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同富裕既是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从根本上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区别开来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历经了第一个百年的艰辛探索并创造了小康社会的中国奇迹。继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利完成,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条件下继续向着共同富裕伟大目标前进。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纵深理解和把握,能够为我们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及共同富裕实质性进展的取得提供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不懈追求。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从生成逻辑上看,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对马克思主义财富观的继承、是对“先富后富”理论的有效衔接,并成为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力量。从作用机理上看,两者之间的内在耦合性表现在中国特色第三次在弥补分配不足中推动全民共富,在涵养向善文化中促进全面共富,在吸纳社会成员参与中助力共建共富,在不断促进社会公平中实现全程共富。从显著优势上看,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的主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是以人民为中心,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百年征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社会摆脱了贫困、跨过了温饱、实现了小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生动诠释。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脚步并未停歇,仍在向前推进。因此,在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探索共同富裕之路留下的历史经验,进一步思考新时代共同富裕所面临的新挑战,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肖凯强 《新经济》2022,(2):79-84
实现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和方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在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回望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道路的艰辛探索,我们可以看到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  相似文献   

5.
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比大,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是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建党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对如何消除农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久久为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消除农民土地生产资料绝对贫困到解决农民生活资料绝对贫困,中国实现了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伟大目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农村反贫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农村反贫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总结提炼其中的理论结晶、治理方略和宝贵经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可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赓续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共同富裕伟大实践的百年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共同富裕实现规律认识的深化细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理论和实践,特别是审视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语境和新要求,不仅有助于深入全面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思想要义,提炼共同富裕从构想到实践的动态演进逻辑,而且有助于准确把握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7.
共同富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发展的一个亮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共同富裕问题从“本质要求”上作出重要论断并反复强调,恰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征程上对“共同富裕”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重点表达。共同富裕理论,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不断深化和创新发展的,是新时代十年的显著标识;同时,这一理论也是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实践不断展开和深化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逻辑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逻辑的必然结论。这一理论的创新发展,深化了毛泽东等人对走向共同富裕目标的设想,深化了邓小平等人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设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创新发展,包含了新时代如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理论原则、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包含着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所要明确的目标导向,也包含了从民生问题入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当然,扎实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才能不断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当前的国内外实际而作出的论断、提出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三新”发展观,“三新”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均具有重大作用,如以“三新”发展观引领共同富裕是遵循中国共产党在建党百年中形成的经济发展观、财富共享观和政治经济学创新的人民观等理论逻辑,这就决定了其实践必然能够助力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而且其也具有引领共同富裕的优势,如其具有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优势、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优势和新发展格局的任务引领优势。基于此,应在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实践方案:以新发展阶段的方位优势促进共同富裕;以新发展理念的思想引领优势促进共同富裕;以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任务优势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汪君 《江南论坛》2024,(2):22-27
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看我国共同富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百年党史可以发现,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经历了条件生成、制度奠基、物质保障和全面推进四个阶段。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仍然明显,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需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给我国带来挑战,这些都构成了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难题。因此,必须在构建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继续推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优化收入分配机制顶层设计和增进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效度等层面着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呈现出条理清晰的逻辑理路:立足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致力于解决新发展阶段贫富差距等新矛盾新问题,是其逻辑起点;以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为理论基石,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了其逻辑传承;从共同富裕“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三个方面展开架构,是其逻辑展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其逻辑主线。  相似文献   

11.
从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角度揭示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内在理论关系,文章提出通过社会主义条件下金融功能属性发挥以及金融本源思想指引实现金融的正向分配效应,从而支持与促进共同富裕实现。根据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经验事实与浙江各地区的具体创新实践,启示经济高质量发展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先决条件,推进共同富裕要通过有效举措“藏富于民”才能熨平城乡差距与收入差距。按照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路径依赖,明确了坚持“党管金融”主基调是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基本行为准则,启示党的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金融赋能共同富裕的实践探索中同样适用,并将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这一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领会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及内在逻辑,对我们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万里长征。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新目标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2021年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征程,在这一阶段将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我们是否已具备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每一个实践探索阶段都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与思想认知进程的一致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经济建设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化总结.从学科体系形成和理论创新看,有三大经...  相似文献   

15.
人民至上,核心在"人民",根本在"至上".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的成功密码.从历史逻辑看,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从理论逻辑看,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的集中体现;从政治逻辑看,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使命追求;从现实逻辑看,人民至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力武...  相似文献   

16.
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成为共同富裕的理论渊源,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因此,深刻总结我国在不同发展阶段对共同富裕探索的经验有助于深化对共同富裕科学内涵的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定力,就必须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秉持公平正义的基础上注重发展的系统性。只有这样,才能在更高起点、更高目标、更高层次上推动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进一步强调了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在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对如期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用文献分析及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从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实现条件、实现途径三个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总结了党100年来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为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发展、创新和检验。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了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也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出动员令,强调指出"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的夙愿,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武强  吴静 《经济问题》2023,(3):9-15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克服了古典经济学以单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社会认识论的片面性,按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人类可以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中国从脱贫攻坚胜利向共同富裕奋斗已经开启了坚实的步伐,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视域下,说明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现实基础和目标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范畴。深刻理解和领悟共同富裕,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及方法出发,对共同富裕的发展规律和逻辑理路予以准确、系统、完整地阐释。从理论逻辑看,劳动是人类社会财富创造的源泉,贯彻按劳分配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实现有机统一,进而揭示出共同富裕是以“劳动逻辑”为基础。从历史逻辑看,通过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通过提出“先富与后富”,为共同富裕奠定生产力基础;通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共同富裕优化生产关系。从实践逻辑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完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