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民要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问: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与治国理政的实践创新成为重要特征,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展任务有何新的进展?胡鞍钢: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包括共享发展理念。他强调,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2.
金凤 《财富时代》2003,(5M):30-31
胡鞍钢指出.中国具有很高的潜在增长率,很强的自身增长惯性,还有很低经济波动系数和很强的经济稳定性.这是中国能够抵御外部;中击和外部干扰.避免出现经济大滑坡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胡鞍钢激辞反垄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力秋 《新经济》2001,(7):46-49
胡鞍钢是一位声誉卓著的经济学家,他对中国政治、经济形势的敏锐把握,使得他的研究显示出与政策调整的惊人的同步.80年代中期以来,他对中国苦干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如经济波动周期、地区差距、正税养军、分税制等,均引起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而他锋芒毕露、坚定鲜明的见解,又为他赢得了"胡大炮"的美称.  相似文献   

4.
下岗、失业、再就业,这已经成为举国关心课题。中科院国情研究小组研究员胡鞍钢素以对经济现象有独到见解闻名,今天我们来听听他对下岗再就业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失业增加是必然现象记者:为什么我国城镇失业人口激增?你如何对大量失业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胡鞍钢:这要从人口学、结构变动、市场转轨和工业化技术路线四个背景来分析:第一,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上升时期,形成持久的巨大的就业压力,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或经济活动人口增长率超过总人口增长率;总人口就业率大幅度上升,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学问的基础是什么?社会科学的基础就是社会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五四运动之后,中国的学风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走向社会调查。期间产生了几个非常重要的社会调查文献,比如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邓中夏的《中国职工运动简史》,全汉昇的《中国行会制度史》,刘半农的民俗调查,傅斯年的文物调查,陈翰笙的烟草业调查,还有方言调查,后来就有边疆的调查,都是这种调查风气的演变。  相似文献   

6.
《经济世界》2001,(7):4-8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相对稳定的好时期 如何看待我国经济形势?我认为这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度来认识,总的结论是,我国经济形势正处在建国以来相对稳定、持续增长时期。 主要表现为: 第一、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既无波动,又无通胀。改革以来,我国GDP年增长率的波动系数为36%,其中八五期间为17%.九五期间降为0.9%。这表明.过去5年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无经济波动的经济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后不会出现经济波动。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不稳定性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 1993年以来.中央实行宏观调控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他连续在海内外媒体发表了许多看起来与众不同的观点和论著,而从没受到过任何责难,使许多人认为他与中国最高层有“个人关系”、“是圈内人”, 甚至有人以为他在中南海上班.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减速,日本经济也依然回升无望,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季度减少0.2%,欧盟的出口也面临严峻挑战。在工业化国家的影响下,世界经济一路走低,增速减缓。这些因素无疑将影响我国经济走势。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变局,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就此提出扩大内需的五项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知名国情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十二日下午接受媒体采访,解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说,公报内容向人们传达的信息表明,中共执政理念已实现三阶段跨越,即从“文革:期间所谓“斗争哲学”转变为过去二十年、改革开放后的“建设哲学”,如今又转向“和谐哲学”。  相似文献   

10.
社会成本问题注释(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胡鞍钢:“十一五”规划要关注“穷人”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经济》2005,(10):5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在其一份研究报告中说,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在1995年时为2.5倍,到2003年时扩大至3.2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的收入差距则约达5倍。中国已从收入比较平等的国家,迅速成为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正>三次分配“三次分配”这个概念是由中国学者厉以宁教授最早提出的。1991年,在“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道路”一文中,厉教授使用了“影响收入分配的第三种力量—道德力量”这种提法。(1)次年,他在《关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了“第三次分配”概念,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实际上都存在三次分配: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家胡鞍钢日前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1999年我国失业率将达到创纪录的8%-9%。他分析说,高失业的威胁始终都是存在的,因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占全世界的22%,并且要以不足世界4%的资本资源创造全世界就业岗位的26.3%。他说,长期以来我国奉行着世界独一无二的高就业模式。矛盾累积到1993年,随着我国经济开始了力度前所未有的体制和结构调整,终于开始爆发了。他指出,每一种剧变都会导致大量失业,其它国家也一样,但没有一个国家象我国这样同时面对两种剧变。一系列的难题接踵而至:劳动力过剩,全球竞争加剧使调整期紧迫、多年重复建设使下岗…  相似文献   

14.
鞍钢集团公司2008年9月10目上午举行仪式.宣布旗下营口鲅鱼圈钢铁项目正式竣工投产.这是首个由我国自主设计、技术总负责.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沿海钢铁联合企业。  相似文献   

15.
去年早些时候 ,记者从一份资料上看到 ,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提出“应当把缩小地区社会发展差距作为‘十五’时期的优先政策目标”的观点 ,感到极富创见 ,颇受启发。恰巧 ,在以后的一次会议上 ,记者有机会当面请教了胡鞍钢博士。记者 :现时各地都在积极谋划“十五”发展思路。对于安徽、河南、河北、山西等等这样的中部省区来说 ,既与东部沿海省市存在相当差距 ,又不处于西部大开发之列 ,可谓不在“东”“西”。以后如何定位发展取向 ,正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你提出把社会发展作为优先政策目标 ,请问是如何考虑这一思路的 ?胡鞍钢 :我国是一…  相似文献   

16.
威夷 《新经济》2003,(8):84-86
我们的目标应是增强人们的能力以过上充实的、能够通过生产而满足的生活;较大量的人均产出当然可以增加人们的能力,但更主要的应着眼于产出的内容,在适宜环境下的中间产品是能够扩大人类福利的。  相似文献   

17.
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近日指出,中国现在正处于极其特殊的关键时期,应该“踩大油门”启动经济发展。他认为应把提高城乡低收入人口的收入与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和主要对象。为此,他提出了十项建议 一、大幅度提高约一千万左右的城镇特困人口基本生活标准(指城镇特困职工、极低收入人口、鳏寡孤独人口)。 二、大幅度提高下岗未就业人员和登记失业人员各类补助金标准。 三、用目前的巨额存贷差(到五月底达一点二四万亿元)发行社会保障特别长期国债一千至一  相似文献   

18.
19.
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理论源自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逐步应用于卫生领域。  相似文献   

20.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博士最近在参加全球化条件下的能源与环境政策研讨会时呼吁:我们必须实行世界上最严厉的环保政策,以遏制资源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这种“严厉政策”包括:一是停建国家重点煤炭投资项目,坚决关闭小煤炭企业和亏损严重、高硫煤国有煤炭企业。二是取消对煤炭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补贴。三是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