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综合资讯     
温州温州打破行政区划构筑“大都市区”温州市出台了“大都市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引人注目的是,这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注重城市长远发展,做到全市规划一盘棋。随着温州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温台沿海产业带等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温州及时修编了城市总体规  相似文献   

2.
张宏 《中国报道》2014,(3):86-87
10年前北京市规划,2020年北京总人口规模应控制在1800万左右,但2010年就达到了1961.9万。目前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已经达到极限,原先的规划将在年内全面启动修编。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北京市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努力提高城市规划水平。按照“两轴一两带一多中心”城市空间新格局,确保年内完成《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相似文献   

4.
根据北京市“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石景山区处于“一轴一带”的交汇区域,定位于“绿色生态带”和“综合服务区”,确立了建设“现代、绿色、文明”首都新城区的奋斗目标。石景山区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区,北京市规划修编以及“新北京、新奥运”发展战略为其结构调整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该区作为北京市农转居工作试点区,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整建制一次性农转居工作等,如何充分利用宏观调控契机,促进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区长助理、区发改委主任万新恒结合实际,研究分析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对该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他认为,政府、企业必须——  相似文献   

5.
上一轮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是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为适应跨世纪城市发展的需要,从1993年就开始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城市向东向南、沿江跨江的基本发展方向。但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城市空间资源狭小这一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规划修编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从1996年和2001年的两次行政区划调整,市区面积从430平方千米扩大到683平方千米,又扩大到3068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6.
一周各地     
《中国经济快讯》2010,(26):23-23
1 北京 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原东城区、崇文区的行政区域为东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以原西城区、宣武区的行政区域为西城区的行政区域。批复要求北京市要尽快明确新设区政府驻地位置,  相似文献   

7.
一周各地     
《中国经济周刊》2010,(26):23-23
1 北京 部分行政区划调整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北京市东城区、崇文区,设立新的北京市东城区,以原东城区、崇文区的行政区域为东城区的行政区域;撤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设立新的北京市西城区,以原西城区、宣武区的行政区域为西城区的行政区域。批复要求北京市要尽快明确新设区政府驻地位置,  相似文献   

8.
2005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了2004年至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北京市的各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都将按照“宜居城市”的定位规划自己的未来。北京的城市发展,北京人的生产生活,将因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总体而言,北京市城市发展重点要逐步从城区向郊区转移,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这两个转移的成果使北京呈现出越来越开放的态势。  相似文献   

9.
郭莉 《首都经济》2006,(2):27-27
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在《关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北京未来的工作重点。并提出了明确的的目标:把北京建成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互联网游戏.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达到660亿元。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北京郊区的工作战略是:1、充分认识加快郊区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一是党中央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机遇,二是实现新北京、新奥运、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机遇,三是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7月下旬国务院召开部署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会上强调,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端正城市规划指导思想,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做好新形势下城市规划修编工作,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功能区域发展规划》2006年12月6日正式发布,该规划提出,未来五年,北京将形成特色突出、分工明确,发展均衡的四大城市功能区域,即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推动六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在首都功能核心区,重点建设金融街,在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区、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奥林匹克中心区等三个重点功能区.在城市发展新区,结合重点新城建设.发展顺义临空经济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重点功能区。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2004,(12):81-81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已经基本结束。规划指明了北京未来16年的发展方向,对人口、空间、交通、市政、绿化、旧城保护等各项重要问题做出了解答。根据该规划,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相似文献   

14.
《结构调整信息》2004,(3):14-14
“四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一是加快规划建设,抓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契机,年内完成全区空间战略规划,对城乡发展分别做出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15.
《首都经济》2012,(11):11-12
北京与哥本哈根签署城市可持续发展合作备忘录 北京市日前与哥本哈根市签署了加强城市可持续性规划、建设与发展合作协议,以推动双方在可持续性城市规划和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据介绍,丹中两日在可持续城市发展合作上已取得丁不少成果。未来两个城市还会在区域供热、  相似文献   

16.
《结构调整信息》2004,(2):14-14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后“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新布局,顺义作为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未来将建设成现代制造业基地、物流配送枢纽、国际交往中心、旅游休闲度假中心。顺义区新规划的六大重点工程包括:首都机场东扩工程、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初,国务院讨论并原则通过《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根据该规划.未来北京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其中.“宜居城市”的概念是第一次正式提出。  相似文献   

18.
汤平 《首都经济》2007,(2):78-79
治乱06环境治理 申奥成功以来.北京市环境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制定了《北京市重点大街地区环境建设概念规划方案》,《北京市主要大街重点清洗粉饰建筑物外立面工作方案》,《北京胡同环境整治指导意见》《关于全市占路棚亭阁现状及整治意见》等近十项工作方案.规划.导则和标准,确定2008年前北京市2468区域中117条大街环境整治建设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  相似文献   

19.
推进城市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经济社会变革的过程,城市化一方面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必然,另一方面与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密切相关,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转移,合理地调整行政区划将有利增强城市的集取力和辐射功能,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在推进城市进程中,既不能把调整行政区划作为推进城市化的惟一政策取向,又要积极,适时,合理地运用行政区划手段来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回顾和总结北京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近期首都的重大建设项目,我们完全可以充满自信:中国的首都,将以崭新的面貌大踏步地进入21世纪,向世界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迈进。一、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点中央对北京的工作历来非常重视,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指出,北京市无论经济工作、城市建设,还是其他工作,都要按照首都的性质和特点来安排,充分发挥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功能。同时,要求我们做好“四个服务”,即为党政军首脑机关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