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全球反倾销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欧:美国是最主要的反倾销手段适用者其他发达成员:反倾销措拖的使用呈不断下降趋势发展中成员:广泛和频繁使用贸易救济措施贸易救济措施仍然是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从“贸易救济措施”作用较为“贸易防卫措施”  相似文献   

2.
紧急与例外--WTO成员对保障措施的运用和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策 《国际贸易》2006,(2):60-63
保障措施与反倾销、反补贴共同构成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措施.通常认为,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针对的是倾销和补贴等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保障措施则不考虑是否存在不公平的贸易情形.因此,保障措施的本质是在紧急情况下的进口限制,是WTO成员在一定条件下免除WTO义务的例外规则之一,由此被称为进口国经济上的一个"安全阀".正是鉴于紧急和例外的特性,WTO成员对保障措施的运用通常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主要贸易大国都将其视为重要的具有广泛影响的贸易救济工具.  相似文献   

3.
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工具变量,汇率变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是汇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逐渐多样化以及反倾销、保障措施使用逐渐的广泛,对汇率传递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到贸易保护政策上来,为此弄清汇率不完全价格传递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发挥汇率传递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国际反倾销的概况近年来,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益明显。反倾销作为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其形式合法,易于实施,能有效排斥外国产品进口又不易招致报复,因而被广泛地使用。反倾销也就成为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个热点问题,欧美发达国家已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WTO贸易救济体系:1995~2010年回顾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构成了WTO多边贸易体制下的三大贸易救济制度和机制。通过对WTO有关这三类措施1995~2010年间的统计资料的多视角分析,我们发现:统计期内WTO成员的贸易救济呈现出"两高两低"的总体特征,且迄今仍以反倾销占统治地位,但近几年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呈上升趋势;从成员使用贸易救济的情况看,G20国家以及欧盟是使用主体,其中印度是全球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最大用户,美国是全球反补贴的最大用户和反倾销的第二用户;而中国则是受全球贸易救济影响最大也最广泛的国家,不仅自1995年以来一直处在全球反倾销第一对象国的"宝座"上,而且也是近年来事实上的全球反补贴的第一目标国。更为突出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还越来越成为保障措施特别是歧视性特保措施的牺牲品;最后,就产业影响而言,全球贸易救济措施的近一半是针对冶金和化工这两大行业的,其中以钢铁冶炼与制品为代表的贱金属及其制品行业受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反倾销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之一,但是反倾销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偏离其最初目的,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不断借“反倾销”的名义,施行贸易保护主义。而且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和遭受反倾销最严重的国家,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欧盟利用WTO贸易保护手段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经贸研究》2000,(10):6-14
世贸组织允许合法实施的贸易保护手段主要有三种: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其中欧盟使用最频繁的就是反倾销。目前欧盟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反倾销机制的第二大使用方,其打击重点为中国、印度、韩国、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贸易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各国的关税税率不断降低,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法律手段,被各国广泛使用,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本从分析我国加入WTO后,面对国际反倾销给我国带来的多种的消极后果,从政府、行业和企业等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积极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05年1月1日起,纺织品配额取消,回归关贸总协定管理体制,国际纺织品贸易管理进入“后配额时代”。发达国家利用“特保措施”、反倾销、纺织品技术标准和生态标准等技术性贸易措施以及区域贸易优惠安排抵制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口的可能性与相关政策。面临新的形势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乌拉圭回合的谈判达成了新的“反倾销守则”,全称为《关于执行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的协定》(以下简称新守则)。它是在欧美国家多年的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的基础上,对“东京回合”后达成的“反倾销基础上,对“东京回合”后达成的“反倾销守则”作了全面修改与补充,提高了透明度和法律上的预见性,加强了程序要求,在各个方面强化了反倾销的纪律。新守则最终将世界范围内的反倾销立法与实践统一起来,大体上改变了各国各行其事的做法。从总体上来说,新守则是顺应了美国与欧共体在反倾销措施的立场,是两现行反倾销法的结合与补充。除个别条款外,新守则基本上倾向进口国的利益,顺应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需求,由于在当今的世界贸易发展中,双边主义或单边主义的各种数量限制措施,“灰色区域”措施受到了有力约束,非关税壁垒措施的减少尤其是进口配额及许可证的逐步取消,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都认识到反倾销措施是控制进口的一种有效、便利的手段。新守则就是在反倾销措施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首选手段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产生的,它更多地代表了反倾销措施适用最多,同时立法与实践也十分完善的美国与欧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美国1998—2007年对外反倾销案的动态面板数据,应用一阶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SYS-GMM)考察其关税和反倾销对被诉国出口贸易和贸易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关税和反倾销措施在被诉国和被诉行业中都存在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其中,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最大;比较关税与反倾销措施对被诉国出口的影响,发现美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远大于关税,表明反倾销措施已经成为美国取代传统关税控制进口的重要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2.
面对国外产品的大量倾销,中国对外反倾销措施的效应是否一定是积极的?这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从贸易转向方面对其消极效应进行了数理分析,并得出中国对外反倾销贸易转向效应的一般结论,这将有利于我们在对外反倾销的实践中适度的运用反倾销措施,更好的维护本国产业的权益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杨韶艳 《财贸研究》2007,18(5):41-45
发达国家一直将反倾销作为最重要的贸易保护政策之一,它们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反倾销措施的使用者。文章从供给的角度探讨了发达国家大量使用反倾销的原因,认为宏观经济失衡的常态是政府供给反倾销政策的外部动因,追求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是政府供给反倾销政策的内部动因,而反倾销相对于保障措施和反补贴的政治成本最小决定了政府必然偏好于使用反倾销。  相似文献   

