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泉 《经济师》1998,(10):24-25
在80年代,当品牌策略作为一种成熟的技巧为国际众多的企业广泛运用时,选择品牌延伸策略,还是选择多样化品牌策略,是令企业家与经济理论界人士颇感棘手的难题。的确,有一些企业成功地实施了品牌延伸策略,例如,索尼公司就用一个品牌推出了它的所有产品。然而,品牌...  相似文献   

2.
多样化品牌策略—越过品牌延伸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泉 《经济论坛》1998,(18):20-21
当品牌策略作为一种成熟的技巧为国际众多的企业所广泛运用时,选择品牌延伸策略,还是选择多样化品牌策略,是令企业家与经济理论界人士颇感棘手的难题。的确,有一些企业成功地实施了品牌延伸策略,例如,索尼公司就用一个品牌推出了它的所有产品。然而,品牌延伸的失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具体情况的分析指出中国的企业现在竞争力还比较弱,适合于采用品牌延伸策略。同时指出了现代企业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品牌的竞争,明确了品牌策略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品牌延伸策略应遵循的原则、采取的步骤,并通过数学模型对品牌延伸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品牌延伸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企业品牌延伸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勇  郑春东 《现代财经》2006,26(5):55-58
品牌延伸的具体实施策略是影响延伸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延伸实施中最常见和有效的措施就是一般营销策略和副品牌策略。对于国内品牌来说,由于自身状况和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延伸实施中还需要更多关注品牌定位的维护、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以及延伸领域的选择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江松 《时代经贸》2006,(12S):62-63
副品牌是指企业拥有多种产品,在所有产品有统一品牌的同时,根据每种产品的不同特征冠以各自的名称。主副品牌策略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品牌延伸策略。它是规避品牌延伸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这样既可以使各种产品在消费者心日中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又在各种产品之间拉开一定的距离,使产品在统一中保持差异性。如海尔集团在品牌延伸时,为各个型号的冰箱、洗衣机分别取一个优美动听的副品牌,如“大王子”,“小王子”、“双王子”和“小小神童”等。还有长虹集团所开发的“红太阳”,“红双喜”等系列彩电,乐百氏公司推出的“健康快车”,美的空调的“冷静星”、“超静星”、“智灵星”、“健康星”等。  相似文献   

6.
品牌忠诚度--利润模型与品牌策略矩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同类型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角度对品牌延伸策略和多品牌策略进行研究,建立了品牌忠诚度——利润模型和品牌策略选择矩阵。  相似文献   

7.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在成功创立某品牌后,利用这一品牌的巨大影响,开发与该品牌同名的产品的企业发展战略。这种企业发展战略通常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搭便车”。近年来,国内一些著名的企业纷纷采用这种战略,搭名牌产品的“便车”,大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中获取了可观的利益。如香港的金利来集团,从“金利来”领带逐步发展到包括衬衣、西服、皮带、箱包等高档男士用品系列;山东海尔集团,原是一家单纯生产冰箱的企业,后拓展到生产包括彩电、空调、洗衣机、微波炉、电脑等众多家电产品的大型企业集团;浙江娃哈哈集团原来的主导产品是“娃哈哈”儿童果奶,后发展延伸到八宝粥、矿泉水、非常可乐等食品饮料系列;广东的白立集团,自“立白”洗衣粉创出牌子后,其“立白”品牌也迅速延伸扩散到肥皂、洗洁精、牙膏等日化产品。类似的企业还有长虹、TCL、海信、康佳等。  相似文献   

8.
品牌延伸价值的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品牌竞争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逐渐成为企业和商家关注的热点。如何利用品牌,创造品牌是企业在竞争中战胜对手的重要运营策略和手段。在品牌战略的实施中,品牌逐步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营销手段.其深刻内涵以及实施条件值得人们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影响品牌延伸的多种因素,并运用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品牌延伸价值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主副品牌策略的实施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副品牌策略作为中间策略能够较好的集合"纯粹单一品牌策略"和"多品牌策略"的优势并克服二者的明显弊端,但同样也存在着一定的实施风险。基于降低主副品牌策略实施风险的考虑,企业在产品和主品牌方面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并且副品牌在命名、价值取向、产品特性等方面也都应遵循和围绕主品牌进行。  相似文献   

