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暖季天然气需求受经济、节假日、气候等因素综合影响,近3年中国采暖季天然气供需格局呈现较明显的差异化现象。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天然气需求规模连续6个月同比下滑;工业、城市燃气用气下滑明显,发电用气大幅波动;资源供应规模同比收缩,进口天然气价增量减。正常增长情景下,预计2022年冬季至2023年春季中国采暖季需求量为181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4亿立方米,增速为3.8%;低速增长情景下,预计采暖季需求量为1736亿立方米,增速为-0.7%。中国采暖季较可靠资源规模为1828亿立方米(不含现货LNG),总体满足采暖季需求,但在局部时段和地区仍有短时供应紧张的可能性,预计仍需采购LNG现货资源20亿立方米左右。建议市场研究人员加强多领域协同研究,提升峰值预测能力;供气企业提升用户管理水平,以合同为基础,编制保供预案;国内供应商加强在国际采购市场上的协同合作,避免内耗;持续推进储气设施建设,积极创新储气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经过2022年的历史性下滑之后,2023年中国天然气行业迎来全面复苏。2023年下半年及供暖季,中国天然气供需总体保持相对宽松,预计2023—2024年供暖季天然气需求增速将出现回落。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23—2024年供暖季全国天然气需求量为187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0%;在经济更快复苏、气温持平常年的积极情景下,预计供暖季需求量为192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2%。国产气、进口气和库存调峰气三大来源的供应能力可以满足两种情景下的需求,供需格局总体宽松。建议天然气供应企业高度关注超预期因素变化,做好双向调节准备;着力提升应急调节能力建设和管理水平;“第二梯队”企业应以供应商身份承担其进口气源的储气调峰责任。  相似文献   

3.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欧洲迅速提出了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的长期战略,同时制定了相应措施。2022年,欧洲自俄罗斯进口管道气数量大幅下降,转而由进口LNG弥补,加重了国际LNG供需紧平衡的态势。在全球LNG供应增量有限的情况下,欧洲只能利用高价吸引原本流向亚洲的LNG转向欧洲,二者竞争导致全球天然气价格上涨,同时形成国际LNG贸易的全新格局。欧亚同时争夺的货物会成为全球LNG价格的锚定物。未来几年全球天然气市场仍将保持“高价格、高波动”态势。为了保证中国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建议加快国内天然气增产速度,加快进口天然气管道和储气库建设,加快推进LNG期货上市以及天然气产业数智化转型,增强中国天然气产业整体实力以应对未来市场挑战。  相似文献   

4.
秦锋 《国际石油经济》2013,21(3):62-66,110
2011年,LNG现货贸易量达到6200万吨,一些国家核能利用政策的调整、天然气季节性需求使得现货需求量增加、LNG产能快速增长是LNG现货贸易量迅猛增长的主要原因。从长期看,2016年以前全球LNG新增产能较少,LNG现货市场高速增长难以持续,LNG现货占LNG总贸易量的比例可能会下降,甚至是现货贸易总量下降。供需矛盾可能导致LNG现货进口国转向以其他方式满足国内天然气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欧洲天然气需求总量小幅下降。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北溪1号天然气管道状况频发,天然气输送量逐步减少至完全断供,供气不确定性陡增。2022年9月下旬北溪1号和2号管线出现爆炸,恢复供气时间再度延长,进一步抽紧欧洲天然气供应。欧洲管道天然气进口70%来自俄罗斯,且天然气需求季节性特征突出,预计在北溪1号天然气管线完全断供的情境下,虽然欧洲已提前完成注气目标,但市场仍保持紧平衡,欧洲天然气需求减量是缓解供应紧张态势的关键。预计短期内欧洲LNG进口完全替代俄罗斯天然气的难度较大,中短期欧洲天然气价格仍将居高不下,天然气大概率告别廉价能源时代,气价中高位运行或成为常态。  相似文献   

6.
2021年欧盟27国加上英国的天然气消费量为5012亿立方米,其中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约占32%。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欧盟提出进一步加快能源转型、摆脱对俄罗斯化石能源依赖的《重新赋能欧洲:欧洲廉价、安全、可持续能源联合行动》(REPower EU)。欧盟寻求替代俄罗斯管道气资源,短期内将加剧国际LNG市场供应紧张,使未来2~3年国际LNG价格在回归供需主导的基本面后仍处于高位;中长期将重塑国际天然气市场流向,俄罗斯天然气将加速向亚洲转移,使亚洲对国际LNG资源的需求增速放缓、部分增量将在未来几年释放,国际LNG贸易增速前快后慢,市场供应前紧后松。中国应做好2022年全球LNG市场供应收紧、现货价格处于高位的应对准备,把握好国际贸易节奏;加快推进LNG接收站储备调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培育LNG接收站未来调节国内国际LNG市场供需平衡的能力;加快打造中国天然气基准价格中心,降低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传导。  相似文献   

