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选取小麦、玉米、大豆、大米的价格,通过2000-2011年其国际、国内价格变动情况及特点的比较,挖掘国际、国内粮食价格变动的原因.分析发现:导致国际粮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生物燃料产量迅速增加、石油价格的变动等;而造成国内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价格与零售价格差价较大.科技力量对稳定粮价有帮助,而政府对粮价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生产力则是应对粮价上涨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2002年1月至2017年7月的月度数据,从非对称性与门限效应两个视角出发,运用三区制NARDL模型研究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上下门限值之外,国际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效果大于其价格下跌的影响效果,存在着非对称性;在上下门限值之间,国际大米、小麦和玉米价格变动对我国对应品种粮价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国际大豆价格变动对我国大豆价格产生了显著性影响,且系数较大.之所以存在该非对称性,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粮价支持政策的实施,而之所以存在该门限效应,则可以从一价定律和企业成本加成调整滞后行为来进行解释.因此,我国政府要加强对国际粮价的监测与预测;制定与实施相关农业政策时,必须充分重视门限效应.  相似文献   

3.
居住性需求增长是住宅价格上涨的初始动力,土地价格上涨和投机性需求的扩张是房价上涨的后继动力,在土地价格推动和投机性需求的拉动作用下,住宅价格具有轮番持续快速上涨的特点。中国住宅价格变动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特点的客观存在。住宅持续上涨会带来严重后果,应针对引起住宅价格变动的原因采取对策,对房价实施调控。  相似文献   

4.
通常大家把货币供应增加当成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因为物价上涨是一种货币现象。通过观察分析2004-2007年、2007--2008年以及2009-2011年的CPI运行与货币供应变动情况发现,它们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固定唯一的关系。这几段时间里,货币供应增加既可以对应着CPI上行的现象,也可以对应着CPI温和平稳的表现。因此,从货币的角度不是理解当前CPI表现的好的线索。在相同的观察时间里,还可以显示出与CPI相关联的另一条逻辑存在,即国际粮价上涨,经由国内粮价传导至食品价格,最终推动CPI上行。这条解释线索与非货币相关。正如作者所观察分析的,无论现象的关联,还是逻辑的推演,它在各个环节上都是成立的。并且它不仅可以解释当前CH的上行,也可以解释它的下行。理解当前CPI的要点不在货币因素,而在非货币因素。  相似文献   

