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化、本土化和短链化的发展趋势,“断链”“脱钩”的风险不断增加。数字经济主要是通过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平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及产业生态圈建设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产生影响。因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提升可以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优化产业升级,以数字技术的嵌入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2.
葛璇 《中国商论》2023,(24):56-62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存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非线性影响假设,利用2008—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政府干预程度两条路径间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存在非线性影响,且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干预程度能够强化这一效果;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加快推动城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干预程度的间接驱动作用、制定差异化城市经济韧性发展规划等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金融已成为新时期推动产业链韧性提升的关键内驱力。基于2012—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门限效应模型,考察数字金融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对产业链韧性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金融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在不同分位点处存在显著差异,伴随产业链韧性提升,数字金融作用效应逐步降低;中介机制检验发现,创新要素配置是数字金融影响产业链韧性的重要渠道;调节作用检验发现,市场分割对数字金融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金融监管对数字金融与产业链韧性的关系发挥U型调节效应。我国应积极加大数字化投入,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等部署资金链,建立和完善金融资产信息库,推动金融业务数字化进程;加快落实、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进程,破除地区间市场壁垒,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快数字金融监管体系变革,逐步优化金融监管交叉性强、重复率高的环节,提升数字金融监管质量和监管效率;完善创新要素配置,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产业链韧性提升夯实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4.
陆柏丞 《消费导刊》2022,(15):136-139
随着各城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能够衡量城市承受冲击能力和恢复发展能力的城市经济韧性成为研究的热点。数字金融能够改善传统金融服务,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为经济稳定运行做出重要贡献。但数字金融如何影响城市经济韧性,有待进一步分析和证明,本文通过结合了数字金融和经济韧性的概念,阐述了数字金融对中国经济韧性的...  相似文献   

5.
陈婷 《全国流通经济》2023,(22):148-151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链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字化转型在运行新动力、提升供需匹配精准度、拓宽供应链网络布局层面助推产业链韧性提升。目前,我国产业链由于产业基础能力薄弱、要素市场化程度低和基础创新能力不足仍存在“断点”“堵点”“短板”等问题。鉴于此,应依托数字化转型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平台支持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借助产业集群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补链强链稳链,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早日实现对产业链的自主控制。  相似文献   

6.
李智 《商展经济》2024,(7):38-42
本文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显著促进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分析后,结论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技术创新在数字普惠金融与城市经济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能强化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影响;异质性结果表明,在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城市和“宽带中国”试点城市中,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地区拥有资源配置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中心和数字金融航运中心等优势,在服务保障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和安全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目前,长三角地区部分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存在成本上升、过快“去工业化”、局部产能过剩等风险,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建议,长三角立足更好服务保障国家的战略高度,率先构建自立自强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协同保障体系,强化产业根基培育本土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加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防范管控,统筹产业资本输出与产业链核心优势重构,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文从数字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系统的特点出发,分析了人力资源系统韧性的概念、特点、评价方法和治理策略。根据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加强技术投入与更新、提升数据能力与安全防护、加强人力资源交流互动、积极引进高质量人力资源等策略,能够有效发挥数字技术优势特点,实现对于人力资源系统的有效优化和科学管理。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环境深刻变化,传统制造业关键技术环节、数字化转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供应链韧性的发展。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应用数字技术,不断打破传统的制造流程,为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助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推动供应链朝着更加稳定、完整、强大的方向发展,早日实现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0.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本文以汽车产业链为切入点,采用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国HS6位产品—来源国—省份维度的海关进口数据,构建并测度了产业链安全指数,准确评估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安全现状,并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深入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链安全的影响,从而为保障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发现:第一,基于对汽车产业链安全的评估,整体上,我国汽车产业链对进口中间品的依赖度较高且趋于集中,产业链风险存在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区分上、中、下游来看,中游风险相对较高,且呈现出更为突出的动态不稳定性特征;第二,从省份来看,中间品的进口规模效应较为突出,即各省进口规模越大,汽车产业链的安全性相对越高;第三,从国别来看,来自资源型国家(地区)和电子产业发达国家(地区)的进口风险相对较高,其中自澳大利亚等七大经济体的进口面临着进口规模与产业链风险双高的问题;第四,从细分产业链环节来看,上游的模具制造、光伏设备以及中游的汽车整车制造等环节面临的产业链风险相对更高;第五,新冠疫情暴发显著影响了我国的汽车产业链安全...  相似文献   

11.
12.
数字经济发展重塑了劳动资源配置方式。本文基于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提升企业的劳动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劳动配置不足企业的劳动资源配置效率。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等途径,提升企业劳动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促进劳动力的跨地市流动。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载体三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技能三个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三个层面就业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推动就业结构向着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呈现出正U形特征,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相对减少了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就业.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终将促使就业结构制造化、高技术化与高技能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中介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表现出增益效果,即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存量跨越某个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应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与市场机制,进而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劳动力要素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与融资渠道等方面应适当放宽限制,加快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优势,实施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同时提升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可行的人才培育和评价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可靠人才队伍,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14.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研究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智慧物流显著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在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和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具有时间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在样本期后期(2015—2021年)、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智慧物流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缓解行政壁垒,促进市场整合,从而增强产业链的资金可得性和上下游关联关系,提高产业链韧性。因此,在我国产业链韧性需要迫切提升的关键阶段,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完整且有韧性的产业链;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市场整合作为提升产业链韧性的着力点,更好发挥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载体三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技能三个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三个层面就业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推动就业结构向着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呈现出正U形特征,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相对减少了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就业.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终将促使就业结构制造化、高技术化与高技能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中介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表现出增益效果,即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存量跨越某个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应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与市场机制,进而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劳动力要素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与融资渠道等方面应适当放宽限制,加快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优势,实施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同时提升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可行的人才培育和评价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可靠人才队伍,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识别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出口韧性的因果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显著提升企业出口韧性,这一结论在使用工具变量、改变关键变量衡量指标、改变回归样本、排除其他竞争性解释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显示,成本节约效应和国内价值链延伸效应是数字经济提升企业出口韧性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东部地区企业、一般贸易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数字经济对企业出口韧性的提升带来的是“数字红利”而非“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内涵入手,阐述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基本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设我国出版产业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19.
在我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3—2020年我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经验数据,利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技术创新视角探讨产业数字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数字化能显著增强城市经济韧性;产业数字化对城市经济韧性的积极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业数字化通过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城市规模异质性,即产业数字化通过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正向促进效应在中小城市比在大城市更强。为增强城市经济韧性,要通过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能级,推动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发挥大城市辐射作用,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中小城市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研发程度,鼓励各行业产业交叉重组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数字化与技术创新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数字技术和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成为推动全球产业链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力量。首先分析了数字贸易对全球产业链位势的影响,包括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企业效率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然后,探讨了数字贸易促进机制,包括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贸易规则等方面的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动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和全球产业链位势提升,包括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经济创新企业和改进数字贸易规则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