7.
在俄罗斯北溪管道断供的冲击下,全球LNG市场和贸易格局呈现新特点:LNG贸易流向重构,长期合同签订量创新高,LNG船运市场快速扩张。全球三大天然气市场价格由高位持续回落,欧亚价差反转,亚洲重回溢价市场。未来,欧洲市场长期天然气需求下降,LNG进口需求及接收能力快速增长;美国天然气产量增长促进价格维持低位,对全球LNG市场影响力增强;亚洲新兴市场需求将重回增长趋势;全球LNG市场供需的紧平衡状态有望缓解。为保障中国天然气供应安全,建议建立多元化的天然气资源池,以提高抗风险能力;通过强化国际贸易能力提升调节保供能力;建立完善中国天然气市场化交易和价格体系,增加对国际天然气价格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2021年全球液化天然气(LNG)市场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巨大,非常规天然气发展前景广阔;二是LNG贸易量价齐升,全年贸易量、亚太与欧洲市场LNG价格均创历史新高;三是现货与再出口贸易持续增加,市场流动性与灵活性不断提升;四是再汽化能力增幅创新高,LNG项目投资决策提速;五是碳中和LNG贸易船次倍增,引起行业内广泛关注。受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影响,未来天然气重要性更加凸显;全球LNG产能快速增长,需求增速不确定性较大;2025年前后市场供应或将宽松,LNG短期价格或将回落,长期价格将取决于新项目全周期成本。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天然气需求将进一步扩大,应统筹做好“国产气与进口气、管道气与LNG、多气源之间、长期合同与现货”四个平衡,加速LNG海外资源池构建,逐步完善LNG产业链,提升一体化盈利能力,确保天然气安全供应。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全球LNG贸易快速增长,价格整体呈现上升走势。2019年全球LNG项目加速投产将使主要市场LNG价格承压,出现不同幅度下降,全球天然气市场整体呈现供应宽松态势。2018年,全球天然气消费增速创7年来新高,LNG贸易高速增长拉动全球天然气贸易快速发展,LNG贸易量占比持续增加,灵活性不断提升。北美、欧洲、亚洲三大市场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扬,东北亚涨幅最大,但受多重因素影响东北亚出现冬季LNG需求相对疲弱,价格上涨低于预期。预计短期内三大市场价格将回落,市场供需相对宽松。  相似文献   

10.
2022年上半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下降,在中国天然气发展历史上首次出现;进口气及终端气价维持高位,LNG现货供应量大幅减少。预计2022年全年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量为3589亿立方米,供应量为3623亿立方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能力脆弱。12月为用气高月,2022年12月中国天然气供应大概率会出现缺口。虽然2022年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疲软,天然气市场进入了调整期,但天然气市场长期的成长性不变,同时呈现天然气保供方式向合同化转变,上游与下游直接交易使得中间供气环节减少,燃气企业加快整合等市场特点。建议国家政策要持续推动天然气市场发展,同时要处理好供应刚性与市场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向全国推动价格联动机制,并加大天然气储备力度。  相似文献   

11.
2012年6月4-8日,第25届世界天然气大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会议以“天然气: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全球能源增长点”为主题,交流总结了2009-2012年以来天然气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认为天然气逐步成为一次能源结构中不可替代的清洁能源;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将改变世界天然气供需格局,成为推动天然气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20年LNG需求将增加一倍多,北美LNG出口将影响世界贸易格局;全球天然气价格将以区域性价格体系为主,近期难以形成统一气价;天然气消费需求的增长及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加大了对储气库的需求;俄罗斯推行天然气出口新策略,纳布科管道项目遏阻;人力资源竞争激烈,人才是天然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的天然气发展势头迅猛,市场空间广阔,将为世界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2022年,新冠病毒疫情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通货膨胀高企,大国博弈加剧。乌克兰危机重塑全球油气市场格局:全球原油贸易流向发生巨大变化,呈现俄罗斯原油出口流向“西降东升”,美国、中东和非洲原油出口流向“西升东降”的特点;国际油价大幅波动,预计2022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9美元/桶左右;欧洲天然气TTF价格替代东北亚现货价格成为世界LNG价格高位引领者,世界LNG流向快速从亚洲转向欧洲,欧洲能源转型回归现实使得LNG重要性提升,天然气价格飙升导致煤炭与核能重新得到重视。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地缘政治格局动荡对全球能源安全、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造成严重冲击,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严峻挑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进一步就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安全达成共识,全球气候合作进入落实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3.
2022年,中国天然气市场消费量首次下降,资源供应量因LNG供应减少而下降,价格全年处于高位。城市燃气为主要消费增长点,工业燃料用气大幅度下降,经济增速和天然气消费增速正相关。2023年国际油价影响进口天然气价格,新能源将对交通和发电领域天然气消费产生影响,考虑这些因素对2023年中国天然气市场供需的影响,采用消费系数法和项目分析法对居民、公服、采暖、交通、发电、化工以及工业燃料用气需求进行预测。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价格可能回调等,中国天然气市场需求再一次增加,预计全年增量在91亿~220亿立方米,天然气市场有从紧平衡转向供应宽松的可能性。整体上2023年中国天然气市场仍然处于不景气期,需要重点稳定和扶持市场,且价格在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2010年,LNG在全球天然气贸易中的比重加大,天然气市场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欧亚LNG市场需求正在显著增加,而美国市场需求低迷;2011年,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遗存,但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全球LNG贸易将继续增长。从供应看,2010年LNG全球产能进入黄金增长期,导致LNG供应相对过剩,预计这种供应相对宽松的格局将延续到2011年。从价格看,2010年,亚洲相对于美国、欧洲,LNG溢价仍很明显,欧洲随着经济复苏,LNG价格正在逐渐回升,美国则因非常规天然气的冲击,LNG价格维持较低水平;2011年,欧亚的LNG价格将进一步相互攀升。建议国家调整LNG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快LNG接收站和仓储设施建设,加大LNG的进口力度,尽快完善中国天然气和LNG定价机制,为中国LNG产业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2022年12月23日,装载9万吨液化天然气的“法艾哈”号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平稳靠泊在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1号泊位,该船是天津LNG接收站此次供暖季迎来的第15船液化天然气,持续为京津冀及华北地区居民温暖过冬增添“底气”。冬季能源保供是重大民生、民心工程,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是深受社会关注、  相似文献   