5.
2006—2008年,以我国粮油为代表的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在全球化背景下.农产品价格上涨是由下述三个因素共同影响推动而成的:美元贬值和石油价格上涨;需求强烈、供给增加缓慢的国际农产品供求状况;国内“供弱需强”的供求关系和政府保护的“两难悖论”。此外.国内其他因素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等也间接影响着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程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与世界融合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分析国际市场价格向国内传导的理论路径和影响价格传导的具体因素,根据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应对国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从宏观层面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争取国际市场定价话语权、建立国内大宗商品战略储备机制、努力实现国际间反通胀的协调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0年10月中旬以来,国内食用油零售价格在稳定了10个月之后再次呈现较明显的一轮上涨态势。分析食用油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的两个方面,对此提出稳定我国食用油价格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分析中俄两国本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国内价格(CPI)的影响,研究发现:中俄两国本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对本国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存在若干共性和差异性。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汇率传递的不完全性;二是汇率对国内价格传递程度的绝对值相差无几。差异性方面,一是俄罗斯的汇率传递效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二是,汇率之外的影响国内价格的因素里面中国受国际价格影响较大,俄罗斯受国内货币供给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判定两国应对外部汇率冲击时的表现、内在机制及其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分析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推进本币国际化战略过程中遇到的人民币和卢布的竞争与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粮食目标价格的目标及测算:以玉米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粮食目标价格不是一种反映粮食完全成本和合理利润的价格,也不是用于核定国家农业补贴的价格标准,而是一种政策性上限价格,其政策目标具有宏观性、多维性和综合性,包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均衡城乡居民收入、协调现货期货价格、衔接国际国内粮价、控制物价总体水平等多个方面。在此以玉米为例,对基于各种政策目标的粮食目标价格进行了测算和模拟合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量创50年来的新低,一些主要的江河湖泊水位大降,导致部分粮食主产区面临绝收、减产,然而随着南方部分省市遭遇持续强降雨,旱涝急转,又引发长江中下游地区面临地质灾害的危机。于是,人们对粮食减产的担忧加剧了粮价上涨的预期,一旦粮价形成稳定的上涨趋势,食品价格将全面起飞,通胀加剧毋庸置疑。届时,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抑制通胀将采取更加严厉的紧缩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03年1月~2011年8月的月度时间序列,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实证方法,从粮食安全的角度,研究我国粮食进出口与国际国内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之间存在着联系,但并不是非常紧密;我国粮食进出口并不能影响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进口和出口都不存在"大国效应",其变动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十分有限,但无论国际粮食价格还是国内粮食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我国粮食出口。因此,我国可适当降低国内粮食自给率,加大粮食进口,进一步利用国际市场保障国内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8年1月—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理论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国际大豆市场和国内大豆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国际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之间在长期具有均衡稳定的协整关系,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波动显著影响着我国市场大豆价格的变动;国际大豆价格波动向国内市场传导的过程具有由短期波动到长期均衡的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国际国内大豆市场反向的因果关系并不成立,国内大豆市场对国际大豆市场影响有限。因此,为维持我国大豆市场价格的稳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国际价格预警体系,提高国内大豆产量,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农产品进口及收储政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粮食价格倒挂是近年来国内粮食市场呈现的典型价格现象,也是制约现阶段粮食托市收购政策可持续性的重大难题。尽管现阶段粮食价格倒挂的政策性起因与“统购统销”和“双轨制”时期的粮食价格倒挂相似,但已从绝对倒挂转变为相对倒挂,应对环境也已发生根本性变化。面对现阶段粮食价格倒挂问题,既不能走计划经济的下游管控老路,又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目标价格政策的推广,加上近年来国际粮价低迷以及WTO规则的约束,近期的粮食价格倒挂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粮食价格倒挂问题的解决,需要积极推进全产业链的市场化改革,做到市场化目标下的短期适应(粮食加工业转型升级)与长期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由于缺乏吸引流动性的新兴产业,本次调整有可能是长期的;由于有国际货币金融乘数效应和国际贸易乘数效应,必须全球共同救市。中国近期所做的价格调整是失败的,刺激内需的经济政策也是无效的,投资与出口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为此,需要进行产量调整,并通过恢复利率平价、降低税率平价来维持出口竞争力。人民币是被美元渗透的货币,在本质上不是一个国际货币,再加上人民币缺乏微观基础,因此人民币国际化不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以2002年1月至2010年11月的国际石油价格和国内玉米、小麦、大豆、大米价格的时间序列为例,使用月度数据并借助Toda和Yamamoto改进的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及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国际石油价格是否影响中国农产品价格。从而说明国际石油价格是国内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的Granger原因,不是大米价格的Granger原因,同时,国际石油价格对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的影响在半年后趋于平缓,并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已有的和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我国国内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以及国内外期货价格之间基本上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利用期货市场价格信息,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事例在不断增多。但与期货市场应有的功能相比,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期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我国期货市场价格信息的指导作用和国际市场的定价权。  相似文献   

17.
油价上涨给世界经济带来很大影响,引发了经济危机、加重了西方国家的财政负担和生产成本、加大了非产油国家的进口成本。高油价也给航空、速递等一些运输行业造成沉重负担,油价上涨的最终承担者是消费者。油价不断上涨促使各国调整能源结构,高油价给石油输出国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腐败、暴力冲突、战争等。油价上涨要求中国大幅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多元化能源战略,尽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加强能源领域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