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t Irrigation,即RDI)是在传统的灌溉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方式,其基本概念不同于传统的丰水高产灌溉,也有别于非充分灌溉(NO-Full Irrigation)或限额灌溉(Limited Irrigation)。非充分灌溉放弃单产最高,追求一个地区总体增产,即在水分限制的条件下,舍弃部分单产,追求总产量。调亏灌溉是舍弃生物产量总量,  相似文献   

2.
一、贵州主要粮食作物的增产潜力 作物生产潜力的种类较多,按引入的限制因子来分,有光合、光温、气候、气候灌溉、气候灌溉土壤等,每一种潜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不同。其中:光温生产潜力是指作物在水分、土壤、肥力、农技水平等条件均保持适宜状态时,由太阳辐射和温度决定的作物所能达到的最高产量。它是在最优管理条件下的作物在某地可能达到的最高产量上限;气候灌溉土壤生产潜力是在目前的气候、灌溉、土壤条件下,作物单位面积所能获得的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了解调亏灌溉技术给葡萄生长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大田条件下,将赤霞珠、品丽珠等为试材,测试在灌水量水平不同时对葡萄树进行灌溉,分析比较不同灌水量情况下葡萄生长的速度和品质的区别。分析表明,处于RDI条件时,葡萄树枝生长量非常稀少,副梢发长率也明显下降;不断加大调亏程度时,葡萄树的叶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等逐渐降低,但能明显发现水分能充分利用。数据显示,产量的高低及葡萄果粒的大小和灌溉量的多少没有明显的关系,但是葡萄中的含酸量会下降且还原糖的含量会上升;另一方面表明,种植者想要提高葡萄皮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可以降低调亏灌溉。在节约用水的条件下调亏灌溉,不仅可以提升葡萄的品质,还可以高效地控制葡萄的生长,尤其是用于酿酒的葡萄。  相似文献   

4.
中国收获面积差及其产量潜力情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以提升耕地复种为切入点,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与利用的角度研究我国粮食产量潜力,能为国家科学优化水土资源配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引入收获面积差的概念,在作物单产与耕地面积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从提升复种的角度估算我国收获面积差及其产量潜力。[结果]2005年左右网格尺度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水资源分配情景下,中国可收获面积差在0.135亿~0.363亿hm~2(约合2亿~5.4亿亩)之间波动;第二,与不同农业土地利用水平下可能获得的作物产量相结合,该收获面积差最高可转化成7.4亿t的产量潜力;第三,最实际情况下,通过水资源、作物类型、灌溉措施3方面配置,我国拥有0.135亿hm~2(2亿亩)收获面积差,其可转化为1.17亿t的产量潜力,相对于现实产量5.97亿t,约增产19.6%。第四,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拥有好的水热条件与相对优良的灌溉设施,而该地区较大的收获面积差与产量潜力说明其水土资源利用还有较高的调整优化空间。[结论]粮食总产受作物单产、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等3个方面综合影响,但前两大因素对我国粮食产量潜力的贡献已经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5.
西瓜是西北农村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近年来生产效益不太理想,根据对西北瓜区生产现状的调查,生产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单产较低,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西瓜为高产作物,产量高者亩产可达5000-6000公斤,而目前生产中普遍亩产仅2000-3000公斤。单产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1缺肥少水西瓜为需肥较多的作物,但生产中普遍肥水欠缺,这样就使得西瓜的产量很难提高。2整枝不太理想由于目前栽培西瓜密度较大,大多采用单蔓整枝,有的整枝时将多余枝蔓全部掐除,使营养器官受限,不利于产量的提高。3适期不能坐瓜由于施肥不当或天…  相似文献   

