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康理论,是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概念,它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  相似文献   

2.
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得失的基础上,习近平着眼于推进党执政能力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为什么要认识、遵循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怎么样认识、遵循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结合起来,形成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的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问题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浙江作为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应按照十六大的部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不仅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而目也是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描绘了我国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宏伟蓝图,制定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把《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围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个主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现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努力奋斗。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牢牢抓住并正确加以解决的根本问题。只有实现了9亿农民的小康,才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只有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才有全国的现代化;只有实现了农村的全面进步,才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经验证明,要发展农业,建设农村,一靠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二靠广泛应用先进科学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号召。黑龙江省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党委做出了“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第一要务,为加快垦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而奋斗”的动员令,垦区人民正大踏步地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一、垦区小康建设的回顾根据国家有关部委1991年制定的16项小康监测指标测算,垦区到2000年小康目标完成情况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524元(相当于1118美元),农场职工家庭人…  相似文献   

9.
粮棉主产区小康建设的对策思考王孝忠农村小康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总体反映。人民生活逐步达到小康水平,是9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实现全党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大事、是整个农村工作的大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常...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个科学理论体系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的理论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占有重要地位。 邓小平同志坚持和科学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是基础的这个基本原理,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农业思想。他提出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的思想与理论。这套理论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规划出了总体蓝图。  相似文献   

11.
学习十六大精神全面实现农村小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大是一次团结、胜利、催人奋进、继往开来的大会。十六大就新世纪我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给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 ,为新世纪头 2 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描绘了宏伟的蓝图。一、小康社会与现代化(一 )小康和小康社会小康是一个充满传统文化色彩的概念。据考证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 ,其中有“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意思是说 ,人们有劳有逸 …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发展创新的重要里程碑.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三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指导方针、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进一步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时俱进地构建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决农民增收困难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阶段,农村的任务尤其艰巨。应当看到,虽然长期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缓解了,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根本扭转。我国的现代化不能只建立在城市现代化的基础上,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不能脱离农村,没有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亿万农民富裕起来,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全面实现农村小康,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因此,我们必须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农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为我们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经济的繁荣,就不可能有国力的增强;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各级农业部门肩负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这一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一定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战略机遇,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创新,使农业发展有新思路,农村改革有新突破,农业对外开放有新局面,农业和农村经济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经济问题》2021,(9):36-4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小康理念从千年梦想到百年目标,小康社会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探索,小康进程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论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建设实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辉历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的经验启示可以提炼概括为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坚持以科学理论作为指引,坚持强化各方面制度保障,坚持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提出来,指明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方向。“全面”就意味着要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从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富”走向全面的“大富”。我们认为,以欠发达地区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中介手段,一方面推动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加快发展;另一方面,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一个致富的榜样和操作的范本。这样,最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会逐步实现。浙江省作为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省份,虽然其经济总量在全国居前列,但其内部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尽相同,特别是衢州…  相似文献   

17.
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转化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工作方法。自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多年,我国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活力,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进一步总结经验与教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张晓雯撰写的《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及其实践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从新中国成立起,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将经历三个历史时期。在完成这个历史进程后,我国将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入社会主义中等发达阶段。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历史时期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我国当前所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亦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阶段。"四个全面"是这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根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9.
“次发达”、“欠发达”等字眼,在一些领导讲话中频现,似乎是为了提醒本地干部群众认清现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但是笔者以为,“次发达”或“欠发达”的帽子戴在这些不久前才勉强基本达小康的地区并不恰当,苏北部分市县真要达到“次发达”或“欠发达”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对“发达”、“次发达”、“欠发达”这几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丘晓华在解读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蓝图时,做了很明晰的表述:“虽然过去的2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增长9.3%的高水平,但毕竟我们人均GDP刚刚临近1000美元,无论是与人均3万美元的发达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誉为世纪之交的盛会。它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次历史性盛会。江总书记所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充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她必将率领十二亿人民奔向灿烂辉煌的明天。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旗帜和形象。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才能把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