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江苏双季稻的始期问题历史上对江苏双季稻的起始,说法不一,如清朝林则徐、李彦章、程瑶田等,据左思《吴都赋》“国税再熟之稻”,认为江苏双季稻最初种植于三国东吴。有的据山谦之《南徐州记》“民种稻则溉热水,一年再熟”,称最早记之于南北朝的宋。笔者研究,在无其它资料能够证实上述说法之前,最好还是暂定起始于唐比较稳妥;即使是唐,江苏双季稻的种  相似文献   

2.
游修龄先生在《御稻存疑》一文中提及的疑问,有的我有同感,其中或自以为解了,或依旧疑惑;有的我以为没有疑问,述兹三则,就教于游先生及诸同好。一、清代的御稻是早稻御稻,康熙的正式命名为“御稻米”。《几暇格物编》中载明为早稻。尚可佐证的史料,就笔者所知,还有李煦等在康熙五十四至六十一年(1715—1722)的有关奏摺及康熙的若干朱批、《在园杂志》、《泽农要录》、《江南催耕课稻编》、《皇朝通志》、道光《苏州府志》、《吴郡志》、《释谷》、《畊心农话》、《授时通考》和《尔雅谷名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早期历史文献上,是没有“双季稻”而只有“再熟稻”的名词的。当时所说的再熟稻,就是现在一般所称的再生稻,后来,它却又包括了其它形式的双季稻在内。在不谙水稻生理和生物学特性的上古时期,对收刈后的稻茬上复萌、重华、再实,往往感到惊奇而列之为异物或瑞兆。如东汉杨孚《异物志》、三国吴、沈莹的《临海水土异物志》和南北朝《宋书·符瑞志》等有关再熟稻的记载,就反映了这一情况。这表明我们现在的各种形式双季稻,其始是受启于水稻的自然再熟,并首先在利用再生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双季稻的出现与发展,不只是我国水稻栽培技术上的一大进步,而且在我国农业经济史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对于增加粮食产量、提前荐新以及充分利用农业资  相似文献   

4.
一湖南省醴陵县栽培双季稻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据县志记载:“宋仁宗遣使航海(公元1023—1063年),买里稻万石于占城(今越南),分授民种,其种与熟俱早于常稻,后又输入番子(即蕃子,因来自番国故名),于是地不必热带,田不必膏腴,皆岁可二熟矣。”清康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约公元前二世纪)卷二十“泰族训”中有这样一段著名的话:“离先稻熟,而农夫耨之,不以小利伤大获也”。“离”是什么植物?由于注释的版本不同,后人的理解发生了歧异,流行的东汉高诱注说:“离与稻相似,耨之为其少实”。这里只指出离是与稻相似的植物,仍嫌不明确。另一种“许慎”的注释①,比高诱注多出了几个字:“稻米随而生者为离,与稻相似,耨之为其少实”。这其中的“随”字不可解,据近人吴承仕的考  相似文献   

6.
御稻存疑     
一、御稻的来源御稻是一个水稻早熟品种名称,系清初的康熙皇帝玄烨本人所发现和命名的。此事经过,在康熙自撰的《几暇格物编》中有详细描述:“丰泽园中有水田数道,布玉田谷种,岁至九月,始刈获登场。一日,循行阡陌,时方六月下旬,谷穗方颖,忽见一科,高出众稻之上,实已坚好。因收藏其种,待来年验其成熟之早否。明岁六月时,此种果先熟,从此生生不已,岁取千百,四十余年以来,内膳所进,皆此米也。其米,色微红而粒长,气香而味腴,以其生自苑田,故名御稻米。”《皇朝通志》也记有御稻的发现经过,文字相同,唯加上“我圣祖仁皇帝”等字样。  相似文献   

