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区域发展:从平衡到倾斜从倾斜到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和历史传统不一,经济基础和社会发育水平有别,国家政策倾斜和自身主观努力不同,因而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客观上存在着多层次、多形态的差异性。从客观角度看,我国东、中、西三大...  相似文献   

2.
论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覃成林 《经济纵横》1996,(11):22-25
论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覃成林区域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区域经济的发展既取决于内部的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又受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区域经济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由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状态和区际经济关系构成。本文主要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区...  相似文献   

3.
低梯度陷阱与跨梯度超越--对一个发展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把技术梯度当成后发展地区的跟进接替梯度,会造成低梯度陷阱和落后的增长,显然不符合后发展地区的战略目标,区域梯度差异实质是技术与产业分布与成长的差异。因此,后发展地区要缩小并且消除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只有积极创造条件,以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为核心,实现跨梯度超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重点探讨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作者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区域政策应更多地注重公平目标,对那些需要国家给予援助和扶持的关键问题区域实行“雪中送炭”;梯度理论和梯度推移战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经济技术梯度是客观存在的,但梯度推移战略则是一种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定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日益暴露出诸多缺陷和弊端;当前国家应适时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从过去的注重“就资本转移劳动力”战略逐步转移到“就劳动力转移资本”战略,积极引导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以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成因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总体上呈持续拉大的趋势。不仅从不同省市、自治区来看是如此,而且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来看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彭明 《经济师》1997,(7):7-8
对中国地区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彭明一、关于地区发展战略的理论选择问题地区发展战略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其重要的理论背景之一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不发达国家或地区步入发达国家或地区行列的一门经济学分支。它发源于本世界30年代末...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区域经济布局新特征——兼评梯度推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布局的规模、类型、划分与调整,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与不同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布局呈现出不同的格局与特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不断改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因而深入探讨现阶段中国区域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经济: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萼 《经济学家》1994,(5):108-120
  相似文献   

10.
<正> 区域经济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区域经济问题中,东西部①关系无疑是目前最突出和最重要的。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及不同的发展使命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综合考察可以反映出,我国东西部经济差异不仅是量  相似文献   

11.
12.
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由“三大部”到“三大块”的划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梯度推移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新形势下,如何解决日益加大的地区差距问题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五个统筹”面临的新课题。对此问题,理论界大多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期望通过经济的均衡发展以缩小地区差距。建立在自动平衡倾向的新古典假说基础上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认为,只要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资本和劳动的双向运动最终将导致区域差距缩小。  相似文献   

13.
“崩溃论”与中国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全面地分析了中国面临的诸多问题--发展中国家问题与转轨经济问题,并从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金融四个视角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带着问题增长,在增长中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周新军 《现代财经》2001,21(12):46-50
劳动关系与劳资关系反映了两种不同体制下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体现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关系,而劳资关系体现的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关系。中国转型期经济关系最显著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体制的转型不断地推动着劳动关系向劳资关系的转换,直接原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使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了经济关系的相应变化。相对于农村经济关系,城市经济关系的转化要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导致经济体制的倒退。因此,中国市场化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调整和理顺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6.
白非 《经济论坛》2000,(9):34-35
经济法律关系是经济法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由于经济法律规范的调整而产生的在特定主体之间形成的具有经济意义的权利和义务关系。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法律关系理论产生并且建立于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对计划经济模式下和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职能的差异,缺乏理论化、系统化的论述,使政府机构在市场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难以准确定位。一、原有经济法律关系理论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经济法学理论界一直认为,经济法律关系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前瞻陈栋生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成立至今已经七载,这段期间,我国经济继续在快车道疾进,胜利完成了第八个五年计划,提前五年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1992年初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讲话的发表,如拂面春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考察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东部自身,也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从东部经济增长中得到的益处大于从自身经济增长中得到的益处,这为完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9.
经济平等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被列为地区经济发展三大战略性课题之首.西部大开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早在80年代,邓小平的"两个大局论"就已经为此埋下了伏笔.十五大提出"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更标志着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我们认为.西部开发的目标是缩小东西部差距,这差距源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区域间经济不平等,所以西部开发的实质是解决经济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1、区域问题是我国宏观经济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在近些年来尤显突出,以至于有人提出,如果宏观经济中不引入区域分析,而仅局限在总量分析、结构分析之中,就会影响宏观政策的效应。①但如果考察一下这些问题提出的背景,就会发现与中央投资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