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0 M1 M2     
货币供应量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总额,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流通中的现金是购买力,可以购买商品和劳务;存款也是购买力,由存款人开出的支票(或信用卡)同样可以购买商品和劳务。这些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都是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一、对基础货币的理解“基础货币”一词是我国金融理论界引用的西方货币理论中的概念。西方将基础货币定义为:中央银行供给的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所组成的货  相似文献   

3.
一、货币供应量M2的经济含义与经济结构。货币供应量即货币存量,是一国在某一时点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总和,一般表现为金融机构的存款、流通中现金等负债,也即企业、居民、机关团体等经济主体的相应金融资产。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由强到弱,分为M0、M1、M2三个层次,M0不包括银行的库存现金,而现金日报数包括银行的库存现金。监控M0有利于防范和打击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保护存款人利益和资金的安全。M1体现当前的市场需求并且最直接地作用于物价水平。M2指M1加上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和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中央银行体制下的货币供应过程及其与市场货币供应量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对中央银行选择特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实现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我国中央银行体制下,由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以下通称其为商业银行)在货币发行和货币供应过程中所处地位不同,从而形成了我国中央银行体制下的二阶式货币供应体系,即中央银行供应基础货币,商业银行供应市场货币。一、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应中央银行作为我国掌管人民币发行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机关,并不直接办理对工商企业和个人的货币信贷业务,而是执行发行银行、银行的银行和国家的银行的职能。这  相似文献   

5.
崔学兰 《经济问题》1991,(12):43-44
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这一目标是靠银行供应适量货币来实现的。中央银行通过对利率的调整,影响信贷规模,达到对经济总量的调节,从而使供需总量进一步平衡,使货币供应量与商品流通的需要量相适应。那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如何发挥利率在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中的作用呢?本文拟就此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 《经济研究》今年第8期发表的林继肯同志《货币需要量预测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林文)对如何计算我国货币必要量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然而,文中所提出的某些观点似有进一步研讨的必要。一、关于货币流通量的范围林文在论及货币流通量的概念时指出:“市场货币流通量是流通中实际存在的货币数量,在我国就是流通中人民币的总和”,并且强调“生产资料中除了一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使用现金外,一般是通过银行转帐结算的,不直接决定货币需要量的多少”。显然,这里所说的市场货币流通量只包括流通中观金,而排除了大量以银行存款表现的非现金货币量。  相似文献   

7.
货币供给是否具有内生性以及内生性程度如何,关系到中央银行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通过实证分析,从2001年第2季度至2011年第2季度的数据上看,我国货币供给表现出越来越强的内生性。主要表现在:(1)货币乘数在短期内波动较大,极不稳定;(2)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之间不存在稳定的关系,即货币乘数在长期内也不具有可测性;(3)基础货币量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外汇储备和央行对存款银行债券变动的影响;(4)基础货币量和货币乘数之间存在相反的变化趋势。因此,必须改革我国现存的强制结售汇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银行的预算约束机制,提高再贷款的门槛;加强对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的监管;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2010~2013年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回归方法,对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总额与流通中的现金之间存在稳定的、单向的、正向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与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之间不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另外,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还可知,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规模保持稳定或者略微增加时,能够促进流通中的现金保持稳定,有利于中国现阶段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正> 拜读了钟朋荣同志的《货币与资金“体外循环”的效应》(载《经济研究》1989年第10期),很受启发。但我认为文中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 1.现金能否成为中央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 钟朋荣同志认为“货币由‘体内循环’转化为‘体外循环’既不会减少银行系统的资金来源,也不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因而不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因为“存款是专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人们将存款转化为现金,是将专业银行的资金来源转化为中央银行的资金来源,整个银行系统的资金来源并没有减少。”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公开市场业务技术前提的实证分析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公开市场业务技术前提的实证分析及借鉴李源海陈月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用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主要以短期政府债券及一年内将要到期的中长期政府债券为基础。它是目前西方货币当局使用最频繁的货币政策工具,具有法定存款准...  相似文献   

