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报载:江西省兴国县4000多名干部走出机关,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疾苦,坚持写"民情日记"。每人都随身携带一本袖珍小本本,随时将群众疾苦、民事纠纷、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等几大项详细记录清楚。全县29个乡镇党委、政府普遍将干部的"民情日记"作为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笔者认为,应大力提倡干部写"民情日记"。共产党干部与人民群众有着鱼水之情,因此,坚持走群众路线始终是一个"法宝"。然而,当前确有不少干部放弃这一"法宝",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甚至凌驾于群众之上,摆不正自己的位置。表现之一:不愿了解民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凌海市翠岩镇双塔子村农民耿会伟,把镇党委书记周玉春到他家"五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研究致富办法)的每一天都偷偷记了日记.现选择三篇推荐给读者,旨在使更多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受到教益.  相似文献   

3.
“民情日记”敢情也不管用!日前在某镇政府机关 ,笔者遇到了这样一位自言自语的农民。原来 ,这位农民将一个久拖不决的难题 ,反映给下乡调研的一位镇干部 ,而且真真切切地看到那位干部把这个问题白纸黑字写在“民情日记”上 ,并当场答应三天内一定给回音。谁知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 ,不见丝毫动静 ,只好找上门来。这篇“民情日记”没有“下回分解” ,到底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且不细究 ,可它暴露的问题 ,却很值得重视。应该说 ,在当前开展的改变干部作风 ,提倡记“民情日记”的活动中 ,不乏真正把百姓的事儿挂在心头 ,民情记到哪儿 ,问题就解决…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期以来,许多地方为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加强工作针对性,使干部更贴近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更好地为群众排忧解难,而推行“民情日记”。此举着实令人称道。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虽记下“民情日记”,却对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解决的问题搁在一边,使实际工作无多大改变,问题依旧。群众所盼的“事事有着  相似文献   

5.
blog考古     
我现在拥有几个blog,但我身边不再会有属于我的日记。日记传统上定义为属于个人使用,以日期为排列顺序的笔记。据考证,最早日记是用于记录生意,后来人们用日记记录天气、事件,一直到心里活动、思想总结。在时间轴上,大部会人会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会有一部分人记录将要发生的事情。blog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日记的记录属性,但在承载媒介,传播媒介以及写作方式上凸显出极大的不同,或是创新。经学家俞樾认为中国最早日记起源于东汉(如马笃伯《封禅仪记》,就已逐日记叙登泰山之事),两宋时成了日记的繁兴期(如南宋陆游和范成大的日记),清代李慈铭日记逾百万字,近代也有薛福成的《出使四国日记》(1890年)、梁启超访美的《新大陆游记》(1903年),这些日记存在并没有超出"纸"的范畴,在传播媒介上也不存在革新。  相似文献   

6.
报载,湖南省祁东县委书记张自银从政16年,走遍全县村村寨寨,记录民情日记40余本,体现了人民公仆对人民群众无比热爱的深情。张自银的"民情日记"记载着1000多个与老百姓衣食紧紧相连的热点、难点问题。记录民情首先要了解民情。他的办法就是联系群众。他当乡长,规定乡干部每年下乡200天,住在乡下60天,和群众一起劳动30天。他当县长、县委书记,要求县里干部每年必须抽一个月下乡调查研究。他自己仍有2/5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以来,广东省广州市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及时为受到诬告错告的干部澄清是非曲直,释放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鲜明信号,引导广大干部敢闯敢干、奋发有为。及时澄清给干部卸下思想"包袱"眼下,漫步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双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农发行项目营销面临的形势不断变化,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发生,新政策、新文件不断调整。这要求营销干部做好"诊脉者",不断巩固和提高对新形势、新政策、新情况的认识把握。一、做掌握政策、了解情况的"诊脉者"练就"上通天线懂政策、下接地气晓实情"的功夫。市级分行吸收营销干部成立棚改、扶贫、生态等专业攻坚小组。一  相似文献   

9.
"民情日记"一直是农信社信贷员开展工作时一项必不可少的记录工具,它既能记载客户的资金需求,又能反映客户的信用情况,但是,随着近年来信息软件的开发和电子网络的普及,一些信贷员背包里的民情日记本记得少了,坚持记民情日记的更少了。有的人认为,现在记民情日记不仅麻烦,而且巳经过时,应该"下岗"了。  相似文献   

10.
<正>强化合规管理,可以采用"大事敲钟,小事敲锣,无事敲木鱼"的思路。"敲钟"是合规管理警示层面的事。首先,敲钟者要对合规工作"关心",借鉴出事行不重视合规内控建设的反面教材。近几年,农发行差错事故、违规违纪案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并不是没有制约机制和规章制度,而是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贯通到干部员工心里。一些干部员工  相似文献   

