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能源体系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能源技术创新进入高度活跃期、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加速推动全球能源格局调整,各种因素相互作用,极大增加了能源安全的不确定性。分析了国际能源发展趋势,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任务,从资源可获取、价格可承受、开发利用可持续和供需体系韧性4个方面对我国煤炭保障能源安全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带动全球能源治理格局不断演变,世界各国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能源结构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世界主要油气资源国在推动能源转型的同时,仍在进行内部改革,强化油气行业竞争力,加强市场维护与合作,维护本国传统能源地位。《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达成给未来国际社会碳减排和能源转型指明了新方向,主要油气消费国纷纷设立气候目标,引领本国绿色低碳转型;绿色金融也在引导市场资源流向绿色低碳领域。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绿色金融的作用也会愈发重要,相关议题的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环境风险的分析、信息披露监管等制度将会进一步健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未来传统油气资源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将被大大削弱,资源国与消费国之间的界限也会日渐模糊,新的“能源地缘政治版图”正在重构。  相似文献   

3.
受地缘冲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等多重因素影响,世界能源安全面临挑战,国际能源格局深度调整,对我国能源安全产生深刻影响。目前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生产消费主要地区高度不重叠,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能源安全保障不容忽视;特别是京津冀区域作为政治经济中心,能源稳定供应需高度重视。从国际局势、区域能源生产消费结构、能源储运、区域能源一体化等方面,系统剖析了京津冀区域能源供应保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外能源供应保障机制,从监控预警、应急保障体系建设、跨区域合作等角度提出保障京津冀区域能源稳定供应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各国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际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持续,全球能源供给格局深化调整,低碳能源技术突破将重构全球竞争发展格局。我国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能源发展趋向一体化协同及多元融合,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深化。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煤炭工业面临着挑战,应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释放先进产能、提升能源安全保障,加快煤矿智能化及相关新兴产业发展,持续提升煤炭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煤炭相关多元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冠疫情对我国能源产业链影响较大,维护产业链的稳定运行迫在眉睫。主要从产业链异质性的视角,基于经济数据剖析新冠疫情对煤炭、油气产业链以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影响效应。新冠疫情对煤炭下游产业链的冲击较为巨大;油气产业链的投资需求减少,投资者偏好及预期降低,石油价格总体将保持较低走势;新冠疫情使得新能源消费进一步下滑,中国、美国、欧盟等市场新能源汽车销量下降。分析认为,中国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实施技术立国战略;结合煤炭、油气及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态势和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提出增强能源产业链韧性与柔性、促进能源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略。  相似文献   

