常项目顺差的缩小主要是因为货物贸易逆差大。幅下降。同期,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68.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0.4%,其占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为89.9%,成为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数据     
资本外流凶猛2月3日,外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经常项目达到2138亿美元,高于2013年的1,828亿美元。2014年国际收支平衡的顺差收窄至1,178亿美元,仅为2013年4,313亿美元的三分之一。尽管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贸易顺差达到1,49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经常项目顺差在第四季度却收窄至611亿美元,低于第三季度的722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同期中国服务贸易出现逆差。与此同时,中国资本和金融项目也录得912亿美元的逆差,  相似文献   

5.
从1994年到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是“双顺差”结构不断强化。1994年-2006年,我国连续13年出现了经常项目顺差,并且顺差规模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尤其是2005年和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达到1608亿美元和2499亿美元。2007年前7个月,仅贸易收支顺差就达到1368.2亿美元。资本账户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现过一年逆差外,也都是顺差状态,主要源于直接。投资账户外资的持续不断流入,2006年资本和金融帐户顺差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一、国际收支现状分析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总顺差1955亿美元,同比下降26%,2008年上半年为增长4%。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345亿美元,下降30%,上年同期为增长1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10亿美元,下降15%,降幅较上年同期缩小5个百分点。各主要项目收支状况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9年,我国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97t亿美元,较上年下降32%,2008年为增长17%;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44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6.6倍,2008年为下降74%。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汇率稳定而持有的在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种流动性储备资产.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延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至2007年3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12020.31亿美元.外汇储备不论从数量规模还是使用频率都是当今国际储备中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邵玫 《沪港经济》2015,(4):36-39
1998年来最大规模赤字 从2014年全年数据看,960亿美元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是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过去15年中第二度出现逆差(第一次是2012年,逆差168亿美元),而2013年资本项目顺差高达3,26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披露,2020年,外资来华各类投资5206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81%。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2020年,我国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的发展格局,外汇储备规模稳定在3.2万亿美元左右。经常账户顺差有所增加,继续处于合理均衡区间;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项下资金有进有出,总体呈现逆差。  相似文献   

11.
张锐 《改革与开放》2012,(23):12-14
<正>仰仗着庞大的"人口红利"和要素禀赋优势,中国在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的轨道之上快速滑行了12年之久。然而,根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累计逆差为85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2341亿美元的顺差规模相比,收缩幅度高达174%,可谓创造了罕见的历史记录。动态地观察,受经济增速显著放缓和相应国际资本可能继续流出的影响,2012年全年资本项目的收成断不会出现令人兴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全球国际收支失衡的基本状况当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主要体现在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和迅速上升的净对外债务,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和迅速累积的对美国的债权。2004年,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为6681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逆差为6654亿美元,占 GDP 的5.7%,可见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主要体现为商品贸易  相似文献   

13.
“热钱”流入对房地产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国际"热钱"流入情况 2010年以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之下,国际"热钱"出现了明显的流入趋势。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010年2月开始的打击"热钱"专项行动已查出违规入境的"热钱"达73.5亿美元。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10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其中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含净误差与遗漏)550亿美元。而2009年上半年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含净误差与遗漏)仅514亿美元,也就是说2010年一季度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净流入就超过了2009年上半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一、国际收支状况 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储备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5.
从1994年到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是"双顺差"结构不断强化。1994年-2006年,我国连续13年出现了经常项目顺差,并且顺差规模呈逐渐扩大的趋势,尤其是2005年和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达到1608亿美元和2499亿美元。2007年前7个月,仅贸易收支顺差就达到  相似文献   

16.
外管局预测,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交易将更加活跃。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4月19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其中,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同比上升6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美国贸易逆差的可持续性: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概况 当前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主要体现在美国巨额的经常账户逆差和迅速上升的净对外债务,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经常账户顺差和迅速累积的对美国的债权.2004年,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为6681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逆差为6654亿美元,占GDP的5.7%,可见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主要体现为商品贸易逆差;净对外债务余额为2.54万亿美元,净对外债务余额与GDP的比为22%.与此相对应的,是世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18.
刘晓翠 《上海国资》2012,(10):24-26
从今年年初开始,资本流出中国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字,今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下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为203亿美元。而从季度数来看,  相似文献   

19.
吴敬铎 《山东经济》2004,20(6):135-13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出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双双顺差的现象,即“双顺差”,这是用传统国际收支理论解释不了的,而且“双顺差”现象反映了我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并会产生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收支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之间的对比关系.收支相等称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为不平衡.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顺差(盈余);支出总额大于收入总额称为国际收支逆差(赤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