6.
作物的生长、生殖和产量的形成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条件对作物的整个生长过程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只有当作物与环境充分适应协调时,才能达到最高产量。因而科学地分析环境资源的生产潜力,找出各种环境因子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对于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不断提高作物的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临沭县农业主要环境资源概况(-)光太阳光辐射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7.
基于AEZ模型的我国农作制区油菜产量潜力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基于中国1961~1997年的统计资料(经多方校正)共同开发的AEZ模型,运用GIS平台计算了中国41个农作制亚区的油菜生产潜力,并指出了单产最高潜力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油菜的最高产量潜力大约将是目前产量的2~3倍。这对我国油菜高产育种及栽培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民科技培训》2012,(11):31+34-31,34
技术概述:超级稻“稳穗增粒”高产栽培技术结合我国现代稻作技术发展,主要针对超级稻品种特性,在研究超级稻株型、分蘖生长、物质生产、根系形成等生长发育的生态特性和产量形成特点基础上,结合超级稻生长规律,从稳定穗数、增加粒数和粒重等角度,形成超级稻栽培的高产群体模式及其肥水调控方法,发挥超级稻品种的增产潜力和生产效益,实现水稻单产再上新台阶。应用该技术可提高水稻产量,还可提高肥水利用率,减少水分用量和用药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农牧交错带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旱、薄、粗、单、低、穷"状态。灌溉农业因其高产特征为解决低盖度草场及禁牧造成的饲草料短缺问题提供途径。探究水源开发条件下作物产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确定有效用水量以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是协调农牧交错带生产稳定发展与生态矛盾的关键途径之一。[方法]利用参与式农村评估对盐池县皖记沟村下辖5个自然村进行灌溉农业相关调查,结合LSD、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现有滴灌条件下,研究村域内作物产量由气候条件主导,各自然村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在1 200~12 750(kg/hm~2)之间大幅波动;不同土质及农艺差异会导致各自然村之间产量的差异;当节水灌溉的灌溉定额在2 245.5~6 888m~3/hm~2时,节水灌溉既有效也具有很好的产出效益;从地下水年补给量供给平衡而言,研究区内不适宜大范围发展灌溉农业。[结论]气候及土质等因素共同影响农牧交错带灌溉作物产量,同时灌溉农业应合理布局以实现作物最大产出以及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正麦收刚结束,又是一个丰收年。各地攻关田、试验田测产的消息也不断传来,小麦单产的纪录不断被刷新。面对单产纪录,有人觉得,这只是小范围的高产攻关,实际价值不大。笔者认为,高产攻关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新时期农业科技不能满足于产量提升,今后重心要从过于追求产量转向更注重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应当看到,试验攻关的专家产量与农民田间的实际收成存在较大差异是正常现象。从科研团队的试验田到农民的承包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良种、良  相似文献   

11.
贫困地区都有比较丰富的资源。因此,其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应是依托资源优势,顺应市场导向,培植主导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说要抓好“四转”。 (一)抓住耕地,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转”高。要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就必须把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导向目标,由追求单一的增加实物总量转向追求农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具体而言,就是在适当调渡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种结构、扩大加工转化、提高商品率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扩大适销对路的经济作物面积。对品种进行劣调优,低调高,“迟”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单产估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快速、准确估算空间尺度上作物产量,对于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粮食政策、对外粮食贸易等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占全国1/4,准确估算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单产估算作为农作物估产中的关键技术,也是作物估产的难点之一。[方法]文章首先利用VPM(Vegetation Photosynthesis Model)估算冬小麦NPP(Net Primary Product),结合收获指数、冬小麦收获部分的含水量、含碳量、NPP分配到地上或地下部分比例等一系列符合该研究区的经验指数,进行河南省冬小麦单产估算研究,并分析了引起模拟误差的原因。[结果]模拟单产较实测单产低估4.4%(实测单产为6 810kg/hm~2,模拟单产为6 519kg/hm~2),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两者相关系数的平方R2=0.70(n=50,p0.01)。通过与MODIS-GPP产品获得的冬小麦单产数据比较,基于VPM模型的模拟结果优于MODIS-GPP产品。[结论]基于VPM可快速、准确估算河南省空间尺度冬小麦单产,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湘杂油2号     
湘杂油2号是由湖南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技术 ,经20多年的精心研究选育而成的。1998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0年5月又通过了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湘杂油2号集优质、高产于一体 ,菜籽品质达到国家低硫苷、低芥酸标准 ,其产量表现优异。在湖南省杂交油菜区试中 ,平均单产达132公斤/667平方米 ;在长江中游区油菜区试中 ,平均单产达139 9公斤/667平方米 ,比对照品种增产15 % -30 % ;1998 -1999年在全省8个地区10个县(市)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 ,…  相似文献   

