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储量是石油公司的核心资产,其获取方式主要有勘探增储和储量购买两种.扩边和新发现在全球一体化石油公司新增储量中占比50%左右;对欧洲一体化石油公司来说,扩边和新发现也是新增储量的主要来源,但近年来被储量修正超过.对于一体化公司而言,总体看储量购买所占比例不大.在储量增长资本支出上,一体化石油公司的勘探投资随油价下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勘探支出在上游支出中的比例没有大幅下降;近五年的储量购买支出远低于上一个五年,而非储量购买支出基本大于储量购买支出,说明石油公司倾向于获取具有潜力的区块,再通过勘探来增加储量.一体化石油公司的原油、天然气储采比都比较稳定,原油保持在12左右,天然气保持在15左右.整体看,石油公司的储量替代率随油价下降而有所下降;储量替代成本与油价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显著;勘探开发成本与储量替代成本接近,高于储量购买成本.2015年度多数石油公司的储量发现成本不超过10美元/桶油当量.  相似文献   

2.
2015年,俄罗斯油气工业在欧美经济制裁及低油价的影响下,原油产量达到5.33亿吨,比上年增长1.3%;原油一次加工量2.83亿吨,比上年下降2.1%;原油出口量2.42亿吨,成品油出口量1.71亿吨,比上年分别增长9.8%和4.1%.天然气产量6334亿立方米,比上年小幅下降0.9%,天然气出口量185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4%.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进展顺利, “北流-2”管道项目签署合资公司协议, “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陷入停滞.俄政府推行进口替代计划应对制裁,调整油气工业税收政策提升财政收入,中俄油气合作进一步拓展.虽然近期俄罗斯油气产量不会明显下降,但石油公司收入下滑,资金缺乏,勘探开发投入后继乏力,后期资源接替问题将逐渐突出.  相似文献   

3.
伊拉克是少数具有合作现实性的世界级原油资源国;伊拉克爆发“不可控”冲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有利于油气生产长期稳定;伊拉克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在清洁低碳转型大势中提供长期可靠原油供给;伊拉克战后新一轮重建,油气行业进入发展机遇期,加强合作恰逢时机。伊拉克油气合作的招标、议标以及公司间交易机会明显增加,有利于石油公司布局低成本原油资产,推进低碳天然气资产获取,乃至探索新能源合作。建议中国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布局以中央政府控制区为主、库尔德自治区为补充;充分利用中国石油公司上下游一体化优势以及新能源发展契机换取油气合作机会,特别是议标合作机会;加强在伊外国石油公司的交易动态跟踪,力争把握进入大型油气田开发项目机会;加强与中资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坚持底线思维,特别要注意防范政局、安全、市场等关键风险。  相似文献   

4.
最近,亚瑟·安德森公司对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备案的216家石油公司的油气储量、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994年大石油公司和独立石油公司重新重视对美国油气储量的勘探开发。尽管美国的油气价格低而不稳,但它们仍乐观地增加在美国的勘探开发投入,同时增加技术开发的投资,从而降低了储量重置成本,提高了产量替代率。1994年这些公司在美国国内的石油储量有所下降,而国外石油储量有所上升;国内天然气储量和产量有所增加;大石油公司的国内外油气生产总收入和经营利润均有下降。  相似文献   

5.
东盟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国际石油公司在该地区的上游领域占主导地位。预计到2030年底,东盟地区累计将有到期油气合同区块273个,以天然气为主,主要分布在海上,包含油气田593个,可采油气储量共计413亿桶油当量,剩余可采油气储量共计184亿桶油当量,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越南和缅甸5国剩余可采储量占比超过80%。对于到期合同区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采取油气资产国有化的策略,马来西亚将到期油气合同区块公开出售,其他国家倾向于继续依靠国际石油公司。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西亚的到期区块值得中国公司关注。国际石油公司退出东盟地区的趋势十分明显。中国与东盟国家具有传统的友好关系,建议中国石油企业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与东盟各国油气合作规模,并提升其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份额;主动对外国公司退出及到期区块的投资机会进行超前评估和优选;东盟地区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蕴含着巨大商机,中国企业可统筹开展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2013年,全球新发现常规油气田343个,合计新增原油探明储量6.85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9.58亿吨油当量,各主要油气区分布极不均衡。除天然气和海域等仍是主要勘探热点外,2013年常规油气勘探还有五大新趋势:1)非洲成为全球油气勘探新增储量最大地区,东非裂谷系成为陆上油气勘探亮点;2)海域从重点领域转向"百花齐放"态势,成熟海域勘探复苏,新领域苗头显现;3)独立石油公司作为勘探的主力军崭露头角,国家石油公司参与性增强;4)油气政策、合同条款、油气市场等非技术因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球未来勘探开发方向。未来多方式积极布局海域油气是中国石油公司海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要突出合理优化各区业务结构。  相似文献   