14.
《进出口经理人》2005,(8):12-12
7月6日,《金融时报》发表“现在是停止对中国反倾销的时候”社论,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对双方都会造成损害。社论认为,英国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提议欧盟减少对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频度,考虑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5.
区域一体化协议(RIAs)根据一体化程度的不同,其竞争规则涉及到对竞争政策的采用、维持和有效执行;取消反倾销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的承诺;对国有企业、垄断及拥有特权和专有权的企业的控制;磋商、合作与协调机制等内容。RIAs的竞争规则可以为制定多边竞争规则提供经验和借鉴。我国应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并通过RIAs中竞争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来完善国内反垄断法体系,为将来的多边竞争协议的谈判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反倾销已经成为WTO各成员国广泛使用的贸易保护手段,它具有形式合法、操作灵活、不易遭到报复等特点。可是,我国却是国际上遭受反倾销投诉最多的国家,其中来自欧美的反倾销最多。美国和欧盟是世界经济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也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他们对华反倾销行为影响了中国产品的出口,同时对双边经贸关系和正常的经济往来有着重要影响。欧美经常以市场经济地位为手段对中国的产品提起反倾销,他们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简称NME;或称国家控制经济、中央计划经济),这是我国出口产品被裁定存在倾销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现行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日落规则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的不必要的延长。改变这种状况,应当首先确立《反倾销协议》在世界贸易体制中作为一种临时性的保护措施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确立日落规则理论和政策依据,才能使其成为一种反倾销措施实施的期限制度,避免反倾销措施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合理性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倾销日益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贸易政策工具,然而由于反倾销而引起的贸易争端和摩擦也逐渐增多。反倾销的核心问题,即反倾销的合理性。从经济学理论角度上证明其合理性,先得确定倾销与种类以及倾销是否公平等。  相似文献   

19.
作为WTO规则所允许的贸易救济手段,反倾销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成为进口国保护本国产业的重要贸易措施。1997年中国首部反倾销条例的颁布与实施,改变了中国长期以来单方面作为反倾销目标国家的处境,中国正在成为反倾销措施的重要使用国家。本文以化工行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反倾销措施对进口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反倾销的调查效应和贸易限制效应对被指控对象国的进口贸易起到限制作用,而贸易转移效应则削弱了这种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贸易中,对出口方的反倾销等贸易救济措施的运用被认为能够为进口方、即反倾销发起者提供有效的贸易保护。但是,如果在对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的分析中同时考量第三国市场,则反倾销的贸易救济效果很可能低于发起者预期。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从第三国市场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对华农产品反倾销的贸易保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反倾销措施使中国受限产品发生了贸易偏转并挤占了反倾销发起方的海外市场,从而降低了美国反倾销贸易救济预期效果。本文的研究从一个新的视角对美中的贸易摩擦和救济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为贸易政策制定及今后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提供了有益的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