14.
小南瓜是北方半干旱区增加经济产值的适生作物之一。研究选用日本赤甘栗品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两种灌溉方式(灌溉、灌溉施肥)和四个牛粪氮添加水平(25、50、75、100 kg N/hm~2)处理下氮肥不同配施方式对小南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南瓜生长前期,滴灌施肥方式可有效促进叶绿素的积累及叶片的复壮,有利于植株生长。单施有机肥组,随着牛粪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小南瓜产量未见明显增加,平均产量为10 t/hm~2;有机肥结合灌溉施肥组,随着牛粪氮添加水平的增加小南瓜产量显著增加,最高达到21.5 t/hm~2。当总氮添加量为100~140 kg/hm~2,有机无机肥配比为3:7~5:5时,小南瓜产量比单施牛粪肥增产60%,平均达到16 t/hm~2。  相似文献   

15.
小麦增产的技术支撑者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担任"河南省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以来,郭天财带领团队成员通过对河南冬小麦根系发育、穗器官建成、产量与品质生态生理及栽培调控效应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首次确立了河南三大土区冬小麦根系构型特征及高产冬小麦健壮根群的形态生理指标;明确了冬小麦穗器官发育各阶段温光指标及其与粒重和品质形成的关系,确立了冬小麦雌蕊柱头羽毛伸长期为小花退化高峰期,揭示了籽粒灌浆后期"灌浆小高峰"现象;研究提出了以优选品种、壮根调穗、构建高质量群体、促进花后物质运转积累和"多穗型品种宽窄行缩距匀播、前氮后移促穗重;大穗型品种窄行密植匀播、冬稳春早促增穗数"为核心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与崔金梅教授共同主编出版了迄今中外第一部小麦穗器官建成学术专著《小麦的穗》.  相似文献   

16.
正一、辽宁玉米产业基本状况(一)生产情况玉米是辽宁第一大粮食生产作物,种植历史悠久。"十五"时期,全省玉米年平均种植面积为1615.1千公顷、平均产量1069.2万吨、单产每亩441.3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年平均种植面积24957.6千公顷的6.47%、平均产量12417.56万吨的8.61%、单产每亩331.2公斤的132.58%,即辽宁单产高出全国32.58%。"十一五"时期,全省玉米年平均种植面  相似文献   

17.
一、高产高效农业的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 高产高效农业是个新概念。从理论上讲,高产高效农业就是较高的农业资源效率,即农业资源的产出较高。换言之,这主要指具有较高的土地单产、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较高的物质投入产出率(如水分效率、化肥效率、饲料报酬等)。同时还应包括区域优化种植(土地优化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农产品质量较高,综合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海河流域为例,通过建立局部均衡模型,分析计量水价、定额管理和按亩收费3种农业用水政策在不同节水目标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政策会带来作物播种面积和灌溉强度的变化,进而影响作物产量和农业部门社会福利。具体来说:(1)随着用水成本的提高,灌溉作物总播种面积有较大幅度减少,雨养作物总播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但作物总播种面积波动幅度较小。(2)不同节水目标下,按亩收费政策使各作物灌溉强度下降幅度最小。(3)相同节水目标下,计量水价政策更符合中国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但会进一步加剧中国大豆产业的对外依存度。(4)定额管理政策能够以较低的农业部门总福利损失节约更多的水资源。(5)水资源的节约虽使农业部门整体社会福利下降,但几乎不会给农民带来农业生产利润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 五 放养密度 合理密养是池塘养鱼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的放养密度,应当是在保证达到食用鱼规格及质量的前提下,能获得最高鱼产量的密度,放养密度较低时,鱼类的生长速度虽快,但不能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和饲料资源,难以发挥池塘生产潜力,单产水平难以提高。增加放养密度,即可弥补这方面的缺陷。 (一)确定放养密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新疆地区7种特色林果作物为研究对象,选择1988~2012年林果业作物的单产变化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将GM(1,1)模型与信息扩散理论相结合,运用趋势单产、单产偏离程度及风险发生概率等指标,对林果业生产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估。通过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林果作物的产量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实证分析结果与信息扩散理论相结合,测算出林果作物的生产风险发生概率。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林果业产业中不同作物的风险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其中红枣与桃的生产风险最大,其次依次是苹果、梨、葡萄、杏,石榴的生产风险最小。根据研究结果,该文提出应区别对待不同林果作物的生产风险防范,针对不同的林果作物风险程度实行不同的保险补贴水平,可采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方式对林果作物的生产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加强林果业生产风险防范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林果业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