6.
2014年,国际油价大幅下挫,世界油气行业进入不景气周期,"四低"(低价格、低回报、低投资和低成本)将成为新时期油气行业的新特点。未来5年,全球油气供需将保持宽松,油气价格有望维持相对低位;油气行业投资回报率下降,石油公司进入战略调整期,重组整合可能增加;资源国油气政策将更加开放,国际油气合作空间加大,但主导因素将从资源转向技术与市场;亚洲作为重要买家在世界油气市场的影响将显著提升,反映亚洲市场的油气基准价格有望逐步形成;乌克兰问题将长期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及能源贸易格局,中美谋求建立新的竞合关系;各国能源政策将更加强调低碳、清洁,加快天然气发展仍是现实选择;油气作为主导能源地位仍将延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可能放缓。中国油气市场进入转折期,供需宽松可能常态化;中国将加速油气市场化改革,并推进与周边国家能源合作升级。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的爆发及在全球的蔓延,美国WTI原油期货从每桶60美元一路跌至45美元,使本就疲弱的全球石油石化市场雪上加霜。在页岩油气开发、绿色低碳革命、信息化智能化等革命性技术的冲击下,世界能源化工市场出现了颠覆性的变化。目前石油石化行业需求减缓,产能过剩,市场格局正在急剧变化,中国推行光伏、风电平价上网意味着新能源革命的转折点已经显现,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趋势正在加速,全球能源化工市场出现了本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主动拥抱新能源革命,加快推进转型发展,成为石油石化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8.
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新冠病毒疫情后的复苏考验,全球油气市场呈现出4个“变”和5个“不变”:全球石油市场生产主体没有变化,“欧佩克+”减产机制仍然发挥作用,以布伦特、WTI为主的油价体系仍然发挥决定作用,低碳绿色的能源转型趋势没有变化;全球油气供应走向和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美国在全球油气行业的影响力快速提升,国际社会的关注点更侧重能源供应安全,全球能源消费心理变得更为低碳和绿色。2024年,在气候变化、经济复苏、新能源蓬勃发展、局部性地缘事件突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球油气市场将迎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更加优化,中国能源发展也进入新常态:能源消费重心由生产领域逐步转向生活领域,对能源的需求也由对量的追求转变为对质的要求.预测期内,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增速将逐步放缓,一次能源需求将于2040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中国能源系统将不断朝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多元的方向发展.清洁能源(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将是2030年前新增能源主体,2030年后逐步替代煤炭,2045年前后占比将超过50%.2050年,煤炭、油气和非化石能源将呈三分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国际能源治理体系呈现“碎片化”和“无序化”趋势,全球能源发展进入重大变革期。基于“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模型,针对全球能源转型发展新形势,设计了可持续转型、能源独立和新能源加速3种碳中和情景,在有关中国人口、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的假设基础上,系统模拟了大变局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路径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情景下,中国能源需求将在2030-2035年达到42.8亿~43.8亿吨标准油峰值,之后维持在40亿吨标准油以上水平,其中煤炭、石油与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需求将先后达峰,达峰后需求快速下降,非化石能源则逐步成为能源和电力供应主体。为保障能源转型的顺利推进,需持续提升能源供给质量,把握好能源转型节奏,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创新,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大力推进能源与关键矿产的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中国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1.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要求下,油气行业的转型发展十分迫切。新型能源体系随着波动性的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快速提高,需要系统性提升能源体系的灵活性,“源网荷储一体化”和综合能源服务是大势所趋。油气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转型变革,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根据油气行业的特点和能源转型的要求,提高能效、创新发展行业天然气、做好能源服务、推进数字化、积极进入氢能等新能源领域是油气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建议油气企业“着眼未来,立足当下”,做好短期与长期战略的衔接谋划;主动改革,在市场化的环境中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创新商业模式,走以用户为中心的综合能源发展之路;加大技术投入,在战略性新方向上要有充足定力。  相似文献   

