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我国在配网馈线自动化通信方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无线进行一点对多点的点对点通信方式;一种是利用光纤进行一点对多点的多点式共线通信方式。在配网馈线自动化通信过程中,主要是按照相应的连接方式、网络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采用相应的国际化标准以及对象化标准的应用协议进行自动化通信,目前馈线自动化通信主要是根据FTU进行相应的数据传输工作。文章就配网馈线自动化通信方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顾杰  钱汉 《价值工程》2021,40(30):134-137
GPRS是一种基于GSM系统的无线分组交换技术,其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可高速的进行数据处理[1].配电自动化是指以配电网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控制和快速故障隔离.为了保护和监测实时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生物人脸识别技术基于神经网络计算可得到精确的人脸校验,完成信息安全性的权限保护.本文将生物人脸识别技术基于GPRS的通信传输应用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在多个领域被应用,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无线通信技术也得到推广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本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应用进行概述,并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iMAX网络以及无线网状网络在电力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讨论无线通信网络在电力自动化领域中应用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4.
针对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问题,文中介绍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介绍,探讨了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3GIS与面向电力系统与实时GIS平台、负荷控制与负荷管理和通信方式的选择,他们有电话线比较传统并且简便、无线方式有普通电台和高速智能数传电台两种、光纤通信方式有光端机方式和光接口板方式两种以及开关设备与FTU的配合。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中,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已经趋于成熟,主要有无线以太网通讯、红外通讯、微波通讯等等,无线通讯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中应用种类比较多,本文仅仅是介绍了其中的一种,介绍了基于低波段无线以太网通讯在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与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从当前的实际来看,利用无线数传模块构成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无线网络,实现远程控制及信号检测,灵活、方便、快捷、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6.
根据火力发电厂运煤系统设备种类多、设备数量多、系统设备分布广、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为彻底取消控制电缆、简化电气二次回路接线,提出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火电发电厂运煤系统全通信控制方式。文中论述了现场总线技术的火电发电厂运煤系统全通信控制方案的系统功能、监控范围和基本设计原则,某2×1000MW火力发电厂工程实际投运情况表明,与常规的运煤自动化系统相比,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火电发电厂运煤系统全通信控制方式,不但能够节省投资、减少运行维护成本,而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运煤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对提高发电厂自动化运行和管理水平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对于通信技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在我国电力建设的过程中通信网络建设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根本的保证,而且通信方式的选择对于配网自动化的正常运行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配网自动化的通信系统进行相应的研究,分析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要求,并探讨得出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建设的原则及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8.
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前我国供配电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重要内容之一,馈线自动化远方终端(FTU)是馈线自动化的基础控制单元,对实现馈线自动化乃至配电自动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馈线自动化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本文通过介绍一种基于移动GPRS无线通信的馈线自动化监测系统,提出基于GPRS网络的馈线自动化通信解决方案。该方案利用GPRS的Internet接入功能,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利用GPRS作为桥梁突破普通无线传输的瓶颈,具有传输速率高,数据吞吐量大等优点,实践证明该系统可满足馈线自动化系统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完全符合现代馈线自动化建设的需要。本文对基于GPRS通讯技术的馈线自动化监控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特点等作了简要的介绍,重点介绍了馈线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开发,详细介绍了终端设备中的实现技术细节,以及馈线自动化终端(FTU)的硬件结构和通信协议。基于GPRS通讯技术的实时馈线自动化系统本身的特点以及在现场运行的情况都表明,将GPRS引入到电力系统应用中,是一个非常新的思路,它使得该系统从整体上说极具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也日趋完善。文章介绍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并对系统结构、通信方式和能实现的基本功能及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技术是通信系统的建立,通信系统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动化系统的优劣,配电自动化要借助可靠的通信手段,将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下发到各个执行机构或远方终端,同时将各远方监控单元所采集的各种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而光纤通信以其特有的优势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ADSL通信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文章着重对农配网自动化系统中光纤通信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着重介绍了ADSL技术在农配网自动化调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已经到来,人们将进入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时代.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将继续高速发展,作为工业自动化技术工具的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也将跨入真正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时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构成现代信息的三大基础.为此,本文从嵌入式系统在仪器仪表中应用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软硬件协同设计的设计思想和各种嵌入式处理器,讨论了嵌入式Internet接入技术和实时操作系统对自动化仪表发展的影响,指出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化、网络化仪表是自动化仪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开发》2016,(3):43-44
配电网能够实现高压电向生产、生活用电的转变,肩负着电能分配的重要职责,与社会建设有着密切联系。配网自动化系统借助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可以集成电网运行与设备信息,实现高效的自动化管理,对于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EPON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PON技术,将其应用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能够显著提升通信的可靠性。文章对EPON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前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配网自动化终端空间分布分散、彼此间距离较远、通信能力不足、网路结构分层分布方面的问题,而文章提出的采用工业以太网的通信组网方式,实现了扁平化组网,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稳定性.可以得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配网自动化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前电力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配网自动化终端空间分布分散、彼此间距离较远、通信能力不足、网路结构分层分布方面的问题,而文章提出的采用工业以太网的通信组网方式,实现了扁平化组网,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稳定性。可以得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配网自动化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李宁 《中外企业家》2013,(35):218+220
设计了一种相控阵天线自动化无线校准系统,阐述了其基本原理、测试的主要功能、系统构成、测试方法等,该校准系统基于Lab windows在计算机上进行通信控制和数据处理,从而提高了测试的精度,适合用于相控阵天线的调试和测试。工程中应用该方法,可节省测试人员大量测试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时代,电力行业逐渐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进步,当前很多电力企业已经实现自动化配网,而自动化技术的基础条件之一就是安全的通信网络。为了提高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网络安全性,文章首先简单阐述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通信技术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然后围绕配网自动化通信技术和通信安全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希望有助于提升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能够实现高压电向生产、生活用电的转变,肩负着电能分配的重要职责,与社会建设有着密切联系。配网自动化系统借助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可以集成电网运行与设备信息,实现高效的自动化管理,对于保证电网运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EPON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PON技术,将其应用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能够显著提升通信的可靠性。文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智能电网得到了广泛的建设,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平台就是配网自动化通信系统;实践研究表明,将EPON技术应用到配网自动化通信中,具有一系列的优势。文章简要分析了配网自动化通信中EPON技术的应用,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配网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对实际现行配网自动化各种通信技术进行了分析,对配电系统自动化的信道具体层次的通信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20.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工程中常见的通信方式,在电力行业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是配网自动化控制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发挥配网自动化中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势,文章首先总结光纤通信的特点,然后重点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