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78年至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核能合作经历了曲折变化的过程:1978-2001年,中美核能合作虽然偶有进展,但没有实质性突破。2001年之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发展与中国的核能合作的态度变得积极起来,中国的积极性也提高。结果是十年来,中美两国核能关系得到较大发展。总结32年来中美核能关系的变化,可以看出两国处理对外核能关系的主导因素不同。美国对华核能考量的高级政治特征更明显,即更偏向安全考虑。相比之下,中国的对美核能考量中,经济考虑是主要因素,高级政治的特征不明显。国家主义是我们理解中美核能关系的最佳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2.
台湾核能研究所,是原子核能科技研发专业机构,座落于台湾桃园县龙潭乡,近邻石门水库,环境优美。台湾核能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7月。目前组织包括两个委员会,11个功能组及4个业务支援单位;研究人员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者约占2/3。核能研究所以应用核能科技、造福公众,确保核能安全为目标,从事核能工程技术、核能安全、辐射防护与环境监测、放射性废物处理、核能民用等五大方面,以及台湾研究反应堆系统改进与推广应用专题计划相关的研发工作。30余年来,台湾核能研究所,除针对核能相关的科技进行研发外,还进行医疗保健、资源回收、…  相似文献   

3.
绿色核能 等     
近期,美国政府提出了清洁可再生能源战略,旨在降低对外国石油资源的依赖以及减少石油燃料所产生的污染。然而,核能却不在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之列。对此美国核能专家提出了质疑,因为美国73% 的无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来自核能,整个国家的电力供应中,核能约占20%,而风能与太阳能的总和都不高于1%。近30 年来, 美国国内104 座运营核电站无任何事故发生。可再生能源需要持续的能源供给,比如太阳能、风能,核能也许由于铀等反应堆原料终会枯竭而被排除之外。但这种认识是建立在早期的核能反应堆技术之上的,而当前发展的核能技术是清洁的、可再生的。这就是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增殖反应堆,其可以把传统的反应堆所产生的核废料转化成燃料继续使用,即使利用当前的轻重水反应堆所产生的核废料,也足够增殖反应堆运转几千年。俄罗斯、法国、印度已经利用了该项技术,中国和日本也正在积极建造增殖反应堆。因此,重视和推广核能发展不仅应成为美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而且也应成为应对全球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手段。(朱海峰编译)  相似文献   

4.
◎2010年7月21日,我国第一座快堆也是本世纪世界上建成的第一座快堆——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首次临界。这是我国核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我国核能技术开发和核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对促进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和先进燃料循环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快堆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陈林 《浙江经济》2014,(19):56-56
浙江是核电大省,也是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的诞生地。省委、省政府对浙江核电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去年,省政府领导专门指示相关省级部门要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核科普知识宣传活动。为提高社会公众对清洁能源的认识,推动浙江清洁核能的发展,2013年省能源局、省环保厅、省科协联合开展了清洁核能专题科普宣传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6.
氢能是理想、高效的清洁能源,其具有单位质量热值高、用途广泛、无污染和资源丰富等优点。核能是我国能源供应的重要一环。核能与氢能的耦合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当下,核电与碱水电解制氢耦合具有规模化应用的潜力,而核能与甲烷蒸汽重整、高温蒸汽电解和热化学循环等技术进行耦合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核能制氢技术。  相似文献   

7.
中国核能上市提速,标志着核电行业的“倒春寒”即将过去,国家重启核电项目的序幕势必拉开  相似文献   

8.
核能是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新能源,其问世标志是1942年12月2日世界第一座反应堆CP-1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运行成功。从那时至今不过经历了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核能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核学会和台湾财团法人核能科技协进会共同举办的“1996两岸核能学术交流研讨会”于1996年6月24日至25日在台北市举行。 此次研讨会是继1993年在北京举行的“两岸核能学术研讨会”之后,第一次在台湾举行的此类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祖国大陆代表12位,他们来自中国核学会、清华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秦山核电  相似文献   

