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以来,浙江在全省层面推广了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从内源式发展转向通过国际产业合作吸纳国际高端项目的开放式发展。浦江县通过积极建设中捷(浦江)水晶产业合作园、打造水晶时尚小镇,有效促进了水晶产业集群的升级。浦江案例充分说明,依托现有开发区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做好“产业、合作、国际”三方面文章,聚焦国际产业合作园寻求产业国际化发展和价值链跃迁。可成为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6,(3)
中英石油合作呈现出参与企业多、合作范围广等特点,中英石油企业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进入新世纪,面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的挑战,BP携手中国能源企业把合作拓展到国际领域,共同打造油气合作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江苏是中国开展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最早的省份之一,在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政府间产业研发合作共同资助机制、共建创新合作共同体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双方的合作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创新载体平台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研发合作缺乏精确性,企业参与度不够,合作集聚和联动效应不明显。本文基于江苏与中东欧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优势与合作领域分析,提出双方在数字技术、新能源产业和汽车产业、三大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结合江苏建设中国-中东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实践经验,提出未来在促进双向技术转移合作和加强创新合作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合作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东欧国家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门户,全区域16个国家均被纳入“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成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经贸往来、双边投资、产业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容忽视的是中东欧国家国情复杂,差异性大,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不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应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精准合作”,采用分层分类合作模式,从构建全球生产网络、输出电子商务模式、开展市场贸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建欧洲生产基地、推动人文互动交流六方面,开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精准合作”,助推我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正>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向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这一目标已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所做的《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中提出,目前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强调要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这为中国学术界开展合作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经济纵横》2021,(2):90-96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同为重大国家战略,给琼粤港澳合作带来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谋划两大国家战略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开放新高地,是实现区域互补共赢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的重要路径和迫切要求。从全局视野谋划、布局、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可采取共同拓展经济腹地的联动模式、打造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联动模式、总部(海南、香港)+基地(珠三角地区)的联动模式。为实现国家重大战略融合发展,放大叠加效应,应构建政府合作机制和利益协调共享机制,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特色产业集群、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统筹联动发展,加速"大湾区+自由贸易港"的城市群和产业集群联动,推进产业格局和分工体系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中东欧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自2012年开始建立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16+1合作机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16+1合作机制的不断推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的趋势与特点,根据有关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发展,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新变化,我国必须推动新一轮开放以抓住当前全球贸易体系重塑和国际经济治理完善的新机遇。内陆沿边地区的开放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内陆沿边地区的开放水平需要对开放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从而全面地激发内陆沿边地区开放的活力,提升开放水平,形成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内陆地区开放应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动内陆地区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内陆自由贸易园(港)区建设,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平台;完善内陆"无水港"建设,搭建内陆对外开放新载体。沿边地区开放可选择区域协调、互动与联合导向模式;偏重于自身功能、作用导向模式;偏重于资源和市场的定位导向模式;偏重于产业基础与带动辐射作用导向模式。  相似文献   

9.
当前正处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攻坚阶段,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也在努力寻求突破口.2016年在G20峰会和农业部长会议上,农业价值链多次被提上议程,借此契机,中国正好与中东欧国家加大农业价值链的合作、发展价值链融资模式和电商平台.本文为了探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之间的农业价值链问题:首先,梳理出农业价值链理论的发展脉络;其次,联系中东欧国家经济转轨后的农业概况,分析将中东欧国家纳入我国农业价值链体系的必要性;再次,将结合电子商务平台和价值链融资新趋势,提出双方跨国农业价值链合作的具体做法;最后,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2016年以来全球贸易摩擦的不断加剧和2019年底至今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持续蔓延对全球价值链协作造成双重冲击.对此期间相关国家间关税水平和进出口数据变化的分析,以及对各国政府出台的产业政策的比较研究表明,在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下,全球价值链出现重构趋势,一些国家的政府越来越将国际政治、国家安全和社会应急考虑置于经济利益考虑之上,积极推动部分产业链回流本国,追求供应链的多元化,加强对本国相关产业的保护.美国出于维护其世界头号经济强国地位的考虑,更是企图对中国进行全产业链封锁.面对这些挑战,我国亟需制定新的有针对性的全球价值链战略,积极采取稳链强链补链措施,稳住低端产业、强化中端产业、补齐高端产业,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巩固和发展全产业链优势,确保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巩固亚洲价值链命运共同体;大力发展壮大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价值链;以合作共赢理念处理与美国等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关系,强化全球价值链相互依存度.  相似文献   

