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一体化。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现状严重,发展农村经济迫在眉睫。农村土地这一极具配置能力的资源被闲置或低水平利用,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通过整理农村宅基地启动农村土地资本化,既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又推动农民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本文探析了该模式的依据、意义、具体运作及保障机制。保障该模式的机制有:深化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加强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完善招商引资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资金外流与农村经济发展:基于投融资视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村资金外流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农村投融资体制的角度,运用实际数据分析了当前农村资金外流的趋势和特征,揭示了我国农村投融资体制存在的弊端是农村资金外流的重要原因;实证结果表明农村资金外流对农村经济的实际影响;最后针对农村投融资体制的弊端,提出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海集体经济》2007,(6):35-37
为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完善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和分配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关于积极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明确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面把握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内容和程序,推动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现将主要内容摘编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黄云生  路征 《乡镇经济》2009,25(3):122-126
“增值农业”(Value—added Agriculture)是农业发展模式创新的结果,对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提高农民收入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重要作用。文章介绍了当前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十分重视的“增值农业”概念与发展研究状况,并分析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供销合作社作为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的体系完整、网络健全的经济组织,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其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正日益显现出来。继续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使其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农村要素和资源的城市偏好、农民素质低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就是要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发展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放在突出位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跳出农业和农村求解“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在农产品价格连年下降的形势下,农民收入增长的快慢,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不但是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且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皖鲁两省均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近八成,又为近邻,经济交流与合作历来t-分密切。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与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山东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新阶段,分析两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学习山东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对加快安徽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叶欣 《重庆经济》2004,(10):4-6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依法保障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回顾历史,中国的改革历程已经走过20多年,其源头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1982年之后的三次宪法条文修改和最近公布的“农业三法”的内容,都与农村的改革密切相关,可见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法律更新。反过来讲,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之上,法律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件必不可少的制度资源。到目前为止,全国人大已制定了农业法、水法、森林法等18部法规,重庆市直辖以来,也制定了28件涉农法规。从全国来看基本形成了促进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连接农民与市场新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方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供销社通过“四项改造”,充分发挥组织、合作、营销、人才等优势,兴办了一大批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协会、农产品生产、流通协会、社区服务社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这些合作经济组织对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胡开科 《魅力中国》2011,(21):185-185
近年来,在“村村通公路”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的双重推动下,盘县的农村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较为方便的地方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这对于推动城乡一体化,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农村社会文明,使盘县人民走上全面小康,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物流、客运等运输业的发展,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力造成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远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具有现代经济发展“核心”功能作用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在“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的战略实践过程中,大胆探索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新模式、新途径、新办法,更好地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既是重庆银行业金融机构自身经营发展的本质要求,更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14.
宋智勇 《老区建设》2008,(21):62-63
养猪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加速粮食转化、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肉食和主要肉食来源,发展养猪业不仅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是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养猪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来说,其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农村经济更好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应对农村现有产权体系进行改革优化。在实际中,各个区域应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不断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发展。文章就结合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从产权制度改革宣传不到位、农村产权归属不清晰、产权资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重点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现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张虹 《辽宁经济》2005,(7):29-29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转变,农民收入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增长速度缓慢。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央提出的“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已成为农业与农村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制约着农业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着农村社会进步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近两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增幅连续下降,引起人们高度关注。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一是受资源报酬递减...  相似文献   

18.
郭承录 《发展》2001,(2):33-34
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世纪之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农村经济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农村社会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总体目标是向“小康化”和农村“三化”发展。  1.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快小康建设步伐。小康建设的核心和重点仍然是增加农民收入。但小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是村镇住宅建设、以“三通”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素质、社会治安等都是小康建设的关键和难点。因此,在小康建设中,必须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要矛盾,大力发展农…  相似文献   

19.
略论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与此同时,“三农”问题却日趋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其中,农民增收困难又成为“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且变得越来越突出,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本文拟就农民收入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提出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体系建设的成熟、完善,近几年来,日益活跃的纪经人队伍,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纪经人队伍载体功能的增强,他们对于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起到一级政府或一级组织无法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