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商业中心是城市人流聚集的重要场所,也是承载城市发展水平和经济势能的重要载体,其空间格局的分布标志着城市的业态分布与发展重心。文章以商业中心空间格局分析为切入点,依托2018,2020,2022年3期兴趣点数据,研究宿迁市主城区(宿豫区、宿城区)商业中心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判断并识别城市商业中心的热点区域。研究结果表明:2018—2022年,宿迁市主城区形成了“一主N副”的商业中心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主要核心位于宿城区宝龙广场一带,其他核心位于宿豫区的万达广场、宿城区的吾悦广场等,其他地区的商业中心相对集聚性较差。从时间角度来看,宿迁市主城区的商业中心空间格局分布变化不明显,城郊部分地区的商业中心相对密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本文基于2006年、2011年和2017年的MODIS影像数据,采用分裂窗算法反演呼和浩特市主城区地表温度,研究了呼和浩特市主城区热岛效应与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从2006-2017年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的演变过程来看,研究区内各个温度等级的面积都明显向外扩张,市区地表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地表温度,形成岛状分布的高温地区,边界清晰,证明该城市存在热岛效应;2006年、2011年以及2017年不同温度区均呈不规则的环状分布,呈现出地表温度从城市中心向郊区逐渐降低的热岛空间分布格局;LST-NDVI的散点分布整体呈现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江苏科技信息》2019,(36):42-45
城市空间格局是反映城市空间扩展的最直观标识,文章以地理国情监测成果、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提取常州市2015年、2016年、2017年三期城市建成区边界,构建了常州市城市空间格局监测分析指标,分析监测常州市城市格局的变化特征和空间扩展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常州市扩展的区域差异。结果显示:常州市主城区发展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溧阳市发展较快;空间扩展方面,2015—2016年增速相对较快,而2016—2017年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4.
以兰州牛肉面的发祥地——兰州市为例,运用空间点模式分析法,探讨了兰州市牛肉面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了其形成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兰州市牛肉面馆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集中分布于中心城区范围所在的黄河两岸狭长带状河谷之内,空间偏向性差异明显,总体呈现"东密西疏,南密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城区之间的集聚规模和集聚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兰州市牛肉面馆呈现中心集聚与外围扩散并存的分布态势,"多中心"空间格局明显,且表现出沿城市综合中心、重要商圈分布的特征,并形成了三大集聚片区,分别为城关—七里河集聚区、西固集聚区及安宁集聚区。受限于独特的河谷地形,城市分区之间相对孤立,难以形成连片集聚区。兰州牛肉面,这一独特地理饮食文化现象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是必然的、关联的,其形成发展和空间布局均受到兰州市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传承、民族构成、人口分布以及交通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获取高德地图最新的兴趣点(POI)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沙市零售商业空间分布;识别出城市零售商业中心与零售业态分布,研究表明:以核密度估计法识别出的商业中心呈现出主商业中心和次商业中心的等级中心圈层体系,结果较符合客观事实;通过最近邻近点距离法得出三类商业机构都为集聚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和数量无明显关系,由高到低分别为便利店、商场商厦、超市;选取长沙市的街道作为单位,以局域Getis-Ord G*指数法获取出的热点主要分布在开福区和芙蓉区,表明长沙市零售商业发展已经基本形成多核心的格局。总体上来看,通过高德地图兴趣点所分析出的长沙市零售业商业中心和集聚特征与商业经济分布的相关性,该结果有利于指导商业空间布局规划和零售商业选址。  相似文献   

6.
应用空间统计方法及GIS技术,结合全国维度产业和就业空间格局协调特征与城市维度产业和就业结构协同特征,全面分析了2003—2019年我国产业与就业空间格局及其空间协调发展演化态势。研究发现,我国第二产业和就业空间格局协调度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低;第一产业和就业“双重扩散”发展且空间格局协调度和结构协调性均减小,东北地区、黄河上中游地区、西南地区等第一产业与就业发展更加协调;第二产业和就业“双重集聚”发展且空间格局协调度和结构协调性均增大,我国第二产业仍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附优势,中西部地区更具有第二产业从业劳动力转入的可能;第三产业“产业集聚-就业扩散”发展且空间格局协调度和结构协调性均增大,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更高,具有较强的就业聚集潜力。建议在中西部地区加快推进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等要素空间集聚点,拉动人口要素进一步集聚;在沿海地区优化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大力促进金融业、信息传输、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就业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27日,市政府出台《重庆市主城区二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主城未来新增拓展空间内的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及相应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二环区域将建成新兴城市产业集聚区、新增城市人口集聚区、现代城市功能展示区和生态园林城市展示区。  相似文献   

8.