7.
彭仕云  苏穗燕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9):22-27,103,104
2012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疲软,国际大石油公司经营业绩普遍下滑,表现在:主营业务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油气产量继续下降;低迷的美国天然气价格影响各公司上游经营利润,但下游盈利差异明显;资本支出与上年基本持平,下游投资有所回升;各公司通过加强营运资金管理,财务状况保持稳健,资本负债率有所下降。从发展动向看,对上游资源的掌控仍然是各大石油公司的重中之重,进军新的油气领域成为一种趋势;剥离风险较大的上游业务,转向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致密油交易成为热点;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天然气所占比例逐渐增加;调整资产结构,增强下游业务的盈利性;继续谨慎介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业务;国际大石油公司与国家石油公司、独立石油公司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油石化工业资源与需求的竞争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油气资源相对不足,但油气和石化产品消费迅速增长。中国石油消费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从现在25%上升到2010年30%、2020年50%以上,加大进口石油、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已势在必行。乙烯表观消费量也逐步增加,乙烯装置中 小规模多,竞争能力弱。三大石油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但与跨国大公司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化工管理》2010,(9):5-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成立于1982年,是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之一,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目前已经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等良性互动的产业板块:经营范围实现了从上游到中下游、从国内到国外、从浅水到深水的三大跨越;  相似文献   

10.
当下,全球深水、超深水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公司跨国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在分析巴西国际油气合作基础、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全球主要深水油气资产的单桶盈亏平衡油价,认为巴西深水-超深水极具勘探开发成本优势。对比分析6大国际石油公司和中国石油公司在巴西的布局策略,认为中国石油公司在作业者身份获取及勘探资产部署两方面有所欠缺。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石油公司在巴西的投资策略,即通过深化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的战略合作,将巴西项目打造成海外深水石油核心产区。具体措施包括:提前购买多用户地震数据,超前评价,有效支撑未来永久招标模式的投标决策和优质项目获取;通过参股、联合作业到独立作业“三步走”战略,补足深水作业短板;以多种方式获取勘探开发各类资产,快速培植核心产区。  相似文献   

11.
燕菲 《国际石油经济》2013,(Z1):141-147,215
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NOC)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2012年以来,受益于高油价,资源国NOC收入持续增长。资源国NOC继续加大上游勘探开发投资力度,普遍制定了油气投资计划;在发展常规油气资源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海上深水、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重视发展天然气业务,根据自身情况增加天然气项目;利用资源优势,加强下游业务投入,提高资源价值,积极扩展市场,努力寻求与亚太等发展中油气消费大国的合作。另外,部分资源国对NOC的管控出现放松的趋势,试图通过市场化为本国NOC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国石油工业综述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10年,中国石油工业再创骄人业绩国内原油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天然气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两位数增长;炼油总产能突破5亿吨/年;油气管道总长度达到约8.5万千米,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基本形成;国际合作快速拓展,权益油产量首破6000万吨;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和炼化对外合作项目明显增加;各石油公司与地方政府及相关企业的战略合作继续加强。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整合资源,一批专业性公司或研究机构相继成立;石油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数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大奖。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发展质量大幅改善,规模实力、盈利能力和在世界大企业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及更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实践中,外国石油公司在哈萨克斯坦获得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权较常用的方式主要有:政府招标、公司转让和资产转让。通过投标方式获得油气勘探开发权是目前在哈境内较为通用的获得油气勘探开发权的方式,但目前已不如上世纪90年代那样容易且条件优厚了。随着哈经济发展及国际石油价格的飙升,哈政府不断修订本国的能源政策,并调整政府合同中的财税规定,以此加强对本国油气资源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通过投标签订新的油气勘探开发合同,石油公司也将举步维艰。以资产转让方式获得油气勘探开发权也面临着相同的局面。通过公司转让是外国公司进入哈油气市场的一条捷径,可以避免与政府谈判合同条款,保持了原合同规定的优惠政策。中国公司从1997年开始进入哈油气市场,其油气勘探开发权基本都是通过公司股权转让方式取得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重点天然气工业基地以天然气生产为主的千万吨级大油气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地区公司,主要经营四川、西昌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气集输和销售,以及与之配套的装备制造、生产服务和矿区服务等业务。截至2008年底,公司拥有员工3.9万余人,资产总值超过574亿元。2008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0.6亿元,位居  相似文献   