10.
韩国电力公司和印度核能公司签署初步协议,将研究在印度建造韩式核电厂的可行性,进军印度核能市场。综合外电8 月27 日报道,韩国国有的韩国电力公司(Korea Electric Power Corp.)27 日和印度核能公司(NuclearPower Corp. of India)签署初步协议,将进军印度核能市场。 韩国电力公司将研究在印度建造韩式核电厂的可行性。该公司的声明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世华财讯)  相似文献   

11.
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国 际合作基础科学研究项目,而且是中国和美国共同领导,由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 美国、俄罗斯、捷克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的 34 个研究单位的 200 多位研究人员参加。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基金委、广东省、深圳市、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及美 国能源部等国外机构共同支持,建设工期 3 年,总经费 2.4 亿元。中科院以“大亚 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的长期合作为先导,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华能集团共 建核能技术研究院,为其核能应用及核电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2007 年 10 月,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站破土动工 ;2009 年完成遂道挖掘工程, 实验建设项目的隧道及实验大厅建设已完成约 95%,通用设备完成约 90%,探测 器器件制造完成约 80% ;2011 年开始探测取得数据,整个实验在 2012 年完成。  相似文献   

12.
正核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在核战争中曾经带给人类巨大的伤痛,一次次的核电站事故也让大家对于核能望而却步,但是同时核能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全球的能源危机因为核能有所缓解。核能在带给人类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生活环境,但我们坚信未来核能的和平利用是有可能的。一、核能利用的现实矛盾核能的和平利用是可能的吗?从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  相似文献   

13.
日本核泄漏事故阴云未散,利比亚硝烟又起。无论是核能的前景,还是石油的未来;无论是日本大地震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还是中国的海外投资安全,皆因“震荡”而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从1956年制定的《1956至1967年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纲要》开始起步的,以核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和精密仪器六大高技术为突破口,并促进了一系列相关高技术的发展,培养了第一代高技术研究力量,为中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发展需要核能,核能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未来中国广核集团将把公众沟通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行考虑和部署,持续提升核电的公众接受度。 7月15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发布201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该公司第三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以"透明之责"为主题,从安全、环境、社区等方面全面披露中广核2013年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议题和绩效。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公共事物治理理论出发,构建全球性核能可持续利用的研究框架,探讨全球性核能安全与和平利用的经济治理问题;构建核能治理国家博弈模型分析了这种治理的可能性,利用经济系统机制设计原理对核能治理的理论依据、框架、治理原则和治理制度设计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表明全球不同国家对核能合作的治理的机制是最好的制度安排,同时也为后续的对核能共同治理问题的实证研究提供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7.
2010年7月21日上午9点50分,我国第一座快堆也是本世纪世界上建成的第一座快堆——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实现了首次临界。这是我国核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我国核能技术开发和核科技创新的巨大成就,对促进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和先进燃料循环体系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快堆技术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传统电建企业需积极应对核电发展形势 由于大家对于核电前景的看好,使得一些火电建设公司对于核电建设市场垂涎三尺,想分享这块大蛋糕,同时也有火电建设公司坦言,核电建设的门槛很高,即使获得了建设资质,仍然难以插手,对此,您如何看待? 答:所谓门槛高主要是指核电站安全方面的要求高。21 年前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让人类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促进了安全利用核能的步伐。加大了开发安全、廉价的核能,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煤炭资源的决心。人们更牢记:核能只有在安全、和平利用的前提下,才能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19.
核能与天然气:后京都时代中国能源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能源消费中的重大问题是:不可持续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将损害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现有的能源发展战略与规划以中国"富煤、少油、缺气"为理由,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迫切性。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必须在努力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比重、适当提高石油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其重心是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比重。从长远看,中国能源消费的重心应该是核能和天然气,其他能源消费只能占据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能源消费中的重大问题是:不可持续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将损害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现有的能源发展战略与规划以中国"富煤、少油、缺气"为理由,没有充分意识到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迫切性。为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在未来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必须在努力提高能效、减少污染的同时,大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比重、适当提高石油与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其重心是大幅度提高天然气与核能的消费比重。从长远看,中国能源消费的重心应该是核能和天然气,其他能源消费只能占据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