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庆 《生产力研究》2007,(21):22-23
文章从区域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出发,认为四川省通过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了生产区域化水平,扩大了优质专用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但仍然存在区域化布局优势不明显,专业化分工的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化布局,加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力布局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西走廊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水资源利用效率高,土地面积大,具有发展绿洲农业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地区农垦历史悠久,农业产业化水平高,生产的特优农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根据生产性、经济性、发展性原则构建的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河西走廊二十余种主要农产品进行分析,分析结论显示,玉米制种、中草药、草食畜牧业等八种农牧产业具有生产规模、品牌、市场前景等显著优势,是本地区应着力培育和发展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1.农产品质量不高。现在我国农产品数量短缺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 ,但农产品大路品种多 ,优质品种少 ,缺乏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我国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 ,除品种技术原因外 ,还忽视了因地制宜 ,陷入低质农产品大规模循环生产的怪圈。2 .区域结构趋同。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区的要素禀赋差异显著 ,由此决定了农业区域布局应各具特色。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由于强调农产品区域平衡 ,无论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都必须保证粮食自给 ,区域优势无从形成和发挥。随着改革的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业区域布局已…  相似文献   

4.
王健  张征  张正河 《技术经济》2013,32(1):51-58
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以县域为空间单元,刻画了1999年、2007年和2010年山东省农业总产出及五大类主要农产品产出的空间分布模式,并对山东省农业产出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农业总产出的空间分布基本呈"核心-边缘"模式,空间相关性和区域布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的生产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和经济外溢性,肉类生产的上述效应相对较弱。最后提出:在开放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制定考虑空间影响的农业政策,才能真正合理引导各区域农业协调生产,最终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特征越来越突出。在农业市场化的过程中,伴随技术水平提升、交通条件改善,具有一定自然资源优势的农业产地开始专门生产特定种类的农产品,并在互相竞争中形成农业产业集群。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给当地带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如生产者集中采购得到低价格的生产资料,集中销售获得品牌利润,进而带动产业和区域经济高速发展。本文回顾了农业产业集群相关理论,总结了农业产业集群的衡量标准及形成原因,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讨论了产业集群与全球价值链和农产品价格稳定的关系,并对协调产地之间竞争的政策进行了梳理,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涌现的农业产业集群如何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谢莉 《经济地理》2003,23(2):263-266
湘南的农业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以及区位、交通、市场、原有农业基础等均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特色农业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品牌优势不突出等问题,今后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区域比较优势为依托,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优化政策,加大投入,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并调整好特色农业的布局和强化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7.
行唐县既是河北省扶贫开发的重点联系县,也是其主要的粮油产区.近年来,由于受人口不断增加、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等因素的影响,行唐县粮油生产的结构与布局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按照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计算行唐县小麦等4种粮油作物在2000-2010年间的比较优势,提出行唐县主要粮油作物的生产结构及区域布局的思路和建议,为行唐农产品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定位与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彦随  彭留英 《经济地理》2008,28(4):646-649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国家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进一步发挥农区水土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及其精深加工业,提供了历史机遇.文章从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问题分析人手,对新时期区域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战略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提升中部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可行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发展生物燃料乙醇对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分析了不同燃料乙醇发展政策可能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整体和各区域农业生产及净产值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燃料乙醇发展将显著提高能源作物的农产品价格,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稻谷和小麦等粮食安全有一些负面影响;燃料乙醇发展对不同区域及不同农户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多数地区的农业部门都将从中受益,获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各地区在种植能源作物上的比较优势。研究也指出,未来的重点应放在非粮作物以及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技术上(即用纤维素生产乙醇),并且应该提高在这些方面的科研投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一直困挠着我们,影响了永春县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进程。解决的办法是着力解决农产品生产中的结构性矛盾,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一、永春县农业结构调整具有扎实的基础 永春县是全国柑桔生产基地县、乌龙茶出口基地县,全省重点林区县,也是较早较大面积栽培麻竹的县份,食用菌生产一年上一个台阶,是“全国食用菌行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与河南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后河南农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取向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河南农业比较优势,优化农产品品种和质量,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推广绿色食品生产,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为此,河南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农业信息网络;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充分运用WTO框架下对农产品的保护空间。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比较优势与布局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云南省主要农产品生产进行比较分析,为云南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采用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产水平计算规模优势指数、效率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选择云南省优势农产品;并计算8种作物在云南省区域内各市州的规模、效率、综合优势指数,对云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进行布局分析。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县域茶叶产业竞争力分析与优化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是地区农业产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潜力,但挖掘不够、引导不足和信息滞后等因素导致农业产业结构雷同、布局不合理、竞争过度和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突出。为研究如何更好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文章以福建茶产业为例,通过比较优势指数等方法,从县域竞争力测算、空间布局特征分析、茶产业县域选择、优势实力县与意愿选择县的比对和集聚效应分析等方面对福建省四大类别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竞争力和空间结构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四大茶产业品种和区域分布广泛,但大部分县域竞争力不高,优势指数处于1以下,地区影响强品牌不多;同时,各茶产业县域空间布局重复,集聚程度化低,集聚效应弱。研究认为,农业属于弱势产业,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财政扶持引导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意义,为此从扶持前的计划和方向、扶持时的重点和主导、扶持后的效益和反馈等方面提出优化结构布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发展。依据吉林省农业生产结构的现状,结合吉林省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比较优势的位移分析及种植业中典型农作物比较优势的分析,找出吉林省农业生产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该省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而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2011—2015年甘肃省14个地级市的农产品播种面积面板数据,采用地区专业化系数、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及区域地区专业化系数,从产业与地区两个视角研究了甘肃省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甘肃省整体地区专业化水平Fmn系数值均高于0.165,但受到农业政策调整影响,研究时间段内整体趋势存在波动现状;所有农产品中棉花的地区专业化程度最高,小麦、玉米粮食作物地区专业化程度最低;各市区间民族地区的地区专业化程度排列靠前,其与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单一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山东省安丘市大樱桃专业化生产的塑造过程,探讨土地流转制度和政府职能在实现农产品专业化经营中的作用。指出现有的土地流转制度下,只有强化政府的职能才能有效发挥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论述了现有土地流转制度对农业专业化经营的消极影响,同时对发挥政府职能以及如何发挥政府职能对实现农业专业化经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农业产业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家庭经营体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纽带,也是农业与产前、产后部门相结合的纽带,产业化经营方式可以更大规模和更有效地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提高农业和产前、产后部门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水平,改善农业生产和非农部门的收入分配状况。  相似文献   

