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农民工是社会转型期向我国工人阶级过渡的新群体.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的新产业工人,并且正在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他们完全应该享有传统产业工人的地位.但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旧体制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使得农民工与城镇国有和集体企业工人在经济地位、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反差.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却由于农民工的加入而出现了两重化.  相似文献   

2.
熊德明,一位普通农民工的妻子,因为在2004年10月24日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反映农民工拖欠工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为农民工讨工资的“讨薪风暴”。继而衍生的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升温持续至今。中央政府这两年相继出台的一号文件都是针对“三农”问题,农民在这一政策下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但是,我国社会另一大群体——产业工人,尤其是改制后大批城镇失业产业工人,渐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3.
现在上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逐步进入政府视野,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纳入政府工作日程。  相似文献   

4.
左晓明 《经济师》2008,(7):214-215
“农民工”问题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农民工约占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的2/3,占整个产业工人的30%。其身份和地位与其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不相符,“农民工”问题,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文章围绕“农民工”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新伟 《经济师》2008,(10):56-57
我国产业工人有2/3是农民工,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直接影响着我国产业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文章指出,对这一问题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重视,科学制定农民工培训规划,增加政府投资并促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建立长效机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一个不同于而又介于农民和市民之间的群体,具有农民身份的产业工人。他们为城市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固有的经济社会制度,就使得农民工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劳务人员尤其是农民工日益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务工队伍成为建筑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本文通过积极探索在新时期下农民工养老保险待遇的落实工作,为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障的长效机制作出有益的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某些体制原因农民工的教育权、平等的工作权、生命保障权等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工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和稳定,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户籍、就业、分配、教育在内的全面制度创新。在对湖北省农民工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农民工最为关心的教育(特别是子女教育)视角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教育资助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民工被界定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工会也在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维护,但工会维护农民工劳动权益的作用究竟如何?本文在闽东南非公有制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得出了工会保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较小、工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不高的判断;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诗达 《经贸实践》2004,(12):57-57
目前,我国已有超过1/3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另一种现象——民工荒。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乡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不应被忽视的社会群体。然而就是他们,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屡遭歧视和不平等待遇,其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本文阐述了因社会保障缺失给农民工带来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探索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济咨询》2007,(2):1-1
2004年中央一号件指出:“农民工作为工人阶级队伍的新成员,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把解决农民工问题提升为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高度。2007年5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认真落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各项政策措施。农民工问题再一次成为两会热议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农民工人力资本的生态经济型转化,包括经济收益和生产效率提高,技术升级,对全社会福利水平正的外部性,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进.然后,探讨了在城市生态经济系统中实现这种转化的体制.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就业主体,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是现代产业工人队伍的主力军。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为了详细了解他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本文以天津、重庆两地的新生代农民工吸纳企业为调查对象,从企业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侯金亮 《经济改革》2011,(11):52-53
国家人口计生委10月9日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指出,新生代农民工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整体的47%。他们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9.8年;不断向制造业集中,46.3%的新生代农民工是产业工人,比老一代农民工高出10多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乡统筹建设步伐的稳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涌入城市,城市农民工群体便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关注城市农民工群体的生活现状,了解他们最关心的生活需求,分析他们面临的生活问题,关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更是有效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有农民工超过1.5亿,农民工已成为产业工人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开展大规模农民工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素质的唯一途径.国外虽然没有“农民工”这一概念,但国外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却很经典.比较典型的有:刘一拉一费模型、乔根森模型和托达罗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国外职业技能培训等众多学科及很多专家学者对人力资源的培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内对农民工培训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业部、劳动保障部等六部联合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从此,国内学者对农民工的培训研究进入巅峰.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农民工与历史上的“流民”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廉价劳动力大大提升了城市竞争力。然而,农民工在为城市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城市面临着资源整合、社会融合及管理调适等方面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机遇与挑战,城市政府需要转变管理理念,完善有关法规,不断创新农民工管理体制。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9.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应君 《经济纵横》2012,(3):101-103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登上了城镇化的大舞台,并成为新产业工人阶层的主体部分。但如果他们融入不了城镇,又退不回农村,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城市融入"是一种空间意义上的"融入",而心理融入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社会层面的"融入",是对城市社会属性的选择性适应。在我国城市中,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上处于"孤岛化"的状态。因此,需要在法律、制度、心理维护等方面完善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农民工能力弱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信息能力弱势。当下农民工在劳动力价格,社会保障,公共产品享用,文化娱乐消费上表现出来的弱势很大程度上与其弱信息能力有关。本文考察了中国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的涵义,特征和表现,探讨了农民工运用信息内容,信息方法和信息条件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力。中国农民工的弱信息能力表现在劳动力市场,文化生活,新技术接受等不同的层面上。弱信息能力的成因可从不对称理论得到解释。文章最后提出了增强农民工信息能力的长短战略结合的理论思考,特别是准产业工人地位和市场结构交换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