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乌海市是中国资源型城市之一,如何应对资源枯竭和环境危机是乌海市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依据乌海市城市转型的机遇、条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内涵和特征,明确乌海市城市转型内涵,构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框架,从城市功能完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关键资源合理利用四个方面分析乌海市城市转型。最后给出乌海市城市转型的战略构想和相关对策建议,以期顺利实现乌海市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2.
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因资源的减少或枯竭而面临经济转型问题。伊春是一座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开发建设50多年来,由于长期过量采伐,可采林木资源已近枯竭,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城市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在分析伊春资源型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伊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了其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取向,最后从建设绿色伊春、效益伊春、活力伊春、和谐伊春和富裕伊春等方面提出了伊春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因其建立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区域内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城乡关系失调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一个重要障碍,协调城乡发展对转型中的资源型城市意义重大。本文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从资源型城市城乡关系特征出发,通过分析榆林市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主体资源的枯竭,曾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资源型城市,将不得不面临转型的现实选择。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指资源型企业的转型,更是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耦合因素的转型。本文从分析甘肃资源型城市转型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的思路,并相应地提出了促进甘肃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源型城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资源的枯竭,这类城市遇到了很多问题。作为资源型城市产生与发展的核心,矿业经济城区应该借助区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加速推进本区经济转型。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具有系统性、开放性、长期性、地域性、创新性等特点,建议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的经济转型应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物流中心,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建设农牧产品基地,妥善安置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转型面临众多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城市转型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其转型程度与城市发展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结合行动者网络分析框架对淮南市城市转型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城市转型发展中的核心结点。研究发现,淮南市转型在依赖宏观政策引导的同时,需要加强基层行动者对城市转型的互动性协作关系,寻找资源型城市转型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文章通过对资源型城市从兴起、繁荣到转型发展过程的探析,针对资源型城市支柱产业单一、后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明确所处发展阶段,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及延伸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再城市化,加强外围、深部找矿力度,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扩大就业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包头市作为内蒙古重要的资源型城市,依托丰富的煤炭、稀土、铁矿等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稀土、钢铁、铝业、电力等支柱产业。阐述包头市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基本特征,探索包头市突破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困境,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包头市突破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困境指明发展目标和可选路径。依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符合包头市实践特色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导资源濒临枯竭等是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中的共性问题。针对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问题,本研究从城市林业的角度出发,以湖南省耒阳市为例,提出发展城市林业,利用林业自然生态功能低成本、高效率的缓减和长期修复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其社会、经济功能辅助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建议将城市林业纳入资源型城市规划体系,倡导全民参与式城市林业体系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所采用的产业延伸、产业替代、资源带动和综合发展等模式,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典型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带动模式比较适合林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方向,发展生态旅游、搞好林业相关产业的精深加工和品牌创新,是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伴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不断出现,如何实现海洋经济的绿色转型成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章以联合国《蓝色世界里的绿色经济》报告为背景,梳理了一些国家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发展进程和实践情况,探讨了供我国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借鉴的有益启示。建议从明确海洋经济绿色转型重点领域、依靠"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双轮驱动、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四个方面借鉴国外经验。  相似文献   

12.
矿业城市转型是目前世界上的一个热点,更是一个难题,我国矿业城市的转型尤其如此。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中存在着产业发展畸形、后备资源匮乏、政府定位偏差等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加速实现我国矿业城市经济转型,应构建矿业城市产业集群、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兼顾各方关系,实现矿业城市经济和谐转型。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索中国省际土地利用隐性转型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实证检验、政策响应机制。研究方法: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土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效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吻合,各影响因子作用结果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中东部以及东北地区自然因素为土地利用隐性转型核心影响因素,经济因素在经济发展滞后、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对提升隐性形态发挥重要作用。(2)自然因素约束土地利用转型;转型进程与整体经济发展进程相吻合,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区位改善、技术进步都与隐性转型存在显著相关性;政策制度对隐性转型方向与效果起重要调控作用。研究结论:未来要科学合理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变化,并适时调整和创新目标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国家的林业政策,梳理了黑龙江国有森工企业的转型要素,分析了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路径的影响因素。基于政企分开的政策因素与企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存在的现实问题,分别从企业转型能力、企业转型意愿和企业转型方向3个方面阐述政企分开政策对国有森工企业转型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政企分开政策驱动下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并从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关系、注重培育国有森工企业内部组织平台化转型路径和构建品牌转型路径3个方面进行国有森工企业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社的一批核心成员学成归国来到南京,他们以中央大学农学院(含其前身)和金陵大学农学院为中心,促成了清末农务学堂办学模式向现代农业科学教育模式的转型。这批农学家先后参与创办了民国时期10个农业与生物类学会,主办了50多种学术期刊,促进了现代农业与生物科学知识在中国的引进、传播、本土化和学术共同体建设,为改造中国传统农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文章以中央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为主线,对其师生参与创建的农业与生物类学会主办学术期刊的创立过程、主要负责人、关注主题、发展演变等历史事实进行了整理,为研究近现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演变提供系统史料。  相似文献   

16.
海域资源配置是在海洋功能区划已经确定的前提下,为实现海域资源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基本目标,将海域分配给适宜的海域开发利用者的过程。我国海域资源配置机制经历了四个发展过程,且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同。当前,市场化配置海域资源是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基本趋势,这要求政府在进行海域开发中的角色转换的同时,更加侧重于发挥市场机制在海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矿业城市大力发展生态文明,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大力发展生态文明”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内容。在矿业城市发展生态文明,有利于推进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和促进矿业城市转型。面对持续扩大的矿产资源需求和日益深化的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矿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要以矿产资源集约与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抓手,从优化国土开发空间,集约与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态资源;实施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生态环境管理,深化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持久性化学物污染协同防治机制;促进经济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促进生态文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城乡中国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持续变迁,农业和乡村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以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决定了我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必须从乡村内部出发,寻找撬动实现乡村振兴的支点。要围绕"实权"与"流动"两个维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制度保障。"实权"是要将农地产权落到实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要明确农地各项产权权能的内含、外延,要把农地产权落实到具体的权利主体身上。"流动"是要在保证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在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的管控下,实现土地资源的自由市场流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部地区具有多重非均衡属性。因此应当采取“非均衡系统协调”的发展模式,包括非均衡重点突破的主导战略、全区系统协调的战略思想、结构优化的战略核心和资源转换的战略方式。全区12个重点开发区域之条件各有优劣,因而,选择了不同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论文通过研究我国的珊瑚礁鱼类市场,分析现阶段珊瑚礁鱼类生产、流通、消费相关国家和地区在产业链上地位的变化,探究影响产业演变与调整的因素,进而判断我国珊瑚礁鱼类产业的发展趋势.并针对珊瑚礁鱼类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促进珊瑚礁鱼类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