11.
广义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相对于狭义货币而言的.普遍认为,中央银行是广义货币的发行者,但中央银行与中央政府间依赖程度,直接引发了中央银行是否是广义货币的真正发行者及中央政府在广义货币发行中的实际作用的质疑.  相似文献   

12.
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交易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不同,中央银行买卖有价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根据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适时地吞吐基础货币,以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最终实现其既定的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央银行的最重要职能就是控制货币供给,使货币供给量符合流通客观需要量,以实现稳定货币、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但在纸币化的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由信贷渠道投入的,是贷款创造的。贷款最后要转化成存款和现金,存款量和现  相似文献   

14.
<正> 1.“货币幻觉”与“价格幻觉”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某一阶段,如果公众(包括个人、家庭和社会集团)只考虑所得到的货币量而不考虑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因而在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按同一比率提高时,会产生一种只注意名义收入变化而忽视实际收入变化的心理判断上的错觉。这就是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货币幻觉”现象。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是指强调“对货币所作的心理上的估价而忽视了它的购买力”。它的另一层引伸含义是指公众、企业、尤其是政府对货币寄予过高的期望而忽视了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在西方经济学中,也把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卢卡斯提出  相似文献   

15.
<正> 调节好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和物价,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关键问题。而要调节好货币供应量,必须弄清以下几个问题。一货币包括哪些内容过去,我们一直把货币理解为市场上流通的现金,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不全面的。现金只是货币的一个部分,我国的现实货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市场上流通的现金,另一部分是可用于转帐结算的单位活期存款。西方国家把这两部分之和称做Ml。我们所讲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就是指的对M_1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货币供给机制的一般分析一、货币量的定义要研究货币供给机制,首先就要对货币量进行一定的划分。不同的划分将涉及到不同的变动范围和因素。按照传统的划分标准,我国货币量仅指现金——人民币。这是因为在我国具有法定偿付能力的货币(法偿货币)只有人民币。但是现实经济活动中,除了现金之外还有其他形式执行着货币的交换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各个企事业单位所使用的转帐结算形式(下面统称转帐方式)。在现金管制条件下,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收支活动实际上已经脱离了现金流通的范围(除发放工资、奖金等涉及到个人收入方面)。对于大量的企事业单位来  相似文献   

17.
张杰 《金融评论》2011,(6):1-20,123
经济改革以来,中国本土学者对中国货币金融变迁的特殊机理及其制度涵义多有阐发。其中不乏重要的理论发现,这些发现正在成为构建中的制度金融学的重要部分,本文试图对这些理论发现进行力所能及的初步梳理。既有的本土文献大致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它们无一例外地由中国货币金融运行相对于西方经典情形的“另类”表现及其形成机理入手,尝试性地探寻深藏其中的特殊制度涵义以及理论价值。本文所涉及本土文献的主要视角与命题包括:中国经济改革中的货币内生机制与“家庭内竞争”因素、改革以来国家负债结构的变化与国家低负债的金融原因、中国特殊的内生货币化进程与货币需求函数的“制度表述”、利率的制度博弈性质与银行体系的“高利差”现象以及中央银行行为的“弱独立性假说”。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是通过调控货币量来促进经济发展。要研究和解决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必须弄清货币,物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实践上必须科学地设计中央银行调控货币量的政策操作程序。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计算现金必要量和现金流通量,是保持货币流通正常的关键。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直接制约现金必要量和现金流通量的相关因素,较为切合实际地计算出现金必要量,以便有计划地使流通中的货币量符合货币流通规律所决定的货币必要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货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一货币流通的核心问题是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否适应商品流通的客观需要。恰当地吞吐和摆布流通中的货币量,对于完成“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内力争实现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商品和货币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货币流通是商品  相似文献   

20.
易纲 《资本市场》1999,(10):6-11
<正> 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也在从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了达到稳定币值的目标,有些中央银行主要以调控利率为工具(比如美国);有些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中国在过去和现在都一直采用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在9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通过现金计划和信贷计划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步由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为理解这一过程,我们必须对货币的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