12.
2023年9月7日,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油气产业转型发展分论坛在苏州成功召开。围绕“推进油气绿色转型,共建共享绿色未来”主题,会议就油气产业绿色转型、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商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未来。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发布了由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编制的《油气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报告》。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呈“三度一化”特点;世界能源需求持续增长,油气主体能源地位保持不变;能源清洁化、电气化趋势明显;能源转型重新回归务实和理性;天然气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稳定器的角色;要统筹供应安全与绿色发展,坚定有序推进油气产业转型;油气转型发展需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3.
2022年,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通货膨胀高企,大国博弈加剧。乌克兰危机重塑全球油气市场格局:全球原油贸易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呈现俄罗斯原油出口流向“西降东升”,美国、中东和非洲原油出口流向“西升东降”的特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预计2022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9美元/桶左右;欧洲天然气TTF价格替代东北亚现货价格成为世界LNG价格高位引领者,世界LNG流向快速从亚洲转向欧洲,欧洲能源转型回归现实使得LNG重要性提升,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煤炭与核能重新得到重视。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地缘政治格局动荡对全球能源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进一步就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达成共识,全球气候合作进入落实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4.
在碳中和目标下,能源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天然气加快与新能源融合。油气企业需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步伐,打造"天然气+"生态战略体系,逐步形成以天然气为核心的低碳能源生态圈。中国海油"进口LNG窗口一站通"商务模式、新奥集团能源多元化产业生态圈模式、国家管网公司多边能源生态演进模式,这些案例都可以为油气企业建设天然气商业生态圈提供一定的启示。油气企业天然气低碳商业生态圈构建路径:一是巩固天然气核心,提升产供储销能力,打好发展基石;二是"产产结合",放大产业链价值,打造天然气低碳能源新生态;三是"产融结合",推动天然气产业与金融产业互促互动;四是"产技结合",重视数智化建设及前沿技术应用,建设生态圈运营强劲增长动力;五是"产才结合",培养挖掘市场营销、新能源、数字化等创新及复合型人才,打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2024年起,航运业将正式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航运公司的应对策略主要有提高能耗效率及转向使用绿色清洁可替代能源两种方式。使用绿色清洁的可替代能源,减排效率最高,但难度也最大。航运业正式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将对航运公司的成本带来重大影响,支付碳费并将随之产生的碳税成本转嫁给下游消费者是大部分航运公司在短期内的首选。建议中国海运企业要将规避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影响作为涉欧航线的重点考虑因素,逐步探索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的路径;出口企业要做好全球生产布局的优化;油气企业要大力实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能源结构的战略调整与国际化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能源结构的矛盾,最根本地在于资源结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的矛盾,即在资源结构的约束下,原煤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持续上升;而从消费结构来看,对油气的需求却呈加速上升态势。目前,这种矛盾已经以煤灰过剩的激化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我国能源战略面临重大调整,其唯一出路就是调整供给结构,减小煤炭比重,加大油气比重,利用国际市场增加石油进口,同时采取必要的战略应对措施,以达到实现有源供求平衡、最大限度地获  相似文献   

17.
在政策、市场和企业的多重助力下,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站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油气企业正在联手电力企业和补能设施企业,推动加油站向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型。受市场发展阶段、项目占地、建设标准、投资成本、投资回报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加油站转型综合能源服务站的难度较大,速度也较慢。为推动中国加油站加速转型,中国石油规划总院对加油站向综合能源服务站的转型节奏、接替思路、服务内涵和顶层设计进行专门探讨。针对中国综合能源服务站的发展痛点,建议由中国大型能源企业牵头,制定综合能源服务站整体规划方案,总体布局、统筹推进、有序实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重点培育综合能源服务站的应用场景,积累建设和运营经验;加快研究制定综合能源服务站建设标准、服务规范,建设支持其运营的信息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18.
2020年下半年以来化石能源价格飙升,它与新冠肺炎疫情一起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继而引发通货膨胀和社会动乱。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转型初期偏于激进的去碳措施,缺乏在多种负面因素叠加时能源供给的风险应对能力。这一曲折启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在经济可行的基础上以多能互补对其供应“填谷补缺”。对化石能源的削减应在此基础上“先立后破”、稳中求进。能源转型是个艰巨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处于化石能源时代初期(煤炭时期)的中国更要经过石油时期、天然气时期而进入非化石能源时代,这个历史进程可以加快但难以逾越。中国的能源转型必须从能源构成现状和资源基础出发,以是否能促使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为检验标准。为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中国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同时要补足油气供应的短板,重视煤炭清洁化并发挥其兜底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轶群 《中国石化》2008,(11):37-38
随着石油价格在近两年的不断飙升,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石油时代,所面临的形势是地球上被称为乌金的煤炭以及称为黑色金子的石油等化石矿物能源越采越少。而与此同时对能源的需求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逐年增加。而且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也使得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在想各种办法积极应对这些挑战,而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所熟悉的水能、  相似文献   

20.
虽然欧洲能源转型处于全球前列,但欧洲是全球能源对外依存度最高的区域,存在风电、水电供应链依赖度高,核电发展争议较大等具体问题。2019年12月,欧盟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欧洲绿色协议”,希望能够在2050年前实现欧洲地区的碳中和,通过利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抑制气候变化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