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科技园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鹏 《华东经济管理》2003,17(4):157-158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大学科技园的发展经验,认为在大学科技园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必须及时建立企业化的运作模式。针对我国大学科技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如何将国外先进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大学科技园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是关系到大学科技园发展成败的关键。而在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模式确定之后如何保证大学科技园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是摆在科技园决策者面前的又一个问题。我们从政策工具、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许春 《科技和产业》2022,22(10):1-9
从创业活动角度对中国地区之间大学技术转移绩效不平衡现象进行解释。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各地区大学技术转移综合绩效进行测度,利用中国省级地区层面数据检验大学知识生产、创业活动以及大学技术转移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学知识生产较多的地区大学技术转移综合绩效也较高,大学知识生产促进了大学所在地区的机会型创业包括大学科技园知识型创业和正规组织创业,但是不能促进必需型创业;机会型创业在大学知识生产和大学本地技术转移之间扮演部分中介作用。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科技园在世界各因的名称有所不同,但大都指蛋白质与功能相似的由大学主办,或政府主办,或大学、政府、社会力量共同主办的园区。大学、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在该地域集中,以大学 科研开发力量为主体,产生并孵化科技成果,从而促进科研析商品化、产业化。大学科技园是一类特殊的“孵化器”,即依靠高等院样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研究开发条件,利用高新区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软硬环境,促进高等院校的研究成果商品化,不断创立高新企业及开发高新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2007,(3):143-143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首批试点及首批授牌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2003年,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全国首批22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中期评估中取得良好成绩,名列第8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产业》2007,(2):81-81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与四环路交汇处.地处中关村科技园核心区,这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各类人才云集.研发设备先进。借助优越的地理环境、浓郁的创业氛围。母校的学科优势、政府的政策体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园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2005年12月被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7.
大学科技园作为西方"舶来品",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渐认识,逐渐探索的发展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大学科技园这一新的创新载体在我国正式开始实践,经历了自主发展、不断壮大2个阶段,大学科技园各创新要素不断地丰富扩展,融合改变,形成了中国大学科技园特有的特色,梳理大学科技园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有利于提高对大学科技园的认识,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提供借鉴。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加快大学科技园发展步伐——大学科技园工作座谈会召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大学科技园发展步伐──大学科技园工作座谈会召开本刊记者:刘如臻从1988年中国第一个大学科技园──东北大学科技园创立至今,中国的大学科技园已经历了七、八年的风雨历程。为了总结、交流大学创办科技园的成功经验,研究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  相似文献   

9.
浅谈外国大学科技园对我国高校创办大学科技园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享有“硅谷之父”的弗雷德里克·特曼教授首先提出了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的创意,造就了神话般的硅谷奇迹,标志着大学科技园这种将教育、科学与工业紧密结合起来的新的经济现象的产生。一、外国大学科技园的基本情况大学科技园的称谓在各国是不同的,英美等国称之为科学公园或研究园;日本称之为科学技术园区或研究开发产业复合体;韩国称之为研究团地;瑞典、比利时等称之为研究村或工业园。大学科技园目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1986年在美国召开的首届国际科学公园学术讨论会上,认为那些已…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产业》2007,(2):88-88
新疆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01年12月12日,2002年5月27日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认定为自治区级大学科技园.2005年12月14日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新疆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以新疆大学为主、联合新疆区内其他高校共同建设的“多校一园、一园多点”的大学科技园,同时也是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个区外园。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7,(3):140-140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为了集中展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成果,本刊特精选部分优秀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大学科技园》栏目中予以展示,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科技园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在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大学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期双创背景下,围绕大学科技园的定位,服务高校改革发展,在"双创"活动和"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发挥作用,需要总结经验,以问题为导向,对于大学科技园的评价指标体系做进一步探讨,以推动大学科技园健康、可持续、规范化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理念上的多元化发展,国内外众多大学的成功良性发展更是证明了大力促进大学技术转移是一条有效可行之路。本文通过对国外大学的观察研究,指出大学技术转移的作用和意义之重大。高校自身采取一些方法确是能够解决自身的诸多问题,并能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困难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07,(2):83-83
吉林大学科技园成立于2000年8月.2001年4月与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签订《共建吉林大学科技园协议》,5月注册吉林大学科技园发展中心.2002年5月经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启动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2003年被正式授予“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  相似文献   

15.
世界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世界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大学拥有丰富的人力、智力、科技资源,建立大学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最终发展社会生产力,已成为国际的共识。本文就世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及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科技园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功能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科技园聚集了大学的高技术人才,吸收大学科研成果进一步孵化,成为区域内较典型的高新技术创新源,具有很强的创新扩散和技术辐射功能。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科技园特有的创建模式与运作机制,使其在区域创新系统中发挥着连接各创新主体,整合各项科技资源,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巨大作用。目前,对大学科技园在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主要功能进行明确的定位,是推动大学科技园和区域创新两方共同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产业》2007,(2):80-80
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为了集中展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成果,本刊特精选部分优秀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国家大学科技园》栏目中予以展示,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大学科技园小企业集群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企业集群是指相关产业的一群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建立起来的组织。  相似文献   

19.
创造大学科技园辉煌的明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工作有了长足发展,高等学校已经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方面军。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进一步动员全国高校积极参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化,培养大批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面对重要的变革时期,高校必须勇于肩负责任,发挥作用。我们办大学科技园,就是要在国家的层面上,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强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强金融资本与高校技术的结合;进一步推动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大家要认识到建设和发展大学科技园不是搞几个校办产业的问题,它涉…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7,(3):142-142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科技园)以浙江省大学群体为依托.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受浙江省大学科技园领导小组领导。2002年10月被浙江省科技.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为省级大学科技园:2005年12月被国家科技、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