11.
我省部分地区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屡禁不止,合同外负担居高不下,根本原因是一些地方盲目追求过快的发展速度,错误估价农民富裕程度,在农村办事情要求过高过急,以各种名目向农民"伸手";不少地方机构臃肿,吃"皇粮"的人太多,食之者众,生之者寡,财政入不敷出,就从农民身上打主意。在当前农民增收面临许多困难、部分地区农民负担仍然很重的情况下,全省上下必须齐心协力,在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措施上下功夫,重点抓好减人、减事、减费工作。减人,就是要减少乡镇机构和人员,精简村组干部,精简农村教师。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转变工作职能,精简机构,裁减冗员,首先要把乡镇机关超编人员、编外临时人员精简下来。要继续抓好村组干部精简工作,积极推行村级干部交叉兼职、减少补贴干部的职数。乡镇的各种事业单  相似文献   

12.
店堂倌日记     
据《辞海》上注释,在茶坊、店堂从事服务的人,称为"倌"。广义而论,在我们供销社各类门店、饭业、维修等部门从事服务的售货员、修配员、技术员等,自然也在"倌"的范围之内,故"店堂倌日记",是一位售货员的日记摘抄。——题注日记的主人叫李国海,30出头,高高的个子,粗大的手,方脸阔胸,身上透发出一股浓浓的黄土味。如果好奇的人对他进行一次全面了解,你会发现此人无处不与"农"字相关:家住在农村,祖辈是农民,本人是农业户口,吃得是农业粮,娶了个媳妇是农民。1984年经人介绍参加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一供销合作社工作。在十几年的工作中,尽管他到几个单位工作过,但每个岗位都是直接为农民服务。他干"农"字入了迷,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只要是农民的事,农业的事,农村的事,他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江北区三级干部的问卷调查,从改革试验总体认识、农民市民化政策、土地流转政策等方面考察了在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的"双溪模式"中各级干部的态度、意见和观点.调查分析反映出"双溪模式"改革试验行动迅速、见效快、改变干部意识显著的优势,也反映出对行政财政资源和特殊政策的依赖性过强的问题,并初步显示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干部意识的部门差异和市民立场.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现在姓"圆"的干部多了,姓"方"的干部少了。于是乎,物随主人变,"圆"成了祥和的象征,会是"圆桌会议",连党员活动室也摆上了椭圆形的会议桌。这些年来,可能是工农干部的退役,或是干部队伍文化素质的提高,也许是换届选举的驱使……现在不少干部变得没"棱角"了。他们把多栽花、少栽刺奉为处世哲学,以为"和为贵,躲为高,只圆不方是绝招"。党内民主生活会难得开一次,即便是开了也是围在椭圆形的会议桌上,自圆其说,相互打圆场,"你好我好大家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传家宝"几乎被表扬和自我表扬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党的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在政治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农村村组干部作为"兵头将尾",同样需要讲政治。村组干部讲政治,是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的内在要求。当前强调讲政治,就是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只有农业丰收了,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农村才能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安定。村组干部讲政治,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需要。村组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直接宣传者、落实者,他们政策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政策能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而且会直接影响到党的政治形象和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村组干部只有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去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才能正确把握政策界限,提高政策水平,才能贯彻不走样。现在有的基层干部不读书、不看报,不研究政策,很少从政治的高度观察形势、考虑问题,缺乏执行政策的严肃性。因此农村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出发,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确保党  相似文献   

16.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即农村集体"三资",它归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浦口区汤泉街道在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动态     
正陕西汉阴:给村干部吃下"定薪丸"陕西省汉阴县共有800余名村(社区)干部,全县基层干部承担着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大量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为让基层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让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从今年1月1日起,汉阴县拿出2000余万元为村(社区)干部每人每月再增资400元。待遇提高后,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  相似文献   

18.
我现在拥有几个blog,但我身边不再会有属于我的日记。日记被传统的定义为属于个人使用,以日期为排列顺序的笔记。据考证,最早日记是用于记录生意,后来人们用日记记录天气、事件,一直到心里活动、思想总结。在时间轴上,大部会人会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会有一部分人记录将要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即农村集体"三资",它归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基层干部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历来就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导刊》2002,(2):48-49
从1999年开始,龙游县在全县乡镇干部中全面推开记“三薄”(民情日记薄、理论笔记薄、科技知识笔记薄)活动,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坚持和不断深化,记“三薄”,不仅成了乡镇干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成了干部联系、团结群众的重要纽带,特别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大调整的今天,更加显现出其服务经济的特殊功能,成为知民情、解民忧、帮民富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