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2015、2017、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测度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结合省级层面数据测度数字乡村发展指数,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过内生性处理、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非农就业转移在数字乡村发展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数字金融素养和政府支持水平起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提升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条件背景下存在差异。为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应加强农村数字基础条件建设,增强数字要素赋能作用,提高农民数字金融素养,建立系统有效的政府支持机制,打通数字乡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2.
数字技术是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先导力量,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是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相互交汇的融合点,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新机遇,成为乡村文化生产、传播以及乡村文化资源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的重要手段。数字技术在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针对乡村的数字设施、村民数字素养能力、数字人才和数字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加强农村数字设施建设、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加大农村数字人才引进、推动农村数字政策完善等方面来解决现实难题,从而更加充分地释放数字技术的赋能空间,激发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更好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3.
随着河南省乡村数字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电商赋能数字乡村发展的潜力虽然已经明确凸显,但是同样也面临一些不足。本文以数字乡村建设为背景,分析了农村电商对河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农村电商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数字乡村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杨子娴 《中国外资》2022,(24):78-80
<正>针对互联网金融助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困境,我国应加强农村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加快农村信息化、科技化,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022年4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指出要充分发挥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驱动赋能作用,加快构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经济体系,推动数字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催生了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该模式以旅游业为主、农业为辅,以旅游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由单一结构转向多元化结构,以农民增收带动农村发展。论文采用2011-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探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制以及理论逻辑,通过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农旅融合以及乡村振兴三个主要变量的发展水平。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引入农旅融合中介变量,借助中介模型验证数字经济通过间接促进农旅融合新产业模式兴起带动乡村振兴。实证回归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对西部地区的作用效果大于中部和东部地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结果依然显著。2.间接影响机制分析显示,农旅融合在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间接影响机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生态、治理以及生活方面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乡村产业的影响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道路是乡村振兴的新方向,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基于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采用(异质性系数)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促进了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乡村振兴,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第二,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增长极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促进乡村振兴。第三,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有所差异,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空间溢出效应最强的作用距离为200—300km,衰减边界为1500km。第四,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和省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产生正向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没有明显的空间溢出。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而中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对东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没有明显影响。中西部地区各省份数字经济对邻近省份乡村振兴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强于东部地区各省份。  相似文献   

7.
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我国农业领域资源要素重组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研究表明,数字经济能从产业成本节约、产业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融合促进四个方面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但同时也在数字化支撑环境、人才支撑能力、数据共享流动机制和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振兴衔接的保障体系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现实制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突出问题导向,通过补齐基础短板、完善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支撑环境,注重人才培养、强化乡村产业振兴的数字化人才支持,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健全乡村产业数据共享流动机制,以及强化多元保障、提升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衔接水平等来提升数字经济赋能效率,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8.
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显著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且数字乡村建设四个子维度均能够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缓解城乡要素错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来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异质性结果表明,相较于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在非粮食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最后,围绕加快数字乡村建设、制定差异化策略以及优化城乡资源配置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邵佳琦  王阳 《浙江金融》2023,(10):27-42
农村消费扩容升级为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家庭消费升级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文利用2019年CHFS的农户调查数据,在考虑和修正样本选择性偏差的基础上,采用内生转换模型(ESR),从数字终端使用视角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的消费升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反事实框架”下的估计结果发现,作为“新农具”的数字终端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的消费升级,在重新定义因变量和核心解释变量后,回归结果依然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终端可以通过增加网购与提高数字金融可得性的渠道助力农户消费升级;风险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终端对遭遇风险冲击农户的消费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弥合乡村“数字鸿沟”是优化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户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0.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兴起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乡村治理的数字化将会成为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对乡村数字化治理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也存在一些困难,本文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比较分析了数字化治理与传统乡村治理的联系,剖析了乡村数字化治理困境以及存在的原因,对症下药,探寻农村数字化治理的...  相似文献   

11.
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数字经济时代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生产推动效应明显,农业数字经济产业化相关政策促进成效凸显,电商助力产业释放活力,着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数字经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着乡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字经济专业人才匮乏、数字经济发展环境缺位等一系列难题与障碍。因此,亟须通过加强乡村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共建共享;加快培养乡村数字化人才,强化乡村产业人才支撑;优化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产业高效发展等多种策略。稳步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包容性增长。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本地区乡村振兴,但对周边地区的乡村振兴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2)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电商发展、赋能增长极和缓解农户融资约束促进乡村振兴;(3)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的地理距离范围、区域和省份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为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优化路径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数字经济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并将研发强度和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作为中介变量探究其中的间接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增强研发强度、提升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间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最显著,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不显著。基于此,应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数字支持;发挥数字经济支持研发强度和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好技术支撑和金融支持;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协调推进不同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普惠金融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圆满实现的重要力量,而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等领域的飞速迭代打破了原先普惠金融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壁垒,为数字普惠金融向乡村拓展、覆盖,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分析我国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方法路径及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了新动能,深刻影响着农民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发挥极大的赋能效应,在“三农”领域推动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进而推动实现农村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为更好地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赋能效应,需要提升农民金融素养和数字技能以弥合鸿沟;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进程来夯实基础;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安全体系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最后要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助力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影响机理基础上,依托2015-2019年我国各省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驱动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我国乡村振兴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在中西部地区,而在东部地区的正向效应不显著。因此,在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实施差异化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策略,弥合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数字经济鸿沟",以数字治理为统筹发展过程提供保障,以助推我国东西部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央网信办等七部委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统筹部署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将是数字乡村全面“布局”和重点“破局”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8.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产业兴则乡村兴。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利用科技优势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完善服务网络、降低服务成本。近年来,我国围绕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探索,但当前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仍面临一些挑战,未来应推动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消费者金融素养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数字化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在当前实践中集中表现为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对乡村社会生活的嵌入,这一嵌入过程促进了数字公共服务和金融服务的相互关联。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整合多方数据且基于对乡村居民公共生活进行数字孪生的技术特性,具有削弱信息不对称、普及基础金融服务、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增加金融产品可及性与针对性的应用潜力。论文通过梳理乡村数字公共服务平台的典型特征,以此为脉络结合供需视角研究数字化公共服务对农村普惠金融的影响,并探讨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反哺效应。研究认为,在适当的政策设计下,数字公共服务与金融服务的有机融合,可以成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20.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有效化解普惠金融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难题,数字普惠金融已成为振兴乡村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数字普惠金融在服务乡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应加强宣传教育,建设乡村数字平台,加大金融产品创新,便捷便利服务乡村,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动乡村经济振兴等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