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量大大增加,出口的增加极大地推动了中国GDP的增长。此外,中国对外贸易扩大给世界各国带来了诸多益处。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输往世界各地,使“中国制造”的标签贴遍全世界,由此看来,中国已经是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然而,惊人的经济增速背后,却引发了一系列深刻问题,中国贸易量虽然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2.
黄晶 《三联竞争力》2005,35(1):78-78
2004年,中国发生很多起并购事件,金额巨大,形式多样。本刊参照中国并购网、全球并购研究中心、并购在线等多方资料,将外资并购中国企业股权,中国企业海外收购,以及中国企业本身的重大重组事件进行综合,再考虑并购案带来的影响,评选出2004中国10大并购。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有人津津乐道于现在的“制造大国”地位。其实,“中国制造”仅仅是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分工的基础,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中国制造”不能支撑中国成为经济强国,“中国经营”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强盛之路。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末,肯德基、麦当劳相继进入中国餐饮市场,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快餐模式,引发了中国快餐行业的革命,它们在中国攻城掠地,势如破竹,占据了中国快餐行业的半壁江山。然而,中国消费者在热烈追捧西式快餐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冷静下来认识到了它的弊端和不足。众多的消费者意识到:洋快餐的食品多数是一种高能量食品,缺乏对中国人群营养均衡因素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李祝义 《中国品牌》2013,(10):51-51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品牌的建设与发展,推动中国企业的品牌化、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国品牌建设的理论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品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并优化中国品牌发展环境,积极评价并传播中国品牌价值成果,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目前正式确认《中国品牌》杂志成为该会唯一指定信息发布平面媒体。  相似文献   

6.
邓莉莉 《大经贸》2006,(1):34-35
毋庸置疑,中国市场一直令无数商家垂涎三尺;国外各行各业纷纷走进中国跑马圈地,甚争控制了中国的部分核心市场,从而导致中国企业把触角伸向了海外,这一切,加速了中国反垄断法的出台。此外,微软等企业的垄断行为曾经对中国企业造成了一定的刺激,中石油、中石化的垄断趋势也引发了不少的舆论批评,这又进一步加紧了中国反垄断法的制定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行改革开放,使得中国贸易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起了巨大的贸易市场,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一大亮点。就当今世界形势而言,贸易市场的稳定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澳自贸谈判结束,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更带来了新的挑战与磨练。  相似文献   

8.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一首发自人民群众心底的歌,从延安飞出顷刻风靡全国,标志着中国人民真正的伟大觉醒!于是,这救星恰如漫漫黑夜的北斗,指引着中国奋力前行,从翻身解放,到繁荣富强。于是,一曲曲赞歌随心而涌,唱响在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啊!伟人已逝37载,而这赞歌却依然在中国人民心中挥之不去…一听吧,这首老歌联唱告诉你,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梦想!”  相似文献   

9.
冯昭奎 《国际广告》2010,(9):139-139
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统计,中国以300多万辆的优势,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然而,汽车的发展在中国有一个极限,即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中国必须找到汽车能开得更顺畅、更环保的“新路”。  相似文献   

10.
刘敏 《国际市场》2010,(1):46-49
初识Lundin Martin Lundin先生亮相中国市场,以一句十分标准的中国话“你好”,拉近了我和他的距离。这使我感到好奇,一位新近被任命为柏斯托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外国人,中国话何以会如此字正腔圆?随着我和他交谈的深入,我终于明白,在商言商,人乡随俗。也许,来到中国市场打拼后,Martin Lundin先生了解了中国市场,也熟悉了中国的风土人情,那一句带有浓浓中国味的“你好”,让我感到这位外国人的中国式礼仪。  相似文献   

11.
9月,世界目光空前关注中国,聚焦在一个中国企业身上,它的名字叫阿里巴巴。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市值达到2000多亿美金,成为中国在海外最大的上市公司。马云也借此上位,成为中国新首富。西方甚至有人说马云能够改变中国。  相似文献   

12.
就中国和世界的物价关系来讲,我个人认为,世界物价上涨中间有中国因素,中国物价上涨中间有世界因素。中国已经是这么一个大的经济体、我们的石油进口占了半数,我们的铁矿石增长60%靠进口,我们的大豆70%靠进口,我们的钾肥60%靠进口,在这种情况下是全球性的需求。客观地说,中国与世界的物价关系应该是,中国物价上涨中间有世界因素,世界物价上涨中间有中国因素。……  相似文献   

13.
《进出口经理人》2008,(3):80-80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中国用50年时间完成了一次重大的经济跃迁。自1970年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开放的贸易导致了全球分工合作的深化,而中国充分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巨大机会,凭借其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杀入国际市场。因为这一点,更多的制造环节被放到中国,更多技术和资本也被带向中国,中国在迅速崛起,成为无国界世界里举足轻重的一员。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进程中,跨国公司正在全球整合产业,包括整合中国国内企业和产业。如果说中国制造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企业、足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是在中国进行制造的,部把它说成是中国制造。那么,把中国变成庞大的制造业大国,是非常容易的。 记者特以“不要把中国制造变成外国人在中国的制造”为题,采访了两位资深的专业人士,看看他们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的。  相似文献   

15.
疯牛撑起资本大国 2007年中国股市风光无限,股指从3000点又翻一番,一度摸到6100点,造就一个疯牛传奇的同时,也使中国A股市场首次有资格成为中国经济状况与趋势的晴雨表。大牛市中,中国A股市场也迎来大回归,中国人寿、中国远洋、中国建行银行、中国神华以及中国石油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回归A股,市场迅速扩容,一个资本大国悄然崛起。  相似文献   

16.
刘阳 《市场周刊》2012,(3):28-33
改革开放,让中国人体验到与世界接轨的快意。同样,当各大国际性环保组织在中国建立办事处或联络处,开始了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项目之后,中国的环境保护也开始和世界接轨,国际上的优秀科学家、成功的经验逐渐应用到中国,与中国人盼望改变的急切心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王铁栋 《国际贸易》2007,(12):25-28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中国经济深度地融入全球市场,经过了近三十年市场条件下中国企业的逐步成长壮大,在2004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三的贸易大国。2007年,中国的GDP超过的德国,将成为全球第三。但是,我国的人均GDP仍然较低,中国企业在国际价值链的分工当中仍然处于低端,  相似文献   

18.
高战 《大经贸》2009,(6):54-54
茅于轼(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不存在危机问题 克鲁格曼教授说中国不存在内生性的经济危机,中国是出口危机。这个判断我是非常同意的,对于中国经济问题的判断涉及中国怎么应对当前的困难,我觉得中国不存在危机问题,什么是危机呢?就是没有钱了,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相似文献   

19.
林喆 《致富时代》2011,(7):163-163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的跨国公司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这一轮的投资高潮,不只是争夺中国的能源和市场,更是争夺中国的优秀人才。中国的近邻日本自90年代以来,对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展开了第三次投资热潮。但是部分日资企业对中国人力资源的看法并未随着其对中国经济发展观点的改变而改变,依旧停留在中国是廉价劳动力的观点上,这种停滞不前的人才观必定给其人力资源管理带来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丰富的创意历史,由创造火药到第一个地震仪,中国的发明家经常打破固有模式,大胆创新。中国人的创意火花闪耀了几千年,照亮了东方,照亮了世界。而今天,中国企业有机会利用从前不可想象的方法建立品牌,去构建一套全新的沟通范例,迎合中国人独特的思想模式和环境:事实上,这就是“为中国制造中国产品”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