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太行山山前平原邯郸地区HDZKF孔的粒度和磁化率分析,探讨了早更新世以来该地区沉积物粒度特征、磁化率特征、水动力条件及古气候环境演变。研究表明,邯郸地区先后经历了5个阶段的环境演化:(1)早更新世地层为洼地沉积,水动力条件平稳,磁化率值较高且波动大,气候温暖湿润,对应倒四冰期之后的间冰期;(2)中更新世地层为河流环境沉积,水动力条件增强,磁化率值较为稳定,气候总体较为寒冷干旱,对应倒三冰期与倒二冰期;(3)晚更新世气候由温和潮湿迅速转为寒冷干旱,磁化率值低且波动小,水动力条件平稳低能,沉积环境以河流为主,对应末次间冰期与末次冰期;(4)全新世早期水动力条件增强,总体为以泛滥平原为主的沉积环境;(5)全新世晚期气候温暖湿润,处于水位上升的湖沼环境阶段,磁化率值最高,与中粉砂(5~6φ)呈正相关,水动力条件弱,对应冰后期。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利用英国马尔文公司生产的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度分析的过程以及数据的获取、处理与分析做了介绍,对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一些细节问题做了强调。说明了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的优越性,特别是对数据有选择的动态输出功能和数据处理的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并将实验中遇到的有关问题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危险度的研究,对于沟谷流域范围内的重要工程设计、施工具体方案的确定及泥石流综合治理和防灾减灾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兰州市安宁区碱水沟沟道为例,分析了沟谷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征以及泥石流形成的物理来源和水文来源条件等因素,结合泥石流沟谷的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的特性,选取了两个因素:内在的因子泥石流规模m和发生频率f,外在的环境因子:流域面积s_1、主沟的长度s_2、流域内相对高差s_3、流域切割密度s_6和不稳定沟床占比s_9等七个因素,分析各因子对泥石流危险度的贡献程度,并由此对安宁区碱水沟的危险度做了定量化的评价。为碱水沟的防治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小后沟流域的实地走访调查和对泥石流流速、流量和冲击力等的计算,研究了小后沟泥石流的基本特性,根据这些特征,判断小后沟泥石流属易发型,具备发生泥石流的基础条件。既有防护措施总体防灾能力较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小后沟泥石流成灾特征,充分利用1号渣堆的固有地形,提出了"拦排结合"的泥石流综合治理方案,设置了一处停淤池,以期达到固源护坡和弱化泥石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白洋淀ZK-1钻孔粒度特征、岩性特征和磁化率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分析白洋淀ZK-1钻孔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上更新统(10 690~27 920 a BP)岩性主要为亚砂土,含少量粉砂和亚粘土。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粒径范围5.74Φ~6.24Φ,频率曲线以单峰为主,概率累积曲线以细二段式为主。晚更新世处于第四冰期,气候以干偏凉为主,沉积环境为沼泽相。全新统(5 710~10 690 a BP)岩性主要是亚砂土和粉砂,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粒径平均值5.34Φ,频率曲线以单峰为主,概率累积曲线以细二段式为主,全新世处于冰后期,气候由干偏凉转向温凉略湿,沉积环境为浅湖相。晚更新世气候以干偏凉为主,水位较低;到全新世,气候以温凉略湿为主,气候变凉,水位升高。  相似文献   

6.
对闻名中外的“泥河湾组”地层,近年来,由于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人们的认识不断得到完善和修改。在对该组地层的研究工作中,笔者系统地做了壶流河西岸红崖村南的“红崖剖面”和芋县城东北冠家庄的“芋142钻孔”孢子花粉样品的分析。(采样地点见图)获得了进一步分析和研究该地区的古植被、古气候、古地理环境若干资料。现据此对其地层时代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泥石流平均流速的确定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由于泥石流系统复杂多样,各影响因素之间的不确定性强,故难以建立准确的物理预测模型。论文在阐述支持向量机(SVM)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粒子群算法(PSO)优化SVM参数,建立了PSO-SVM模型用于蒋家沟泥石流实测数据的训练和预测,并对比SVM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SVM的泛化能力强于BP神经网络,更适合小样本情况下泥石流流速的预测。PSO-SVM模型较另外两个模型的预测效果更好,预测值更接近实际值,可为泥石流的治理与防治问题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正>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它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善资源配置形式所需的代价或可能得到的利益。通常为了更恰当、更准确地进行讨论和研究,我们引进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方面的函数。例如:(1)在微观经济学讨论中所采用的需求函数,它就是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诸因素之间的一种表示式,可记为:  相似文献   