10.
产品线延伸的典型性决定了母品牌的品牌联想转移到新产品上的能力,这使得企业往往只能够进行典型的产品线延伸,生产与原有产品线类似的产品。那么,有没有相应的策略可以帮助企业进行非典型的延伸呢?实验研究发现,与某一要素品牌联合的方式推出新产品更容易使企业在非典型性的产品线延伸中获得成功。该结论对于期望通过产品线延伸推出新产品的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企业利用已成功的品牌连带推广系列产品可以事半功倍,似乎成为一条经验之谈,引得众多企业竞相效仿。然而,利益和风险始终是并存的,且二者是对等的。如果使用时机恰当,分寸把握适度,可以使新产品搭乘老品牌的声誉便车,一荣俱荣;反之,若使用不当,特别是超限度使用,则容易落入品牌延伸的陷阱,一损俱损。因此,明了品牌延伸存在的风险,采取恰当的延伸策略是进行品牌延伸的企业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品牌延伸可能存在的风险,并进一步分析了风险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关联度高、门类接近的产品,会被消费者以同样的或类似的理由认可,从而购买某一品牌下的系列产品。因此,提高新老产品间的关联度,易把老品牌延伸至新产品,从而带动新产品的销售。产品关联度高的表现形式通常有:①如牙刷与牙膏,相机与胶卷,打印机与墨粉等,对这类关联性强的产品,消费者消费其中的一种一般离不开另一种,购买时具有连带或配套购买心理,容易接受同一品牌下的相关产品。②产品之间具有相似的成份或共同的技术,如都需要“电器技术”的电视、冰箱、空调等产品;都需要“动力技术”的汽车、摩托车、割草机、发电机等产品;都要以“皮革”为原料的皮衣、皮鞋等等。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往往会以“卓越的技术和优良的品质”而认可同一品牌下的不同产品。③相同的消费者群。如日本的康贝爱,国内的“好孩子”延伸至婴儿童车、纸尿裤都很成功,原因是这些商品搭配销售,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和使用上的方便。各类产品维系在同一品牌下更能给人一种亲切感,从而使品牌也具有亲和力。④相同的销售渠道与服务,此情况下同一品牌能给消费者以相同的商誉保证,会引起消费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论品牌延伸策略及其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延伸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经营策略,具有降低营销费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完整的选择和实现品牌在使用中增值的作用。实行品牌延伸策略要充分考虑到品牌资产、消费者评价、品牌类型和品牌个性定位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加强品牌延伸的管理,做好品牌延伸的可行性分析,规避和防范品牌延伸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一个企业的品牌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和内涵,同时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良好品牌策略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归纳分析苹果公司关于品牌定位、产品设计、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品牌策略,从中得出关于企业制定品牌策略时应重点考虑的品牌战略、品牌延伸及品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品牌延伸中存在的风险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小颖 《经济研究导刊》2010,(14):127-128,136
目前,品牌延伸广受学界和企业界的关注,然而品牌延伸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从品牌延伸的理论、概念分析入手,探索品牌延伸的内涵,然后对企业在品牌延伸中的风险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风险提出了初步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6.
品牌延伸是实现品牌无形资产转移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的品牌延伸能够使品牌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并实现增值.但是,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存在诸多风险.本文从品牌延伸的内涵入手,针对品牌延伸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品牌延伸是实现品牌无形资产转移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的品牌延伸能够使品牌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并实现增值。但是,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存在诸多风险。本文从品牌延伸的内涵入手,针对品牌延伸存在的风险,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品牌延伸是实现品牌无形资产转移的有效途径,但品牌延伸是有风险的.本文对品牌延伸的作用以及潜在的利益和风险进行了分析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应如何实施品牌延伸战略.  相似文献   

19.
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是品牌扩张的重要策略,另一面是品牌扩张失败的陷阱.文章从品牌延伸的概念理解入手,进而阐述了品牌延伸的优点,重点分析了品牌延伸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0.
李维谦 《经济师》2008,(1):17-18
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一面是品牌扩张的重要策略,另一面是品牌扩张失败的陷阱。文章从品牌延伸所带来的风险及如何正确进行风险决策分析来实施品牌延伸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