7.
钟兴永 《中国农史》2001,20(1):51-56
湘米自古声名广被。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与朝臣书》中说:“江表惟闻长沙名,有好米,上风炊之,五里闻香。”(明)张溥:《汉魏六朝三百家集·魏文帝集》。两宋时,“巨舰漕米,一载万石”《宋朝事实类苑》卷62《风俗杂志》。,成为长沙三绝之一。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云:“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湖南、湖北)熟,天下足’,……非他省比。”清康熙三年(1664)始置湖南省。旋湖南便冠以“天下第一出米之区”之雅称。乾隆帝即位不久,于1737年以“湖南熟,天下足”一语,予湘米以至高定位。…  相似文献   

8.
棉花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后魏成书的《齐民要术》就有“绵”的记载。宋人写的《泊宅编》则云:“闽、广多种木棉,……纺织为布,”名曰吉贝。“吴地”(指今江苏、上海的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何时植棉?棉花的发展与农业、棉纺业的关系如何?古棉名之异同等,本文试作小考。一、吴地植棉时间  相似文献   

9.
如何对待我国南方的“双三制”(双季稻、三熟)?“双三制”比例大的地区究竟能不能保持生态平衡、取得好的经济效果、实现良性循环?这是当前粮食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布局的基本原则。在这方面,苏州地区吴江县桃源公社的经验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徐晓望 《中国农史》1999,18(1):10-15
福建是中国双季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早在宋代,福建即有“两熟潮田世所无”的说法,但其种植范围一直未弄清楚。本文查证了数十种罕见的福建宋明方志,考证了宋明时期福建双季稻的种植范围与稻麦复种问题。指出古代福建种植双季稻的主要是漳州府、泉州府、汀州府,与福州府、兴化府的沿海地区。这一时期福建粮食最高产量出现在稻-稻-麦三季复种地区.  相似文献   

11.
清朝定鼎中原,建立了对全国的统治,迨至康乾之世,已进入了它的最盛时期。与此相适应,人口剧增。明代人口数额的最高年份是万历六年(1578),为六千六十九万二千八百五十六口;清代,据统计,顺治时有五千万人,康熙初年增至一亿,康熙末年上升到一亿二千万,乾隆时高达两亿。为了维持日益增长的人口需要,首先必须解决粮食问题。清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他们认为在这“民间生齿日繁,地不加广”的情况下,解决民众生计的可行办法之一是推广双季稻栽培,因为很明显,双季稻收获是单季稻的一倍。早在康熙时,曾颁御稻于江南各省城试种两熟,颇见成效;乾隆帝君临天下,面对着人口迅猛增长与土地面积相对缩小的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力图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双季稻。湖南省便是积极响应者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杉木造林技术遗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导言杉木分布既广,为用又博,为我国南方各省造林首要树种。在古代文献中,关于杉木的记载,以《尔雅》(公元前二世纪)为最早。其中所称“柀煔”,即指杉木或榧(柀)及杉木(煔)而言。据晋代郭璞(四世纪)的《尔雅注》称:“煔似松,生江南,可以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则当时的江南杉木业已大宗利用,似已进入大面积造林时代了。关于杉木的造林,据《广西通志》记载:“思思荔波西北界,(中略)有美杉生山下,山颓压复,不知几千百年矣。夷云:‘诸葛武侯伐而埋之’虽未尽然,然亦两汉先秦时物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的播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在播种技术方面有很多成就和发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农时重要性的认识和播种期的确定方法正确地掌握农时,是农业生产的关键之一,对播种来说,尤为重要。早在《吕氏春秋》的《审时》等篇中,就专门总结和论述了这个问题,指出“不时而种,稼就而不获,必遇天灾”,並并认为“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陈旉农书》也说“农事必知天地时宜,则生之、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无不遂矣”。《知本提纲》也说“布种必先识时,得时则禾益,失时则禾损”,並说明“三道五带之内,时各不同,当各随方士,因日道之进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2011,(3):29-29
品种来源:原名“徐91069”,属中熟中粳稻品种,由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以镇稻88/台湾稻C杂交,于1999年育成。 审定情况:2003年江苏省审定 审定编号:苏审稻200306  相似文献   