15.
埃克森美孚公司在储量最为可观的哈萨克斯坦卡沙甘和田吉兹油田中分别拥有18.52%和25%的份额,因而在国际石油公司中亚地区权益油气储量排名上位居第一。未来五年,雪佛龙、BP、埃克森美孚、埃尼和日本INPEX等国际石油公司在中亚地区的权益油气产量将稳步上升,其中雪佛龙公司因在五大油气田开发项目的三个中拥有10%~50%不等的份额,其权益产量和油气资产商业价值两项指标位居该地区国际石油公司第一。若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能按计划开发和投产其在土库曼斯坦获得的巨大的天然气发现,该公司的油气权益产量排名将从2006年的第22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六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2006年中亚地区油气权益产量排名中位列第二,但由于目前从事的主要是老油田开发项目,产量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中东北非地区油气上游发展出现新看点.一是北非地区勘探活动取得较大突破,获得一批包括埃及Zohr巨型气田在内的勘探突破;不同区域内原油和天然气开发活动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二是伊斯兰国极端势力肆虐、伊朗核制裁预期终结等一系列地缘政治事件持续影响该区域石油市场.三是多个产油国出台政策措施鼓励上游油气工业发展.四是国际石油公司大幅调整在该地区的投资水平及并购策略.预计2016年地缘政治风险仍将极大地影响中东北非地区上游油气发展;地中海东部区域将成为新一轮勘探活动的热点;沙特阿拉伯瓦西特天然气开发项目等一批大型油气开发工程预期将取得进展;国际石油公司也将进一步调整在该地区的投资和并购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16年,俄罗斯油气工业发展保持平稳,原油产量达到5.48亿吨,比上年增长2.7%;原油一次加工量2.81亿吨,比上年下降0.7%;原油出口量2.55亿吨,比上年增长5.1%.天然气产量640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1%.天然气出口量198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1%;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进展顺利, “北流-2”管道项目成立合资公司受阻,“土耳其流”天然气管道建设签署政府间协议.俄政府调整油气工业税收政策提升财政收入,推行乌拉尔油期货交易,扩大与亚洲国家的油气合作.2017年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将继续好转,GDP将扭转负增长的局面,通货膨胀进一步得到遏制,国内油气产量与出口量会保持平稳并略有增加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国际油价近年一直表现出稳中攀升的特点。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年度油价进行预测,得出油价高位运行的结论。高油价对跨国石油公司产业结构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同国外石油公司相比,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家石油公司在油气储产量、储采比、勘探开发成本等关键指标方面相对竞争优势不明显。国内现有的资源条件具有勘探对象复杂、开发难度大的特点。在高油价时期,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加强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创新以及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是国家石油公司发展上游产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巴黎协定》已于2016年11月4日生效,控温2摄氏度将使全球近2/3化石能源储量得不到开发,导致油气上游投资大幅减少,对油气公司融资造成阻碍.随着缔约国碳约束逐步增强,油气公司将被要求做出碳财务披露,中国公司海外项目运营难度加大.国际石油公司纷纷探寻低碳转型之路,引入碳定价机制,将碳成本纳入项目投资计划,加大天然气和新能源业务投资比重.2017年,中国碳交易市场将全面铺开,石化、化工企业将被首批纳入碳配额体系.建议中国石油行业高度重视《巴黎协定》的影响和碳排放权的价值,制定低碳发展战略;各石油公司逐步建立碳资产管理体系;将碳成本纳入项目投资决策,以节能管理促进碳减排;积极参与电力和船舶行业的碳标准制定,建立碳交易能力.  相似文献   

20.
亚瑟·安德森公司对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备案的231家石油公司的油气储量数据、经营及财务状况进行了第17次年度调查。结果表明:1995年大石油公司和独立石油公司基于对石油工业远景的乐观分析而加大了勘探投资力度和对技术开发的投入,从而使油气的储量重置成本持续9年下降;产量替补率有所增长,生产成本降低;美国国内石油探明储量稍有下降,而美国以外地区保持了1992年以来的增长势头;天然气探明储量在美国国内、国外均保持了增长。这表明油气勘探与生产达到了15年来的最好状况,预示着国际油气勘探与生产领域将出现强劲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