利用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2000-2010年北京市乡镇单元人口空间格局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呈现从中心城区集聚向外围区域疏散的趋势;②人口空间分布为“东北-西南”方向,且有向六环内集聚的趋势,人口重心变化较小;③人口分布呈全局空间正相关特征。二环内区域由高值聚集演变为低高值集聚;④人口增长空间格局与北京功能区定位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探析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2-2021 年相关数据运用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我国中部地区80 个城市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水平,运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定量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构建面板Tobit 模型识别驱动因素。结果显示:① 2012-2021 年我国中部地区数字化与绿色化耦合协调水平整体上有所提高,城市间差异有增大趋势;②中部地区城市耦合协调度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集聚格局以“高- 高”和“低- 低”集聚为主;③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是中部地区城市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对于资源型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具有异质性影响效应。基于此,提出促进区域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褚赵超  罗娟 《科技和产业》2023,23(15):221-226
长三角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地区,这给长三角地区各方面发展带来巨大挑战。通过探究2000—2020年该地区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长三角地区人口老龄趋势加速加深;长三角各省有小幅增强的空间自相关性,“高-高”集聚区大多集中在黄浦区、苏州市、台州市、宣城市等更靠近沿海地区的城市,“低-低”集聚区大多集中在普陀区、徐州市等相对内陆地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覆盖人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对策建议,为提高人口老龄化全面认识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江苏省县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所获得的2005年、2010年、2015年、2016年、2017年多个时间节点的建成区数据,开展江苏省城市建成区空间扩张分析研究,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江苏省城镇空间发展变化。结果显示,近十年城镇空间格局的发展节奏不尽相同。从时间轴上看,2005—2010年城镇空间格局高速增长,2010—2015年城镇空间格局低速增长,近几年理性平稳增长。就发展热点区域而言,2005—2010年以苏南地区为主;2010—2015年以苏北、苏中地区为主;近几年以长江北岸地区为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0-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借助ARCGIS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区分析、趋势面分析工具,对河南省108个县域的城乡收入比的空间差异和时空演化格局进行探究,并对其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比值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集聚态势不明显;收入差异空间集聚明显,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南和豫东地区,呈"Y"字形分布,冷点区分布于豫中和豫北地区,并呈连片状;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四个年份,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分异格局明显,中部、北部收入差距相对较小,其他地区较高,且随着时间推移,总体城乡收入差距在减小。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差异的空间分异规律既缘于豫西、豫南和豫东不同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也与中原城市群经济政策等密切相关。政策启示是县域经济今后应注重二、三产业的优化,发挥中原城市群区域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13.
2019年5月,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打造主城区都市区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形成“一区两群”空间新格局的重大决策部署,成为新时期推动全市区域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主城区都市区是以主城九区为中心、以渝西12区及万盛经开区为支撑的城市化空间,是全市经济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重要板块。