9.
10.
知识粒度主要应用于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为了把知识粒度拓展到决策表约简领域,在研究知识粒度的基础上,定义了相对知识粒度的概念,证明了对一致决策表约简而言,相对知识粒度表示与Pawlak代数表示的等价性。进一步定义了基于相对知识粒度的属性重要度,提出了两个基于相对知识粒度的启发式决策表约简算法。通过理论分析与实例表明约简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文主要论证两台粒度仪测试是否一致,两台粒度仪对粒度特征值的表征方法,以及它们内在的关系。再就是粒度仪的扩展测量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2.
辽东湾北部浅海区397件样品中铅元素的测试数据显示,其浅海沉积物铅主要以残渣态、铁锰氧化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存在,具有西高东低的分布特点,异常突出并且集中分布于锦州湾西南部。调查区铅的存在形态主要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和碳酸盐结合态,其次是腐殖酸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离子交换态和水溶态铅含量很少。沉积物样品铅全量与铅的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含量是决定铅全量的主要因素。铅的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分布特征与全量铅分布特征一致。因此,辽东湾北部浅海区铅污染主要为锌厂排污及其他工业生产的污水、烟尘所致。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IDEA加密算法的BMP图象加密算法,是将图象数据利用IDEA国际数据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得到的密文与原图象和由密文产生的随机数进行两次异或运算,提高加密图象的保密性。加密及解密算法软硬件实现都很简单,运算速度非常快。  相似文献   

14.
影响拜年法种分过程氢氧化铝粒度的因素很多,控制好分解过程的条件对产出率和产品质量都有很大影响,铝酸钠溶液的分解是在多组分体系内进行的,要获得一定粒度和强度的氢氧化铝必须综合考虑种分过程对各种技术条件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16.
甘肃岷县由于所处地质环境特殊,经常暴发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为研究泥石流灾害的特征,以清水乡王家沟泥石流为详查对象,查明泥石流的致灾因素,现场实验和室内分析,王家沟泥石流以稀性为主,且泥石流平均速度为5.10 m/s,一次性冲出方量等于5.72×104 m~3。通过泥石流模拟参数的计算,王家沟泥石流屈服应力、粘滞系数、侵蚀系数分别为2 490.18 Pa、0.073 8Pa·s、0.000 83 m~(-1)。结合数值模拟与现场调查发现:王家沟泥石流的侵蚀性与地形的陡峭、植被的稀少以及沟道两旁的土体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丰宁县苏家店乡白云沟村对窝子沟泥石流为例,通过实地测绘及地质调查,初步确定其成因、类型、风险、活动情况等;并对泥石流沟进行分析计算,获取一些主要特征参数,包括流体重度、流速、流量、一次泥石流过程总量和冲出固体物质总量等基本特征参数和整体冲压力、冲击高度和爬高等动力学特征参数,计算出定量数据。提出谷坊坝+单边防护提工程防治方案建议,以期为后期防治工程设计提供参数依据,并给本地区其他泥石流沟道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只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盲目开荒造田,随意开挖,使原有坡体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严重破坏了环境,象这样的现象全国各地有许多,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为影响造成的山坡水土流失和滑坡、崩塌体在洪水的作用下顺着沟道倾泻而下,形成泥石流,对下游的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威胁。因此对这样的泥石流沟进行研究、疏导和治理是很有必要的。在对湖北省保康县叶家湾泥石流的应急治理过程中,得出了以下几点体会,先总结归纳出来,希望对类似泥石流沟的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泥石流灾害的发生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文选取河北太行山典型泥石流为研究对象,利用监督分类分别提取2000年、2006年和2013年三个时期5类土地利用类型。基于信息量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坡度等级下土地利用类型与泥石流灾害间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当坡度为15°~35°时,该区域水体湿地、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对泥石流的敏感性较大,易导致泥石流灾害发生,其次为0°~5°的耕地、城乡建设用地;坡度在45°~90°间的林地和裸地及0°~5°的水体湿地对泥石流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本提出了一种用于无损灰度图象数据压缩新的编码方法-一种基于对LZ77压缩方法的改进以及对图象元素预测误差的估计为基础的字典压缩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C语言程序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