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方 《企业经济》2007,(3):140-142
针对还贷与追贷这一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中的突出问题,在分析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发展及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现行的立法体例和模式下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才是真正科学合理而且节约的途径,指出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是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以致银行风险大——银行惜贷严重已不容忽视。全面认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风险,保障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用博弈论来研究我国助学贷款:即从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中较易忽视的银行与银行这对主体间利益博弈所存在的风险成因入手探讨,得出现行国家助学贷款要走出困境需采取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9年6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适用范围、贷款目的、贷款经办银行、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体制以及商业助学贷款的性质、担保要求,并对特困生另作了规定。《通  相似文献   

4.
建立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构和相应的担保机制,为国家助学贷款提供担保,可减少贷款的风险和促使银行、高校向贫困生发放贷款,实现国家助学贷款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法律制度缺失、个人信用体系不完善、政府主体角色缺位的背景下,国家助学贷款担保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国家助学贷款项目的顺利实施有赖于其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担保体系以及运行机制。这对于建立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顺利实施的长效机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是在国家实行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后,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出现的新事物。国家助学贷款成为帮助高校困难学生的主渠道。一、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性质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而出现的新生事物。从新中国成立到1988年的几十年中,中国高等教育一直都是“免费的午餐”。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成本由国家财政性教育…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自1999年开始推行国家助学贷款到2004年6月底,已实际发放贷款52亿元,享受贷款的学生约80多万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存在手续繁杂、银行惜贷、较难推进等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问题。风险问题已成为银行“惜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目前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形成,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对于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从1999年初步试点,十几年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不断完善,建立起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  相似文献   

8.
自助学贷款业务开办以来至去年底,我国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余额为13.27亿元,另发放一般助学贷款余额18.78亿元,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在鲁西北地区,基层助学贷款业务却开展缓慢,据对某县金融机构进行调查,自1999年9月1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出台以来,截止到2001年年底该县的4大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发放的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21笔8万元。由于部分到期的助学贷款已陆续收回,又没有发放新的助学贷款,使一般助学贷款余额减少到2001年年底的6万元。业务开展缓慢,甚至有所倒退,其原因何在?一、办理助学贷款业务中存在的问题针…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校中有大量贫困学生需要救助,国家助学贷款业已成为救助贫困生的主渠道之一,而且自从助学贷款政策实行以来已经有很多贫困学生得到帮助。但是助学贷款在偿还中的违约风险越来越大,这已经严重打击了商业银行的贷款积极性。本文在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偿还违约风险的原因的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一是健全助学贷款的法律和政策;二是银行应该加强放贷的审查力度;三是改进助学贷款的还贷方式,延长还贷期限;四是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通过这些建议的提出,以期降低助学贷款的还款违约率,让助学贷款良性发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为国家的教育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王连水 《中外企业家》2012,(23):139-141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自实施以来,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本身、参与主体、外部信用环境不佳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国家助学贷款发展举步维艰。针对目前国家助学贷款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确保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规范化,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党和政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受到数十万经济困难生和家长的广泛赞同。但是,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本文认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中这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主要产生于国家助学贷款现行的运行机制。因此,反思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中的制度摩擦因素,完善运行机制体系,才能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只有降低助学贷款的违约率,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才能实现有效的发展。针对当前助学贷款违约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本文旨在对四个国家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比较研究。在明确了助学贷款主要风险的基础上,本文概述了中国、美国、日本和英国助学贷款的发展现状,比较了各自的风险管理措施。本文认为信用保险制度是我国风险管理措施的特色,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完善征信系统,调整还款方式,拓宽本金来源渠道,多管齐下管控风险。  相似文献   

13.
梁爽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2):219-220
国家助学贷款作为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助学贷款进入贷款本金回收期,部分高校出现较严重的欠息欠本问题。为保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降低国家助学贷款偿还风险,建立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清缴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以金融生态、个人征信理论为基础,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国家助学贷款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实际调查情况,从金融生态视角提出了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若干有效措施,加强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加大助贷体制改革力度,以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研究生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2010年,全国招收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超过了52万.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施行研究生收费制度,即不再区分公费和自费.全面收费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的主要趋势.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实施,部分高校的配套措施如助学贷款制度并不完善,而随着研究生收费制度的不断铺开,贫困研究生大量存在,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研究生的一个好的途径.但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仍存在很多问题,现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主要基于大学生设计,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主要是面向大学生.只有结合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建立起国家助学贷款创新制度,才是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助学贷款是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举措。在近几年的运行中贷款需求量大、经办银行成本高且风险大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笔者认为,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以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首要目标是增加贫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机会,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加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和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8.
国家助学贷款是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重大举措.在近几年的运行中贷款需求量大、经办银行成本高且风险大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笔者认为,通过一系列措施可以促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风险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冠 《企业研究》2009,(10):78-79
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刚刚起步,相关的管理条例和控制体系还没有完备,这导致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还款率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享受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恶意欠贷的情况,给施贷方带来不可忽视的经济损失,这是由国家助学贷款中借款人身份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由国家助学贷款的信用特性决定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财政贴息的商业贷款,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含高职生)和研究生中的经济困难学生均可申请,不需要担保。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8年。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件新生事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要搞好助学贷款工作,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