15.
淮稻11号审定编号:苏审稻200805,“原名“淮276”,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淮稻9号经系统选育,于2004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适宜江苏省淮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古国。稻作生产由于具有投资省、工量低、经济效益高,在农业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考查,它至少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原始采集经济时期,人类就把野生稻列为采集食源的主要对象。进入农业经济以后,劳动人民驯化栽培,逐步摸索出耕作经验,并扩大了耕作面积。这样,稻作生产便发展起来。但是,由于稻原产我国南方,喜温湿,在水利和其他条件不能满足时,发展稻作生产就有困难。殷商时代,“禾、稷、黍、麦、稻”,稻处五谷之末,唐中叶以后,稻作才开始向前发展,宋代则是稻作生产勃兴的阶段。我们今天采用的一套稻耕技术,基本上都是宋代稻耕技术的继承和发展。江南水乡是当时稻作发展的中心,江南稻作生产的发展,改变了国内南北经济重心。两  相似文献   

17.
长江流域Y两优1号:适宜在海南、广西南部、广东中南及西南部、福建南部的稻瘟病轻发的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以及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和福建北部、河南南部稻区的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康乾时期的经济繁荣渊源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同此期南方的耕作改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耕作改制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多熟种植。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及其下属都曾在长江流域试验示范和推广过双季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们都未能实现在长江流域普及双季稻的目标。这同有关的政策规定,水利失修、劳力紧张、肥料不足和气候条件等均有密切关系。康乾时期上至皇帝下至省州府县等各级官吏,在试验示范和推广双季稻的过程中,逐渐悟出了这样一条真理: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推广双季稻,应该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种形式的多熟种植。由于这一时期的官府在耕作改制中遵循着正确的方针,推动了多熟种植的健康发展,并与熟制改革相适应改革了土壤耕作制度,从而取得了增产上百亿斤粮食的显著效果。这个历史经验值得认真记取。  相似文献   

19.
(一) 山西地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古代农业生产及文化都比较发达,山西历代文人也曾留下许多诗文,遗憾的是,劳动人民从事农业活动的经验见诸文字者寥寥。后魏贾思勰曾到山西做过调查,他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世界最古老的农学名著之一,其中包括了山西农民的经验,但不能辨别出哪些经验是山西的。清代嘉庆年间山西安邑人宋葆淳为改进旱地农业生产,提倡“区田法”,曾将古代农书中的有关内容辑为一书,名为《汉汜胜之遗书》,这当然不能算作山西农书。目前发现的山西古代农书仅有一册,即清代寿阳人祁隽藻所撰  相似文献   

20.
“珠玉”篇有“宋李招讨以铁为耩”的话,注释时都作“待考”。与几种文献比勘,我以为宋应星的这句话,有三点值得商榷。(1)“李招讨”是谁? 明张萱(字孟奇)的《西园闻见录》(卷九十二)“珠玉”条有如下一段文字: “尝览志,称廉郡无耕稼,所资珠玑。然(?)之采也,祗于沿海,蜑户以铜艚,凌万顷,身入寻丈之渊,不啻探骊龙额下,人犹畏其难而不敢。自招抚李茂始以竹为(木琶),维以绋(纟丽),投之海中,顺风逆流,力不劳而得甚奢。”这段文字记载了所谓“李招讨”乃是李茂。“招讨”是武职官名,明代为边境土官武职;上文说是“招抚”,原本武职官,这里或是俗称,“尝览志”,究竟张萱据何志书?估计是《雷州志》或《廉州志》。《雷州府志》的纂修,我们在明代能找到根据的,一修于正德十二年王秉良,再修于嘉靖二十三年叶尚文,三修于万历四十三年欧阳保。而《廉州府志》在明代有嘉靖三十四年与崇祯九年两修。张萱是明末人,他称之于的“志”大概是万历以前修的“志”。但这些“志”现在均已失传。从清代所修的两个府的“志”中,没有找到李茂的事迹。或者后在修志时汰繁就简时把李茂的事迹省略了。所以,《西园闻见录》的记载就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