提升完善主城区都市区功能,有利于促进“一区两群”高水平协调发展,提升我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增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大开发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贵州省3A级及以上高等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按照景区主要属性将其划分为红、绿、古色旅游景区,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高等级红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为随机型,绿、古色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为集聚型,其中古色旅游景区集聚程度最大;(2)贵州省各类型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密度总体呈现“西北多东南少”的分布特征,红色旅游景区呈“一核两点”的分布特征,绿色旅游景区呈“两核多点”的分布特征,古色旅游景区主要围绕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分布;(3)贵州省各类型高等级旅游景区之间均存在较弱的空间自相关,热点区主要位于黔西北地区,黔西南、黔南、黔东南位于冷点区。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红、绿、古色专项旅游发展的角度提出贵州省各类型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孙新宇 《科技和产业》2024,24(7):267-275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现象日益突出,探究其背后驱动力对于解决该生态问题至关重要。以遥感数据为基础,运用特征空间模型提取2000—2020年典型喀斯特区域石漠化信息,采用地理探测器定量揭示长时间序列石漠化主导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研究区石漠化演变呈现“先缓后快”的改善态势;空间上呈现“东西轻,南北重”的分布格局;植被覆盖度、人口密度、GDP和降水量是石漠化演变过程中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21年浙江省衢州市的POI(兴趣点)相关数据,运用 ArcGIS 空间分析方法中的标准差椭圆、重心、核密度分析等空间分析工具,从数量变化、分布特征、集聚情况几个方面厘清衢州城市旅游休闲业态分布规律,研究衢州城市旅游休闲业态的形成机制。结果发现:①从整体来看,衢州市中心城区旅游休闲业态呈现空间集聚特征,周围县市的集聚形势尚不明显,数量上来看,中心城区尤其是柯城区相关业态数量较为丰富,衢西、衢北地区较为稀疏;②从各业态分布情况来看,各业态标准差椭圆的移动轨迹呈西南–东北走向,住宿服务业分布范围较为广泛,但尚未形成明显集聚中心,购物服务业态分布方向显著性不强,餐饮服务业密集程度高,各业态均值中心呈现向市中心集聚的空间发展特征,多数业态平均中心均位于主城区柯城区;③从各业态集聚情况来看,中心城区具有多核发展趋势,周围县区低密度点状集聚。餐饮服务业态集中在衢东北、衢北的城市腹地,购物服务、休闲娱乐、旅游景点业态的网点分布相似,住宿服务业态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区核心辐射,远城区呈多斑点环绕分布,围绕旅游景点与交通主干线不断扩展;④从形成机制来看,市场环境、人口规模、交通条件是衢州市旅游休闲业态空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行业内部的相互联系是产业发展的潜在动能,不同影响因素分别通过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共同作用于衢州市旅游休闲业态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收集大量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场地的最新数据,从省级尺度进行分析,反映有色金属行业演变历程,为未来产业布局提供参考。以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核密度分析方法和多变量自回归模型,揭示其时空分布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19年有色金属工业场地数量明显增加,形成了以郴州为“核心集聚区”,多城市为“次核心集聚区”,并从集聚区中心不断向边缘扩散的空间演化格局;②多变量自回归模型能够很好地表达主控因子与场地数量的时序关联,模拟精度较高;③模型预测显示,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情景下,2020—2025年湖南省各市州有色金属工业场地的数量呈增长趋势,郴州、衡阳的采选和冶炼场地的增量和数量均较大,湘西的采选场地增量和数量较大,益阳、娄底的冶炼场地增量和数量较大。研究思路及方法对大区域范围内的工业或第三产业运营场所数量或规模的时空模拟及预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继霞  连华 《科技和产业》2020,20(10):170-174
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采用核密度估计法、标准差椭圆与质心分布对其公共服务设施POI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程度差距较大,比较而言商业金融设施最为完善,文化体育、社会福利设施严重不足;②设施总体空间布局为“面状+组团”的模式,向心性特征明显,表现出在主城区高度集聚的分布特征;③公共服务设施总体空间分布方向呈“T”字形,最佳服务范围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构建重庆市景观格局脆弱性评价模型,本研究结合空间自相关Moran’sⅠ指数分析重庆市2015年景观格局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探讨影响脆弱性强弱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低度脆弱区占比超过全市面积的50%,景观脆弱性整体较低;Moran's Ⅰ值为0.28,景观格局脆弱性空间分布具有相关性,呈现聚集状态;较高及以上脆弱区主要集聚在人类活动较活跃、各类景观交错分布的地区,低脆弱区主要分布于各类景观较连续分布、人类活动较少的地区;景观脆弱性与各影响因子间的灰色关联度值均在中度及以上,景观脆弱区空间分布与景观空间分布状况、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酒店业的空间布局折射出城市的空间结构,深刻影响城市的功能及经济的发展。基于ArcGIS、CrimeStat、SPSS软件,本文运用点模式分析、空间分析及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重庆主城区酒店业的空间布局情况。研究发现,酒店业整体呈集聚分布,集聚区内酒店功能导向性布局明显,酒店类型与城市功能吻合,对塑造城市空间结构作用显著,经济、交通、商业、景区及地价因素对酒店布局影响差异显著。总体而言,重庆市主城区酒店布局相对合理,今后布局应结合重庆市城乡规划与旅游规划,减少经济发展成熟区的压力,向嘉州、龙头寺、璧山等新兴商业区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