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琳 《财会学习》2023,(15):131-133
在大数据时代,企业要对大数据技术进行灵活应用,促进内部审计实现数字化转型,据此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内部审计,确保内部审计预期目标的良好实现。本文简述了大数据视域下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浅析了大数据视域下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问题,探究了大数据视域下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措施,以期为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郭晓燕 《财会学习》2023,(14):129-131
新时期,数字经济日渐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驱动,数字化转型已然是大势所趋。对此,要对审计形成准确定位,明确其职责和使命,通过实施研究型审计为数字化转型赋能。为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研究型审计要紧扣产业升级存在的各类重难点,探究有效路径为数字化转型赋能。本文简述了研究型审计的概念,浅析了研究型审计赋能数字化转型的优势,探究了研究型审计赋能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以期为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数字技术掀起了各行业数字化革新浪潮。内部审计数字化在内部审计发展中不可或缺。本文以DJ汽车集团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为案例,对其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效果,从审计绩效4E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赋予权重,根据权数计算出综合转型的分值,通过对比转型前后的指标分值,得出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效果的综合评价,以期为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依据2010—2022年中国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与审计费用的增加呈正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在重污染行业尤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商誉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费用的提升过程中具有中介效应。鉴于此,企业应加强精细化审计成本预见性与规划性,全面考虑数字化投资与审计成本之间的平衡,适时调整审计策略与资源配置,监管层需适时调整审计行业规则应对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5.
新技术环境为内部审计的数字化转型和价值提升提供了基础条件,也使得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加隐蔽多变.本文总结了S集团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实践经验,通过分解内部审计价值链、变革内部审计流程,提出了新技术环境下企业敏捷式审计框架及其配套的内审组织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加速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和迭代的新时代,作为企业治理的关键工具,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不仅是组织对内部审计的战略需求,也是内部审计践行第三道防线职责、实现价值增值的内在驱动。本文通过规范分析和演绎推导,对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架构和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并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例构建了一个转型架构,在理论和实务上对各组织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鹏虎 《银行家》2021,(3):118-120
作为一种重要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手段,审计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政策执行和企业合规稳健经营具有显著的支持保障作用。审计工作中需要大量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数据,是高度依赖数据的经济管理活动。在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审计也同样需要通过科技赋能实现数字化转型,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审计转型,提升审计价值。本文基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实践,简要分析了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动因、方法和价值,希望对于其他行业和社会的审计转型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殷红 《会计师》2023,(19):77-79
企业数字化转型给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也对审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探讨数字经济时代审计人才需求的变化,论证高职院校改革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为了满足国家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审计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在做好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及时调整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打造以培养学生多元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通过“产、学、研”协同合作赋能审计专业的改造升级。  相似文献   

9.
陈大坤 《财会学习》2023,(9):114-116
本文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采用文献总结法、实证分析法,选择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建立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一方面能降低经营风险,另一方面能增强信息透明度,从而显著提高审计质量。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影响着企业决策。本文以沪深两市2016—2020年的A股非金融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大股东掏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会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增强信息透明度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来抑制大股东的掏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和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中,数字化转型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此外,市场化进程较低地区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对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抑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省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为有效应对日益提高的高标准审计管理、高要求审计质量的挑战,需积极推动实现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向,梳理了省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与主要工作内容,并以A集团构建内部审计综合管理应用平台的实践为例,从审计业务管理信息化、审计作业过程信息化、数字化审计新模式构建出发,提出包含前台作业层、数据支持层、后台支撑层、审计驾驶舱和系统管理层的五层模型,内置审计作业、风险监测、审计档案等17个子系统,积极探索省属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为该省国有企业审计数字化转型提供重要样本。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转型深刻影响着企业的组织方式,内部审计也需要随之转型升级。为应对新形势,破解传统工程审计管理难题,本文探索“三全”驱动下的建设项目智能审计新模式。通过实施全业务覆盖、全过程管控、全员赋能转型,打造智能预审、智能选点、智能复核、智能评估四大智能审计能力,实现审计质量、时效双提升。  相似文献   

13.
高延歌 《投资研究》2024,(2):121-144
基于年报文本信息披露质量视角,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年报可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改善了年报可读性。机制检验显示,提升公司内部治理水平和增强分析师对企业的监督力度是数字化转型提升年报可读性的主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年报可读性的提升作用在国有属性、管制行业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低的公司中更为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数字化转型理论研究,也为改善企业文本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农业银行推进数字化审计的实践,指出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内部审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银行家》2022,(2):9-9
本书从行业研究者的视角、行业实践者的视角、科技赋能者的视角和行业咨询顾问的视角,对数字化转型中的焦点问题进行抽丝剥茧的探讨,汇集了1个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组、33家银行、5家科技公司、4大咨询公司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讲解了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宏观趋势、行业先进案例、科技如何为转型赋能以及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业务转型的不断深化,其业务开拓、发展日趋呈现多元化,将逐步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资产公司治理结构,经营管理模式必然做出较大的调整。在资产公司商业化转型运作中,内部审计如何准确定位,是内部审计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商业化转型后公司的利益将高于一切,效益是主要的经营目标,内部控制与审计服务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力保障,采取内审前移、构建适应新业务内审平台架构是保证公司各项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才能为公司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7.
为确保内部权利制衡与监督决策的科学,国际上流行的公司治理结构中,监督管理层的职责由董事会下设的、独立董事领导的审计委员会承担。但内部审计的内在服务性决定了其需要进一步转型,借鉴外部审计先进的手段和管理方法,加强协调与互补。  相似文献   

18.
夏铭隆 《财会学习》2023,(12):37-39
在数字化背景下,各种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使用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手段被推广,企业逐渐进入到数字化转型中,特别是在财务方面,转型明显。随着财务共享模式的推出,各种信息化技术在企业运营管理中高度利用,其中包含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为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方向,企业传统驱动要素也逐渐被数字化理念所取代,而财务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点,其转型发展已经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必然因素。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给企业财务和业务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条件,在企业财务数字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同时,也给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基于此,本文就以财务共享模式为探究重点,进一步分析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不同问题产生原因的调查,提出了关于财务共享模式下推动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传统实体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基于会计信息可比性视角,采用文本挖掘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以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和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会计信息可比性,上述结论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路径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内部控制质量、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改善企业信息不对称途径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进一步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的底层技术和实践应用均能提升会计信息可比性;企业的高科技属性和环境不确定性会加强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关系,而国有产权属性则会削弱数字化转型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丰富了先进技术对传统实体企业的经济后果和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对推动传统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构建智能经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数字时代审计工作发展新趋势,电网企业数字化审计工作通过聚焦“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通过搭建多域融合审计场景、智能风险预警监督网,多视角动态描绘审计画像等方式,深化技术应用;变革管理机制,建立三级溯源数据治理防线、探索数字化审计立体保障新模式,推动审计工作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