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BO(管理者收购)在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产权结构、激励内部人积极性等方面起列了积极作用。但从我国现实条件看,运用MBO仍然面临着难题,从而导致收购过程不公开、交易价格不公平、资金来源和支付方式朦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由此,目前在我国运用MBO时要慎行,只有在规范的收购程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强化的信息披露制度下,才真正能够实现MBO之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和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卿智群  范芳文 《商业研究》2004,(20):138-140
MBO(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掀起热潮,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非流通股占比例大(约占65%)等特殊性,所以目前在上市公司推行MBO会造成严重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使全流通问题更加尖锐。根据我国经济政策、中小企业的特点、MBO的优点,目前MBO适合在非上市中小企业推行,同时应在通过公开信息,引入竞争机制确保MBO价格的合理,重视无形资产评估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MBO的风险     
MBO,即管理者收购,谈起这个名词很多人并不陌生,但由于目前国内真正实施MBO的案例屈指可数,那些想实施MBO的操作者,对于实际操作的流程和经验了解很少.本文是德勤公司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本土管理咨询的实践,提出的MBO一套科学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崔伟利 《商业研究》2004,25(16):102-104
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产在非垄断领域实行“国退民进”战略,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行政职权。MBO作为改善国企所有缺位、激励不足和效率低下的又一新举措,在这种背景下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首先分析我国MBO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当前我国实施MBO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渠道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借鉴国外的融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研究了目前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所涉及的融资方式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MBO融资渠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姜殿祥 《江苏商论》2004,(8):111-113
MBO目前成为国内企业改革的最常见的最主要形式之一。MBO形式的选择受到来自各方面评价,有好的也有坏的,国家对MBO的规范也正逐渐加强,但是目前MBO在资金来源、股权定价、有效解决一股独大、购买主体的合法性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尚需注意。  相似文献   

7.
8.
龚绘  王冬  谈江辉 《市场论坛》2004,(11):32-33
管理层收购(MBO)是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在目前也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收购主体、收购定价、融资渠道等,并提出了完善我国MBO的一些措施,借以促进我国MBO走上健康的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张红 《商业会计》2006,(8):58-59
MBO(Management Buy—out).即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LBO)的一种,是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借贷资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和控制权结构,进而达到重组本公司的目的并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收购行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MBO(管理层收购)的实践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客观看待中国式的MB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梦雯  杨平 《商业研究》2005,24(1):97-100
MBO作为企业杠杆收购方式的一种,曾在欧美国家取得了成功。近几年,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间,也掀起了一场MBO的热潮。在国内实施的MBO案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然而目前对MBO或褒或贬都为时过早,有失客观,当务之急应该取客观、冷静、正确的态度,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MBO计划定价及融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安排与设计MBO方案时,发现MBO在中国实施确实存在着许多困难。如有关国有资产定价问题,收购方的资金来源问题,有关的法律限制问题以及相关的税收征管问题等等。在此,由于篇幅原因笔者只对比较重要的且难以解决的前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解决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管理层收购(脚)是一种权益资本的投资,可以有效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的管理经营,提升企业的资本运作能力。当然,现在我国的管理层收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加强MB0法律和制度建设是急需的。  相似文献   

14.
班奕 《商场现代化》2005,(35):154-155
融资问题是MBO操作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也是人们对我国MBO实践争议最多的一个话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政策和金融市场条件的限制,造成融资的渠道不畅.本文通过对MBO融资方式与法律配套的研究,提出了拓展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融资问题是MBO操作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也是人们对我国MBO实践争议最多的一个话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政策和金融市场条件的限制,造成融资的渠道不畅。本文通过对MBO融资方式与法律配套的研究,提出了拓展我国上市公司MBO融资渠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MBO作为一种从西方引入的创新制度安排,近年来在我国作为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MBO融资问题较难解决,制约了MBO的有效实施。本文在辨析MBO的涵义及性质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MBO融资的来源,着重分析了我国MBO融资存在的主要障碍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孙自愿 《商业研究》2004,(23):26-28
20 0 3年初 ,财政部暂停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 (MBO)的建议 ,导致了理论界、实务界针对于MBO的讨论是褒贬不一 ,从探讨我国企业实施MBO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 ,从产权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管理激励理论、企业家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及中西方学者的实证分析发现入手 ,认为管理层收购 (MBO)在我国的实施不存在理论上的障碍 ,我们当前的态度应当是客观、冷静、正确、辨证地看待和对待MBO ,既不能盲目夸大它的作用 ,也不能一概否定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管理层收购是一种杠杆收购方式,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推进,MBO在我国公司制度改革中也日益得到推崇。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对MBO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伟  赵敏 《大经贸》2005,(3):56-57
1月5日国资委明确表态,大企业不准搞MBO(Management Buy Out管理层收购),中小企业的MBO也将受到严格限制。这意味着自2004年夏天再次勃发的MBO热将迅速降温甚至遭遇冷冻。作为一个流行词,MBO是在2001年出现在国内的。到2002  相似文献   

20.
王凯 《商业研究》2006,(11):184-186
MBO(管理层收购)是近年来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并购形式,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MBO具有降低代理成本、激励管理层积极性、有效调整资产结构、提高决策效率等作用。它是大公司实现资产剥离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管理者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的一种形式。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处于关键时刻,研究MBO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