11.
1989年以前,欧盟的一些成员国已同中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建立了科学技术联系。1989年以后,特别是1992年以后,欧盟开始对中东欧国家以及前苏联新独立国家实施技术援助与科技合作计划。起初,欧盟开展同中东欧国家以及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的目的一是从这些国家特别是从独联体国家获取技术,二是力求避免这些国家的科技人才外流到其他地区。从1994年起,欧盟开始实施东扩战略。也正是从那时起,欧盟便将其同中东欧以及独联体国家的科技合作作为其东扩战略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外,作为入盟条件之一,欧盟还要求中东欧入盟候选国在科技领域实…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开始逐步复苏,国际产业布局和分工面临新的调整,各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趋势逐步显现,中国企业也在加快融入到这一合作中去。  相似文献   

13.
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旋律.在俄罗斯东部开发和中国打造"一带一路"北向通道的大背景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正在形成.本文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一带一盟"建设、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及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等新优势出发,系统论述了中俄区域经济共赢的新亮点,即随着中国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东部两个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将会不断创新,双方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企业的日益壮大,中国所引导的“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外贸企业所遵循、所倡导的一项致富之路,中国东盟贸易合作有利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交往与文化之间的交流,更有利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有效发展与创新,宁波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也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然而然的也会受到中东欧国家经济贸易的影响,成为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伙伴.近年来,虽然宁波在中欧国家贸易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但是也存留很多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随着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开始逐步复苏,国际产业布局和分工面临新的调整,各国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趋势逐步显现,中国企业也在加快融人到这一合作中去。同时,随着中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也迫切需要按照国际惯例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开展全球化生产和经营活动。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对外投资依然会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区域间产业的协同发展,各产业或产业群相互协调合作最终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文章认为可以通过多学科融合、多方法交叉和国际比较研究等推进产业协同研究的深入开展,探索区域产业协同的有效途径,以推进区域间的合作与共赢.  相似文献   

17.
中东欧16国地处“一带一路”沿线。自2012年的“16+1合作”框架开启其与中国的产能合作步伐以来,双边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典型的集聚效应,不断完善的双边产能合作保障机制对双边产能合作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但双边产能合作在国际上遭遇逆全球化的影响,亟待改善的中东欧国家的经营环境也为双边合作带来了挑战。因此,多维度的思路对于保障双边产能合作的推进意义重大,在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产能合作过程中,如果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以“窗口期”为契机,以风险管理为抓手,并以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保障,一个“双赢”的产能合作局面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到2010年5月,中国与世界银行携手合作了整整30周年,形成了互相促进、互利共赢、互为伙伴的共同发展模式。世行主要通过贷款合作、知识合作以及国际发展合作对中国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反过来,中国也通过资金支持、经验分享和积极参与世行改革和决策来帮助世行更好地落实其减贫和发展宗旨。本文梳理了世行对中国的发展贡献,分析了中国对世行的回馈支持,展望了两者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定位及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能源合作是保障全球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中国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应从战略高度把国际能源合作纳入国际经济合作的大框架中,取得包括能源合作在内的国际经济合作的更大飞跃.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定位应紧紧围绕维护中国国家利益这个核心,在确立中国能源利益的前提下,在进行利益博弈和利益平衡的过程中,尊重各国国家能源主权,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中国在国际能源合作中的策略选择应包括多层次的合作对象、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多渠道的合作形式、多领域的合作内容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与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是中国进行国际合作的宗旨。目前中国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具有对外投资的实力和愿望。亚洲发展中国家普遍基础设施状况较差,但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已进入到基础设施大发展阶段,这方面资金需求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