18.
武金琢 《经济论坛》1999,(11):41-41
随着农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运作环节紧密连接,正在朝着经营一体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原来按照计划经济体制设置的与农业相关的政府机构,已不适应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农业管理机构的改革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一、市场农业要求实行农业经营一体化。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等运作环节,是由不同的经济主体来完成。其中,农产品的生产由农民来实现;农产品加工由加工企业来实现,而且多数加工企业设在城市;农产品的流通由国合商贸部门的销售企业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加大对境外特别是周边国家农业投资力度,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对缓解国内农业生产资源短缺局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东盟国家自然资源丰富、耕地开发潜力巨大,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今后势必成为我国农业境外投资的重点区域。我国应根据东盟各国农业比较优势,对未来东盟各国在我国构建农业境外直接投资体系中的不同角色类型进行准确定位,即耕地开发、战略性农产品加工与高附加值农产品养殖三种类型。同时,在企业与政府层面分别实施投资多元化、生产经营本地化、强化金融、财政、保险支持与建立投资统筹机构等战略。  相似文献   

20.
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当前中越两国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发展战略对接,正积极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农业作为两国跨境区域经济合作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跨境区域一体化合作背景下,中越农业合作既面临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制约中越农业合作的障碍和不利因素。近年来中越在农产品贸易发展、农业贸易自由化、农业跨境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中越跨境农业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健全跨境农业区域一体化市场、跨境互联互通基础设施、跨境农业合作平台和跨境农业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强中越跨境农业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