16.
2016-2020年,全球天然气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天然气消费量由2016年的3.56万亿立方米增至2020年的3.81万亿立方米,发电是推动天然气需求增长的主要部门,天然气消费增量主要来自亚太地区。全球天然气产量由3.54万亿立方米上升至4.03万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美国成为最大天然气生产国,并推动全球天然气液化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受供需宽松影响,过去5年北美、欧洲和亚洲三大市场气价下降20%~50%,同时价格波动加剧。2021-2025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有望加快,供需总体延续宽松态势;气价将波动上行,均价高于过去5年;随着各国碳中和目标的推进,能源市场在供需两侧的竞争将持续加剧,全球天然气市场发展进入变动期。  相似文献   

17.
满娟 《中国石化》2007,(10):54-57
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最近由于天然气供应发生纠纷而变得微妙起来,这也为欧洲增加液化天然气(LNG)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动力。然而,每一项LNG工程都受欧洲法规和市场因素的影响而面临各自的机遇和挑战。理解并妥善处理这些因素将决定欧洲能否增加LNG生产和输送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07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约3.24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4.8%;全年天然气产量约694.0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约18%,年产量增长首次超过100亿立方米;消费总量6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消费增幅为“十五”以来最大的一年,消费市场已经扩展到全国30个省市区。天然气消费结构日趋合理,城市燃气占全国天然气消费总量的27.8%。2007年,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调配逐步实现网络化;LNG进口业务快速发展,全年共进口LNG291万吨。2007年,国家出台了《天然气利用政策》,这必将对我国的天然气利用产生很大影响。预计2008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为880亿立方米,市场仍将供不应求。建议国家加强天然气定价机制的研究,提前制定有利于市场开发的配套定价机制;天然气发电是天然气重要的利用方向之一,需重新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19.
世界液化天然气市场动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以来,世界液化天然气(LNG)市场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LNG供应趋紧,LNG长期合同价格和现货价格飙升,LNG市场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2003-2005年,亚洲地区LNG进口增长平稳,美国和欧洲LNG进口大幅增加.美国、欧洲对LNG需求的急速膨胀是世界LNG市场转为卖方市场的主要原因.从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天然气需求、参与国际油气资源合作的角度出发,我国进口LNG资源势在必行.在目前LNG卖方市场条件下,我国石油公司应采取积极谨慎而不悲观的态度,加大LNG资源采购工作的力度,采取灵活的商务策略,与LNG资源供应方共同寻找互利共赢的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10-2015年世界天然气供需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法国国际天然气信息中心(Cedigaz)预测,2005-2010年世界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率约为2.5%,拉丁美洲、亚太、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天然气消费年增长率可达4%甚至更高.2010年之后,世界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有可能减缓,预计年均增速不超过2.2%.世界天然气行业的发展前景不仅将受到因气价升高而造成的日益加剧的各种能源间竞争的影响,还将受到由于产气国投资不足,技术有限所造成的产量约束以及政策变化带来的影响.为了保持需平衡,天然气的运输量将大大增加,天然气管道运输和LNG运输的管理将更加趋于复杂.预计2006年-2010年,世界LNG需求将以每年大约9%的速度稳步增长.2010年之后,苏伊士以东和以西地区的许多国家有可能加入LNG进口国的行列.到2015年,世界LNG贸易在天然气总贸易量中的份额将从2005年的22.3%增加到30%.天然气行业的新发发展,特别是行业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将逐步促使形成一个新的天气市场运行模式,从而有利于世界天然气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